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丨厦门坚守农村校的“野生专家”郑志平
日期:2019-09-12 15:48
来源:省盟宣
郑志平,民盟海沧基层委盟员,东师理想厦门海沧东孚实验中学语文教师,中学高级职称,获得今年我省“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郑志平的家和学校距离约30公里,但他多次婉拒城区中学调动邀请,24年来长期坚守农村中学,业务精湛,获福建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技能赛二等奖,是厦门市和海沧区语文学科核心指导组成员,厦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培),厦门市骨干班主任。
曾连续17年担任农村中学班主任、年段长工作,德育管理成效显著,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
他是大家口中坚守农村校的“野生专家”
在大家眼里,郑志平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工作成绩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好评,已成为厦门市语文教学的一名骨干教师。
从教以来,他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耕耘在基层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克服住家离校较远(家校之间距离约30公里)的矛盾,连续奔波20余载。
在业务上,他孜孜以求,精益求精,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围绕“减负”、“素质教育”、“创造力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热点问题,结合学校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从教之初,他克服所在学校地域偏远,教学视野较窄的缺点,认真阅读、学习各类教学理论书籍,并虚心向老教师求教,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所任教学科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始终稳居年段前茅,多次蝉联第一。
同时,郑志平还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之余,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从教以来,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并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生活教育》等CN刊物上发表。
在积极撰写论文基础上,他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目前已主持并结题一个区级课题,作为核心成员结题一个市级重点课题,一个区级课题。
随着钻研的深入,郑志平的业务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2005年6月获厦门市第二届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二等奖。
2007年1月获海沧区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2010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2012年获福建省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一名。
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2010-2011年,参加福建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并结业,此外还被评为厦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海沧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并正在接受厦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
在业务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先后,他被聘为厦门语文学科核心指导组成员和厦门市海沧区语文学科核心指导成员,2015厦门中考命题组成员和福建省2018质量检测命题组成员,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偏远农村教师也能成为学科骨干,省市教研员多次笑称他是“野生的专家”。
在此基础上,他还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积极开设省级、市级、区级公开课近20节,开设市级、区级各类讲座12次,带动了语文教师队伍的成长。
在德育管理方面,1998年9月——2007年7月,他连续担任9年初中学段班主任工作,并接着在2007年8月——2015年8月又连续担任了8年年段长工作。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他及时制定班级和年段管理计划,积极进行班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班委、团队的桥梁、纽带和先锋带头作用,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热爱学生(曾因救失火现场的学生,头皮被门框撕开,缝了20余针)。
而且,他稳抓班风、学风,深入细致、形式多样地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努力搭建师生情感的良好平台,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所带班级均被评为市级优秀班级,年段的班风、学风在学校有口皆碑,德育管理成效显著。
郑志平有着浓厚的教育情怀,作为教师行业的业务骨干,难免会有兄弟学校伸出橄榄枝,其中不乏有中心城区的优质学校,但他一一婉拒,他说得好:“对于城市的孩子,优质教育是锦上添花。可是对于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说,优质教育是雪中送炭啊!我还是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吧!”

郑志平的家和学校距离约30公里,但他多次婉拒城区中学调动邀请,24年来长期坚守农村中学,业务精湛,获福建省第二届中小学教师技能赛二等奖,是厦门市和海沧区语文学科核心指导组成员,厦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培),厦门市骨干班主任。
曾连续17年担任农村中学班主任、年段长工作,德育管理成效显著,所带班级多次被评为市优秀班集体。
他是大家口中坚守农村校的“野生专家”
在大家眼里,郑志平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爱岗敬业,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严于律己,作风正派,为人师表,团结协作,工作成绩一直受到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同事的好评,已成为厦门市语文教学的一名骨干教师。
从教以来,他一直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耕耘在基层农村义务教育教学的第一线,热爱教育事业,积极克服住家离校较远(家校之间距离约30公里)的矛盾,连续奔波20余载。
在业务上,他孜孜以求,精益求精,认真组织课堂教学,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各级教研活动,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围绕“减负”、“素质教育”、“创造力培养”、“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等热点问题,结合学校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不断更新教学理念,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和学生观。
从教之初,他克服所在学校地域偏远,教学视野较窄的缺点,认真阅读、学习各类教学理论书籍,并虚心向老教师求教,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语文学习兴趣,所任教学科在各级各类考试中始终稳居年段前茅,多次蝉联第一。

夜间备课中的郑志平老师
同时,郑志平还在繁忙的教学任务之余,认真进行教学研究。从教以来,撰写了教育教学论文,并在《福建基础教育研究》、《生活教育》等CN刊物上发表。
在积极撰写论文基础上,他积极进行课题研究,目前已主持并结题一个区级课题,作为核心成员结题一个市级重点课题,一个区级课题。
随着钻研的深入,郑志平的业务素质得以不断提高:
2005年6月获厦门市第二届中学课堂教学改革创新大赛二等奖。
2007年1月获海沧区首届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三等奖。
2010年被评为福建省优秀教师。
2012年获福建省第二届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二等奖第一名。
同时,他还积极参加各项业务培训,2010-2011年,参加福建省农村骨干教师培训并结业,此外还被评为厦门市语文学科骨干教师和骨干班主任,海沧区语文学科带头人,并正在接受厦门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培训。
在业务素质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先后,他被聘为厦门语文学科核心指导组成员和厦门市海沧区语文学科核心指导成员,2015厦门中考命题组成员和福建省2018质量检测命题组成员,以自己的实力证明了偏远农村教师也能成为学科骨干,省市教研员多次笑称他是“野生的专家”。
在此基础上,他还发挥优秀教师的辐射作用,积极开设省级、市级、区级公开课近20节,开设市级、区级各类讲座12次,带动了语文教师队伍的成长。
在德育管理方面,1998年9月——2007年7月,他连续担任9年初中学段班主任工作,并接着在2007年8月——2015年8月又连续担任了8年年段长工作。
在德育管理工作中,他及时制定班级和年段管理计划,积极进行班委、团队建设,充分发挥班委、团队的桥梁、纽带和先锋带头作用,起早贪黑,任劳任怨,热爱学生(曾因救失火现场的学生,头皮被门框撕开,缝了20余针)。
而且,他稳抓班风、学风,深入细致、形式多样地开展学生的思想道德工作,努力搭建师生情感的良好平台,营造良好的班风、学风。在他不懈的努力下,所带班级均被评为市级优秀班级,年段的班风、学风在学校有口皆碑,德育管理成效显著。
郑志平有着浓厚的教育情怀,作为教师行业的业务骨干,难免会有兄弟学校伸出橄榄枝,其中不乏有中心城区的优质学校,但他一一婉拒,他说得好:“对于城市的孩子,优质教育是锦上添花。可是对于农村孩子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女来说,优质教育是雪中送炭啊!我还是多做一些雪中送炭的事吧!”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