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剪之趣夺神功,美在民间永不朽。为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艺术,丰富高新区企业职工的文化生活,5月20日下午,民盟鲤城区工委会社会服务工作站联合鲤城高新区“党建+”邻里中心共同举办泉州剪刻纸“非遗”体验课,特邀民盟泉州六中支部教师潘力晖作为主讲、余馥协助。高新区职工及其子女近40 人参加本次体验课。
上课伊始,潘力晖老师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大家介绍泉州剪刻纸艺术的起源、发展、用途、品类及传统技艺、刀法等内容,指出剪刻纸是“纸上的镂空艺术”,并通过当场演示刻纸步骤,生动阐述怎样通过剪刻让最质朴的材料赋予美好寓意和生活灵气。潘老师娓娓道来,不时向小学员们发起一些和剪刻相关联的富有生活气息的提问,深深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课堂上形成良好互动。在寓教于乐中讲述泉州剪刻纸的悠远历史与文化内涵,使小学员和家长们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璀璨魅力。
系统学习完理论知识,课程进入实践体验的环节。老师为初次体验剪刻纸的学员们精心准备了适合的模版,邻里中心也为大家免费提供了剪刻材料。潘老师走下讲台,在余馥老师的协助下,指导学员们进行现场剪刻操作,引导大家在其中加入自己的个性化图案设计,将工艺传授和创新培养巧妙融合。多数小学员虽然是首次尝试剪刻纸,但都跟着老师耐心的讲解演示,对照模版,细心刻画,并结合自己的想象和理解创作出栩栩如生的作品,从中体验剪刻艺术的美妙和乐趣。
本次体验课程的举办增进了园区企业职工及子女对传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和热爱,同时提升了小学员们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审美素养,为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注入了新的活力。
长期以来,民盟鲤城区工委会高度重视社会服务事业,积极引领盟员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以“党建+”邻里中心为载体,整合民盟盟员在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优势资源,全力打造资源共融、服务共享、活动共通的“社会服务工作站”,帮助园区、社区加强多元文化建设,增进新泉州人对第二故乡的文化热爱和情感认同,这是民盟鲤城区工委会立足新时代新要求而打造新的社会服务模式,区工委会将引领全区盟员持续推进,并不断丰富其内涵。
(郭春英)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