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支持打造李贽文化品牌的建议
郑芳卉
李贽(1527年-1602年),明代官员、思想家、文学家,福建泉州人,出生于泉州府南门外,现泉州市鲤城区临江街道万寿路。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李贽是中华文明漫漫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来的25位思想大家之一,与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等齐名。近年来,泉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李贽思想文化的挖掘、梳理、研究、宣传工作,去年以来市、区两级以纪念李贽诞辰495周年为契机,接续举办“李贽思想的当代价值”学术研讨会、“卓吾风骨”李贽书作展等系列文化活动,选址规划建设李贽纪念馆(初步选址泉州天后官对面,原德济门饭庄旧址,目前已征收)等,全力推动李贽思想挖掘传承工作。
为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高站位、宽视野、大格局挖掘和传承李贽思想,把李贽思想打造成为泉州乃至全省又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并为即将在2027年举办的纪念李贽诞辰500周年系列活动打下坚实的前期基础,建议:
1.设立李贽文化品牌专项基金。鲤城区拟进一步打响李贽文化品牌标识影响力,规划建设李贽纪念馆,展陈李贽生平事迹、思想著作、以及历史影响;将百姓书屋升级改造为李贽图书馆,修建卓吾讲堂,举办高品质文化沙龙和文化活动;与天后宫、德济门遗址的世遗、非遗文化,以及泉郡黄帝宫的“海丝”文化,相互融合打造城南文化主题公园;以李贽故居及纪念馆为起点,梳理城南现有名人故居(如李妙森故居、蔡鼎常故居等),将名人故居串联成线打造历史文化街区等阵地载体,为泉州古城再添重要文化地标。建议由省直相关部门牵头,支持设立李贽研究基金会,为打造李贽文化品牌提供资金保障。
2.成立中国李贽学术研究会。建议由省级有关部门牵头,在现有的泉州李贽学术研究会基础上,推动提级成立中国李贽学术研究会,并将秘书处设于泉州市鲤城区(因李贽青年时期生活在鲤城区聚宝城南,李贽故居在聚宝城南万寿路123号),明确研究李贽思想的专门机构定位,开展多机构多方位合作,依托各地学术成果深化研究,加强李贽思想文化研究“城市联盟”合作共建,充分发挥李贽学术研究会的智库优势,加强李贽思想的理论研究和内涵挖掘,推出期刊论文、学术著作等一系列研究成果,多渠道、多样化传播弘扬李贽思想,让李贽成为福建思想文化的一张重要名片。
(作者系省人大代表、民盟泉州市文化综合支部副主委、泉州市第七中学正高级教师、音乐教研组组长,福建省省级南音传承人、鲤城区南音艺术家协会主席、泉州南音研究社社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