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托起明天的太阳——民盟邵武市委会社会服务部部长、邵武市春暖社工创办人陈春花服务群众纪实
日期:2020-11-03 17:43 来源:雷华荣
  近年来,民盟邵武市委会社会服务部部长、邵武市融媒体中心广播事业部负责人、邵武市春暖社工创办人、心理咨询师陈春花,在做好本职工作之余,秉持“授人以渔、助人自助”的精神与理念,铁肩担道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社会使命感,以及春暖社工专业、精进的服务品牌、水平与能力,活跃在铁城邵武的大街小巷,为本市存在这样或那样困难和问题的群众,筑起一道帮助、关爱、呵护的“防火墙”,托起明天的生命的太阳,彰显民盟人“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的特质与品格。
  倾力帮助:为生活困难人员营造“避风港”
  作为一位土生土长的民盟人、《铁城方园》栏目记者和社会工作者,陈春花留意、关注最多的,是事关基层群众生产、生活的大事小情。
  ​ 2018年夏,民盟邵武市委会邀请春暖社工一行,前往大竹镇洋坑村开展脱贫攻坚与民生调研,发现该村有一位正在上小学六年级、名叫“小蛋蛋”的儿童,父亲因病去逝,母亲离家出走,留下他跟随年迈的爷爷,生活十分艰苦。陈春花知道后,前往他家探望,并给予资助。同时,联系、协调爱心人士开展“一对一”、“多对一”帮扶。为了帮助他度过难关,陈春花以民盟邵武市委社会部名义,前往民政部门为小蛋蛋申请每月1200元的“事实无人抚养”孤儿生活保障金,有效缓解他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诸多困难与问题。
  ​ 2019年春夏之交,水北镇龙斗村2000多亩杨梅树发生罕见的枯萎病,树叶乃至果树纷纷黑化、枯萎,甚至死亡。眼看丰收在望、即将到手的“取款机”行将灭失,种杨梅的果农四处奔走、求助,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不知如何是好。正在该村开展绿色、生态环保产业采访的陈春花了解情况后,立即上报民盟邵武市委会,并会同相关部门请来省农科院杨梅课题组组长、专家张泽煌,及时为龙斗村患病杨梅“把脉问诊”。同时,现场向果农传授、教授杨梅种植、管理科学知识,特别是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技能,让果农的杨梅树起死回生,恢复生机与活力。
  ​ 2020年4月,正值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复工复产即将到来之际,民盟邵武市委会组织民盟人和春暖社工志愿者,前往水北镇二都畲族村,向该村村民赠送疫情防控“爱心口罩”。当陈春花听说该村残疾人、建档立卡贫困户雷保田,想在自家责任山上种油茶、发展油茶产业脱贫致富、苦于没有种植经验和技术时,陈春花及时与市科特派工作办公室取得联系,请来省级科特派、油茶专家张良胜,到现场为雷保田教授科学种植、无害化管护油茶的核心技术,帮助雷保田破解油茶种植过程中遇到的诸多技术“瓶颈”与难题。
  ​ 在陈春花身上,诸如此类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授人以渔、助人自助的感人事例,不在少数。折射出一名记者、社会工作者,尤其是民盟人“积德为已、造福于人”的精神与风貌,受到当地组织、领导、群众,特别是受益当事人普遍的欢迎、点赞与好评。
  倾心关爱:为社区矫正人员营造“正能量”
  ​ 近年来,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叫作“社区矫正”,就是将被判处管制、缓刑、假释、监外执行的罪行较轻的人员,置于社区之内,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社区志愿者协助下,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令其顺利回归社会、正常生活的活动与过程。
  ​ 为有效防止、避免和杜绝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拥有健康、良好的心理和全新的面貌,春暖社工特别是陈春花作了大量的、有益的探索与工作。
  ​ 一位名叫小芳的姑娘,在外出打工时,不慎染上白粉,成了“瘾君子”。矫正期间,小芳每每遇到烦心的事,就会“破罐子破摔”,行为不轨。陈春花知道后,主动上门开展法制宣传与教育。她从交朋友入门,从点滴生活体验和感化入手。经过一段时间入耳入脑的心理干预和疏导,终于让小芳看到了爱和希望,很快转变态度,接受矫正,返璞归真。
  ​ 一位上了年纪、外号叫“黑子”的社区矫正对象,出狱后无依无靠,有心想找一份工作,又不被社会认可和接纳,对社会相当失望。陈春花了解情况后,一方面,会同所在社区,为其申办了城镇低保,着力解决他的生活困难问题;另一方面,帮助他找到一份月薪3000元的货物装卸、搬运工作,从根本上解决他的生存危机,令他改“邪”归正,从善如流。
  ​ 西门社区失足青年小徐因盗窃被拘役,释放回来不久,妻子因患红斑狼疮,再度陷入生存困境。陈春花知道后,把他列为春暖社工重点矫正、帮扶对象,为其到民政部门申办了10000元的大病临时救助,同时发动民盟人、春暖社工及其志愿者捐款,帮助其妻上医院住院治疗。另外,为了从根本上帮助他解决生活出路问题,陈春花还四处张罗为他担保小额贷款,开起一个路边水果摊。
  ​ 诸如小芳、黑子、小徐这样的社区矫正对象,在陈春花的春暖社工里,不下10多人。近年来,陈春花在配合城市街道开展社区治理,抓防范、促矫正,建设“平安城市、平安街道、平安社区”工作中,针对这一部分矫正人员,采取“结对子、抓帮教、促转化”的方式,实行“三定”,即定期、定时、定员结对帮扶和矫正,促其转化,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社会,特别是春暖社工的温暖与关爱,自觉自愿回归主流生活,成为改过自新、自食其力、造福社会的“良民”。
  倾情呵护:为疫情受困人员营造“定心丸”
  ​ 2019年底,席卷全国的新冠肺炎疫情暴发。陈春花积极响应党和国家号召,按照民盟邵武市委统一部署和安排,组织和带领春暖社工挺在战“疫”第一线,运用其心理咨询师的资质与优势,迅速开辟一条“心理免疫”咨询热线,为一度与外界隔离、陷入恐慌的城乡社区群众,适时开展心理咨询、辅导、慰籍服务。
  ​ “陈老师,我心里很焦虑,感觉胸口很闷,出去总担心自己成为病毒传染的中间人……”
  ​ “陈老师,我今天回到家,心里非常紧张,总担心自己被传染,什么事情都做不了……”
  ​ “还没法上学,我家的‘熊’孩子天天玩手机,不肯做作业,我又管不住,很焦虑,甚至天天和孩子爸爸吵。我该怎么办?”
  ​ 疫情期间,陈春花的“心理免疫”咨询热线铃声不绝,应接不暇,成为铁城邵武“封城”以来颇具热度的战“疫”、免“疫”主战场:困在家里惶恐不安的人们,通过一根无形的专线,情不自禁地向陈春花问候、咨询、求助……,陈春花总是以一个记者的敏锐、心理咨询师的敬业、民盟人的励志,不厌其烦地给每一位求助者以耐心周到、专业细致的心理辅导和慰籍,令其满怀希望而“来”,满载收获而“归”。
  这里,不仿借助一个实例,加以说明——
  ​ 疫情期间,由于医院暂停对外门诊、急诊,向南社区独居老人李先生,因为基础性疾病较多,家里之前备下的药物几乎用完,已经到了无以为继的地步,感到十分恐慌和绝望。一天,他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拨通了陈春花的座机。陈春花接到李先生的求助电话后,感到他的问题,在疫情期间相当普遍,很有代表性,及时对他进行了认真、专业的心理辅导与疏导:她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全国人民并肩作战阻击防控开始“聊”起,一直“聊”到医护人员全力以赴施救、全国各地疫情防控由整体转入局部、复工复产即将到来,像他这样一些患有基础性疾病的老年人,包括患有其它一些重要疾病的人,很快将得到有效管控和治疗------。在听了陈春花反复、耐心、细致的辅导、疏导和安慰之后,李先生那颗原本七上八下、焦虑不安的心,瞬间纾缓了,放下了。
  ​ 据统计,疫情期间,陈春花的“心理免疫”咨询热线,回应、辅导、疏导了诸如李先生这样的求助者,累计不下200人。她总是把他们的心病、困难和问题,当做自己的心病、困难和问题,通过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不厌其烦、掏心掏肺“聊”的方式,加以回应、疏导和化解。“聊”的他们忘了疫情、忘了痛苦、忘了烦恼,在铁城邵武筑起一道无形的心理危机干预战“疫”、免“疫”亮丽风景线。
  ​ “我感觉现在心情平复下来,好多了。谢谢你,陈老师!”
  ​ 一天,陈春花再次接到李先生打来的电话。她正准备像往常一样,给他作辅导“报告”时,没想到李先生说出来的话,竟令她出乎意料之外。原来,李先生这次不是来向她求助的,而是来向她表示感谢的。感谢她在自己最痛苦、最迷茫、最无助的时候,给予他有力的心理疏导与慰籍,以及“家”的温暖。
  ​ 对此,陈春花由衷地感到高兴。此乃一位记者、社区志愿者、心理咨询师,特别是民盟人所能得到的最高奖赏,是陈春花秉持“帮助别人、快乐自己”精神与理念,得到的最殷实、最丰厚的回报。为此,陈春花开心地、毫不客气地照“单”全收了。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