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聚焦两会丨 集思广益献良策、聚智汇力谋发展,我省盟员委员认真讨论省政府工作报告、继续审议省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
日期:2025-01-15 10:51 来源:宣传部综合

1月13日上午,福建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省长赵龙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在分组讨论中,我省盟员委员踊跃发言,一致认为,省政府工作报告政治站位高、为民情怀深、联系实际紧、奋斗目标明,提振了士气、增强了信心。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深入贯彻落实会议精神,进一步提升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为奋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福建实践取得新突破贡献民盟力量。

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 阮诗玮

《政府工作报告》站位高远、重点突出、内涵丰富、举措务实,文风振士气、内容接地气、扑面展新气,全面回顾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显著成效,系统部署新一年政府各项工作,充分展现全省上下攻坚克难、务求发展的坚定信心决心,相信全省各项事业必将“福海扬帆、福行天下”。“侨”是助力我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资源和独特优势。改革开放以来广大在海外艰辛创业成功的闽籍华侨华人回乡兴业、回报桑梓,对祖国的发展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新时代新征程,希望广大华侨华人继续发扬爱国爱乡传统,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积极投身新福建建设,真正把“侨牌”打成“王牌”。希望大家以侨搭桥、引资引智,把资金“引进来”,把产品“销出去”,共同推动现代贸易高质量发展,共同助力新质生产力落地转化、推广应用;希望大家凝心聚力、团结一致,讲好中国故事、福建故事,讲好中华文化故事,在世界各地“唱和声”,奏响和平与发展主旋律,着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深入人心;希望大家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祖地文化、根脉文化增进海外乡亲特别是新生代华侨华人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大家共同感悟家乡发展的精彩蝶变、共同为家乡高质量发展添砖加瓦,广泛凝聚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磅礴力量。

民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 姚立纲

建议:1.深挖理论“富矿”,打造更多新思想展示点。2.对标省外高水平高校,加大我省高校经费支持力度,增强省内高校竞争力。3.增加科技创新投入,提升我省城市科技创新竞争力。针对我省人才吸引力下降现象,引进更多央企、高科技企业落户福建,拓宽优秀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

民盟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兼秘书长 刘丹艳

建议:1.围绕擦亮“鼓岭缘”金名片,举办更多活动,以旅彰文。2.加强数字技术与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提升我省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创造能力,在文化产业赛道上展现福建新作为。3.关注基础教育生源下降趋势,前瞻性优化教师队伍结构。4.围绕扶持闽剧、莆仙戏、梨园戏、高甲戏、歌仔戏等我省地方戏曲,探索推进地方剧院团改革,让我省民间传统艺术焕发生机活力。

民盟福建省委会一级巡视员 刘泓

建议:1.积极适应“外国人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带来的外国人文旅热潮,进一步完善城市设施,提升服务水平。2.利用好福建的数字经济基础、历史文化资源,推动文化与科技相融合,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打造适应数字经济时代的文化精品。3.更多关注普通群众购买力对消费的拉动,平衡好平台经济与小商户、外卖小哥之间的收入分配。

民盟福建省委会常委、民盟龙岩市委会主委 王伟

建议:1.推动纪委“点题整治”和政协“点题协商”相互贯通,打造政协民主监督的福建名片。2.加强政协系统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力量建设,通过加强组织培训、专业指导等,进一步提升各级政协组织和党派的社情民意信息工作质效。

民盟福建省委会常委 欧启水

要进一步推进“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建议:1.以政府为主导,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顶层设计。2.统一收费标准,完善多元化支持服务体系。3.规范从业人员的培训与考核制度,建立科学选人用人机制。

民盟福建省委会委员 刘志峰

建议:把开展祖地文化建设形成祖地文化体系,作为当前我省统战工作和文化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发挥好我省祖地文化特色优势,开展资源摸底调查,建立祖地文化数据库。在文旅经济融合发展上,探索文旅经济与实体经济共同发展新路,治理文旅经济乱象,规范文旅宣传用语。

民盟福建省委会委员 郑晓英

建议:树立人口和家庭发展优先理念,制定人口与家庭发展专项规划,完善政策体系,出台一揽子支持生育、养育、教育的激励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中华优秀家庭美德的弘扬力度,从小培育,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家庭观、道德观,营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风气。

民盟南平市委会副主委 兰行远

建议:1.放大我省中职本科“3+4”贯通培养工作成效,进一步增加学校和学科试点范围。2.重视全省医疗资源均衡化分布,支持在南平建设国家级区域医疗中心。

民盟福建省实验闽剧院支部主委 陈琼

建议:1.建立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联合培养模式,鼓励企业参与制定高校人才培养方案。2.建立以科研为导向的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促使高等学校“形成合力,抱团服务”,推动高校、行业企业、科研院所、地方政府等“贴紧靠实,捆绑发展”,充分调动民营企业积极性,助力缓解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问题。3.合理使用税收优惠政策,对持续三年及以上稳定吸纳高校毕业生的企业给予一定比例税收返还。4.通过建设福建戏曲数字博物馆、开展福建戏曲“音配像”工程等数字科技手段实现对传统戏曲保护、保存和弘扬。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