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遂合作”三十年多党合作谱新篇
日期:2015-03-18 10:05
来源:人民政协报
——民盟中央、民盟四川省委与遂宁市合作发展纪实
这是一项与高尚和智慧同行的事业。
这是一场知识与实践的直接对话。
自1986年,一批民盟盟员专家奔赴川中大地,踏上智力帮扶遂宁的征程起,“盟遂合作”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
30年来,盟遂合作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新时期多党合作、共同致力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成功典范。
30年的历史征程,我们满心欢喜地看到:遂宁经济社会欣欣向荣,一面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猎猎大旗正迎风招展。
同心同愿开启盟遂合作篇章
1986年,民盟四川省委在寻找:如何与地方所需相结合,为一方社会经济发展尽一份力?
刚刚建市的遂宁市市委、市政府在思考:探索丘陵地区发展路子,如何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
随后,中共遂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主动同省内民主党派联系,很快就与民盟四川省委挂上了“钩”。
于是,一批来自成都、重庆等省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民盟盟员专家、教授奔赴川中,踏上了智力帮扶的征程。这些专家的到来,揭开了民盟与遂宁合作的序幕。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心愿,不断推动民盟四川省委与遂宁市委、市政府深度合作。这种民主党派直接参与一地经济建设的合作形式,在当时是一次创新。
如今,30年过去了,盟遂合作带来了什么————
同心同向合作之果越结越大
1986年,首批到遂的民盟盟员专家,经过认真的考察发现:遂宁人多地少,农业所占比重过大,337万人中有80%在农村,近20亿的工农业总产值中有一半多来自农业。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论证,他们的工作成果归结起来就是:建议遂宁“科技投入领先,种植业起步,养殖业脱贫,发展乡镇企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致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奠基础”。
科技兴农曾推动遂宁1989-1992年粮食总产连续3年创历史最高记录,解决了遂宁人民的“温饱”问题。
科技兴农取得重大突破,盟遂双方也从中看到了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并将目光从农业转到工业。
1991年3月5日,民盟上海市委和遂宁市委、市政府举行高层峰会,签订了《科技兴工合作协议书》:由民盟上海市委向遂宁提供科技兴工智力服务,其内容涵盖科技咨询、技术服务、产品开发、人才培训、技术转让、信息传送、引进资金、商品流通等各个方面。
科技兴工喜结硕果,盟员专家的眼光又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003年4月11日,第九、十届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一行来到遂宁,对盟遂合作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盟遂合作拓展到民盟中央和全盟的定点合作。
随后,第八、九、十届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受民盟中央的重托,铲起了蓬溪县黑龙凼水库复建工程的第一铲土,标志着黑龙凼复建工程正式开工。在民盟中央的直接支持下,黑龙凼复建工程被国家计委、水利部立项,工程总投资9757万元,牵涉到7个乡镇5万余亩农田灌溉、5.4万人、3.8万头牲畜饮水问题。
蓬溪黑龙凼水库复建,不仅解决了7个乡镇、10万多人口长期缺水问题,而且将在库区形成2.29万亩的青山绿水,建成多党合作、为民谋利的红色文化区和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生态文明区;
2008年5月,民盟第九、十届主席蒋树声视察遂宁农村职教基地及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生态文明化”的重要指示,标志着盟遂合作在经历了科技兴农、科技兴工、能源水利建设、创建西部农村职教基地后,紧随时代步伐,拓展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遂宁绿色发展这一崭新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百余位盟内外专家、学者为“绿色发展”献计出力,提出有价值的可行性建议360多项,推动出台了《遂宁市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等17个绿色经济发展的总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绿色发展规划体系,明确了绿色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
2013年4月3日,盟遂合作陈列馆建成开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宣布盟遂合作陈列馆开馆并揭幕。张宝文对“盟遂合作”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几代民盟中央和四川民盟领导人都对“盟遂合作”高度重视,“盟遂合作”是民主党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与地方全方位合作的典范。
2014年11月,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民盟中央、政协四川省委、民盟四川省委和遂宁市等共同举办的绿色经济遂宁会议召开。张宝文在会上表示,遂宁绿色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循环、低碳、高效为特征的绿色发展新路子。本次会议以“绿色经济·生态农业”为主题,为各地交流分享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搭建了很好平台。
30年的历史征程,我们感叹:盟遂合作,奠定了遂宁追赶跨越的基石!
同心同德合作之辉越闪越亮
“知识分子有两层含义,一是知识的载体,二是社会的良心。”这句至理名言,即是智力援遂的盟员专家对贫瘠的土地和百姓的疾苦激发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高度概括。30年的情怀,30年的历程,盟员专家发扬高尚的风格和情操,在遂宁这片热土上撒播下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叶谦吉、刘佩瑛、杨凤、雷万方、黎汉云、雷起荃、张美年、袁代斌……一个个响亮的盟员名字,遂宁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专家的到来,唤醒了浩浩涪江沉睡的激情。
30年来,500多位盟员专家发扬高尚的风格和情操,在遂宁这片热土上撒播下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30年来,民盟组织从中央到基层,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盟员,齐心协力,务求实效,用行动诠释了民主党派参政为民的崇高情怀;
第六、七届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将《遂宁—丘陵战略研究》收入他编辑的《中国区域经济规划丛书》;
第九届民盟中央名誉主席钱伟长生前曾专程赴遂视察指导盟遂合作,并撰写了《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一文,在《求是》杂志发表;
第八届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提出:“搞好新时期盟遂合作,就是继承光荣传统。”
30年间,蒋树声、张梅颖、吴正德、李重庵等民盟领导都多次亲自带队莅遂考察调研,协调合作项目。
张宝文主席指出,多年来,民盟中央几代领导人关心支持盟遂合作,体现了民盟“关注民生,奔走国事”的优良传统。
30年来,盟员专家的足迹遍布遂宁的山山水水。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川中大地上的人们一次次深刻感受到:原来搞养殖和种地还有这么多讲究!原来落后的丘陵地区也可以实现绿色发展、跨越发展!而对那些参与智力援遂的盟员专家们来说,他们的知识和学养,信手拈来,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30年来,尽管遂宁市党政班子已更替几届,但遂宁市委、市政府咬定“盟遂合作”不放松,尤其是历届领导班子目标明确,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为了完成合作项目,“愚公移山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0年来,民盟智力帮扶工作一如既往,扶助的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有500多位盟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智力援遂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可行性建议360多项,撰写论文80余篇,培训科技和管理人员4万余人次,完成并取得重大进展的试验、示范项目120多个,引进项目280余个,其中争取国家部委和省级部门立项支持33个,有力地促进了遂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遂宁市委书记杨洪波也曾表示,目前遂宁正在实施“六大兴市计划”,实现发展新跨越,盟遂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将继续高举盟遂合作旗帜,积极为盟遂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民盟中央、民盟四川省委一道,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盟遂合作,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智力援遂为重点,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开辟合作新途径,探索合作新机制,推动盟遂合作取得新成效。
30年的盟遂合作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天,盟遂合作又将开启新征程!
——载自《人民政协报》

这是新时期多党合作的典范。
这是一项与高尚和智慧同行的事业。
这是一场知识与实践的直接对话。
自1986年,一批民盟盟员专家奔赴川中大地,踏上智力帮扶遂宁的征程起,“盟遂合作”已走过了30年的历程。
30年来,盟遂合作在探索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效益,成为新时期多党合作、共同致力于地方经济建设的成功典范。
30年的历史征程,我们满心欢喜地看到:遂宁经济社会欣欣向荣,一面多党合作、民主党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的猎猎大旗正迎风招展。
同心同愿开启盟遂合作篇章
1986年,民盟四川省委在寻找:如何与地方所需相结合,为一方社会经济发展尽一份力?
刚刚建市的遂宁市市委、市政府在思考:探索丘陵地区发展路子,如何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有利的因素?
随后,中共遂宁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积极主动同省内民主党派联系,很快就与民盟四川省委挂上了“钩”。
于是,一批来自成都、重庆等省内高等院校、科研单位的民盟盟员专家、教授奔赴川中,踏上了智力帮扶的征程。这些专家的到来,揭开了民盟与遂宁合作的序幕。
共同的目标,共同的心愿,不断推动民盟四川省委与遂宁市委、市政府深度合作。这种民主党派直接参与一地经济建设的合作形式,在当时是一次创新。
如今,30年过去了,盟遂合作带来了什么————
同心同向合作之果越结越大
1986年,首批到遂的民盟盟员专家,经过认真的考察发现:遂宁人多地少,农业所占比重过大,337万人中有80%在农村,近20亿的工农业总产值中有一半多来自农业。
经过长时间的调查论证,他们的工作成果归结起来就是:建议遂宁“科技投入领先,种植业起步,养殖业脱贫,发展乡镇企业、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致富,开展职业技术教育奠基础”。
科技兴农曾推动遂宁1989-1992年粮食总产连续3年创历史最高记录,解决了遂宁人民的“温饱”问题。
科技兴农取得重大突破,盟遂双方也从中看到了进一步合作的前景,并将目光从农业转到工业。
1991年3月5日,民盟上海市委和遂宁市委、市政府举行高层峰会,签订了《科技兴工合作协议书》:由民盟上海市委向遂宁提供科技兴工智力服务,其内容涵盖科技咨询、技术服务、产品开发、人才培训、技术转让、信息传送、引进资金、商品流通等各个方面。
科技兴工喜结硕果,盟员专家的眼光又投向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2003年4月11日,第九、十届民盟中央副主席李重庵一行来到遂宁,对盟遂合作来说具有极大的意义:盟遂合作拓展到民盟中央和全盟的定点合作。
随后,第八、九、十届民盟中央副主席张梅颖,受民盟中央的重托,铲起了蓬溪县黑龙凼水库复建工程的第一铲土,标志着黑龙凼复建工程正式开工。在民盟中央的直接支持下,黑龙凼复建工程被国家计委、水利部立项,工程总投资9757万元,牵涉到7个乡镇5万余亩农田灌溉、5.4万人、3.8万头牲畜饮水问题。
蓬溪黑龙凼水库复建,不仅解决了7个乡镇、10万多人口长期缺水问题,而且将在库区形成2.29万亩的青山绿水,建成多党合作、为民谋利的红色文化区和绿色发展、低碳生活的生态文明区;
2008年5月,民盟第九、十届主席蒋树声视察遂宁农村职教基地及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生态文明化”的重要指示,标志着盟遂合作在经历了科技兴农、科技兴工、能源水利建设、创建西部农村职教基地后,紧随时代步伐,拓展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遂宁绿色发展这一崭新领域。
据不完全统计,先后有百余位盟内外专家、学者为“绿色发展”献计出力,提出有价值的可行性建议360多项,推动出台了《遂宁市绿色经济发展规划》等17个绿色经济发展的总规划和专项规划,形成了从宏观到微观的绿色发展规划体系,明确了绿色发展路径和发展目标。
2013年4月3日,盟遂合作陈列馆建成开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盟中央主席张宝文宣布盟遂合作陈列馆开馆并揭幕。张宝文对“盟遂合作”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指出,几代民盟中央和四川民盟领导人都对“盟遂合作”高度重视,“盟遂合作”是民主党派支持地方经济建设、与地方全方位合作的典范。
2014年11月,由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民盟中央、政协四川省委、民盟四川省委和遂宁市等共同举办的绿色经济遂宁会议召开。张宝文在会上表示,遂宁绿色发展取得新的进展和成效,走出了一条以生态、循环、低碳、高效为特征的绿色发展新路子。本次会议以“绿色经济·生态农业”为主题,为各地交流分享绿色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搭建了很好平台。
30年的历史征程,我们感叹:盟遂合作,奠定了遂宁追赶跨越的基石!
同心同德合作之辉越闪越亮
“知识分子有两层含义,一是知识的载体,二是社会的良心。”这句至理名言,即是智力援遂的盟员专家对贫瘠的土地和百姓的疾苦激发出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的高度概括。30年的情怀,30年的历程,盟员专家发扬高尚的风格和情操,在遂宁这片热土上撒播下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叶谦吉、刘佩瑛、杨凤、雷万方、黎汉云、雷起荃、张美年、袁代斌……一个个响亮的盟员名字,遂宁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专家的到来,唤醒了浩浩涪江沉睡的激情。
30年来,500多位盟员专家发扬高尚的风格和情操,在遂宁这片热土上撒播下了自己的智慧和汗水。
30年来,民盟组织从中央到基层,从领导干部到普通盟员,齐心协力,务求实效,用行动诠释了民主党派参政为民的崇高情怀;
第六、七届民盟中央主席费孝通将《遂宁—丘陵战略研究》收入他编辑的《中国区域经济规划丛书》;
第九届民盟中央名誉主席钱伟长生前曾专程赴遂视察指导盟遂合作,并撰写了《重视发挥民主党派在地方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一文,在《求是》杂志发表;
第八届民盟中央主席丁石孙提出:“搞好新时期盟遂合作,就是继承光荣传统。”
30年间,蒋树声、张梅颖、吴正德、李重庵等民盟领导都多次亲自带队莅遂考察调研,协调合作项目。
张宝文主席指出,多年来,民盟中央几代领导人关心支持盟遂合作,体现了民盟“关注民生,奔走国事”的优良传统。
30年来,盟员专家的足迹遍布遂宁的山山水水。在专家们的悉心指导下,川中大地上的人们一次次深刻感受到:原来搞养殖和种地还有这么多讲究!原来落后的丘陵地区也可以实现绿色发展、跨越发展!而对那些参与智力援遂的盟员专家们来说,他们的知识和学养,信手拈来,都能够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
30年来,尽管遂宁市党政班子已更替几届,但遂宁市委、市政府咬定“盟遂合作”不放松,尤其是历届领导班子目标明确,不断拓宽合作领域,为了完成合作项目,“愚公移山锲而不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
30年来,民盟智力帮扶工作一如既往,扶助的队伍不断壮大,先后有500多位盟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智力援遂工作,提出有价值的可行性建议360多项,撰写论文80余篇,培训科技和管理人员4万余人次,完成并取得重大进展的试验、示范项目120多个,引进项目280余个,其中争取国家部委和省级部门立项支持33个,有力地促进了遂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遂宁市委书记杨洪波也曾表示,目前遂宁正在实施“六大兴市计划”,实现发展新跨越,盟遂合作潜力巨大、前景广阔、大有可为。我们将继续高举盟遂合作旗帜,积极为盟遂合作创造更好的条件,和民盟中央、民盟四川省委一道,在已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盟遂合作,以重大项目为载体,以智力援遂为重点,不断拓展合作新领域,开辟合作新途径,探索合作新机制,推动盟遂合作取得新成效。
30年的盟遂合作树起了一座不朽的丰碑,今天,盟遂合作又将开启新征程!
——载自《人民政协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