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报》2025年3月8日 第1版
原标题:学深悟透强信念 知行合一育栋梁——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政协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时的重要讲话引发热烈反响
3月6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的民盟、民进、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听取意见和建议。他强调,新时代新征程,必须深刻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对教育、科技、人才的需求,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生动局面。
联组会后,参会的民主党派成员心潮澎湃,众多从事教育工作的民主党派成员也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家纷纷表示,将牢牢把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作出新贡献。
汲取讲话精神
凝聚教育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既有政治高度和思想深度,又很接地气、有情感、有温度,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发展、人民幸福和民族复兴的强烈使命担当,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和深厚情怀,对广大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成员的关怀之心。”全国政协委员、民进中央副主席、民进云南省委会主委李玛琳说。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内蒙古区委会主委孙俊青表示,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诲,倍感温暖、倍添信心、倍增动力。“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围绕如何坚持正确办学方向、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强化教育对科技人才的支撑性作用等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对政协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包括民进在内的民主党派的亲切关怀,对教育事业的厚望重托。”
“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教育界人士积极投身教育强国建设,推动‘五育’并举、立德树人迈出新步伐给予肯定,让我倍受鼓舞。对于现在如何优化基础教育的资源配置这个问题,总书记的讲话让我感到豁然开朗,让原本身处其中的我们学会从问题当中跳出来看问题,增强了我们解决问题的信心和决心。”在联组会上发言的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四川省委会副主委、四川省教育厅副厅长蔡光洁在会后发出这样的感慨。
长期从事地球化学研究的全国政协委员、民盟天津市委会副主委、天津城建大学校长王中良表示,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振奋人心,鼓舞了在场的所有委员。
习近平总书记在联组会上关于教育、科技的重要讲话精神也极大鼓舞了科技界的教育工作者。全国政协科学技术界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常委、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系教授李景虹虽然不在会场,但他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给予充分肯定,让我们所有教育工作者感到自豪和振奋。”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对教育和人才培养规律、对世界科技发展进程的深刻洞察和精准把握。”全国政协委员、民进辽宁省委会主委姜军说。
精研讲话要旨
助推教育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湖北省委会主委杨云彦说,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充分显示出党对教育工作的高度重视,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指明了方向。
“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要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全国政协教育界委员、民革贵州省委会副主委、贵阳学院副校长王蜀黔做了细致的笔记,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内容。“我将深入学习和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围绕教育强国建设,立足岗位,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教育界全国政协委员、民革陕西省委会副主委姜亚军现场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受激励。“我深刻体会到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的极端重要性,也认识到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任务的艰巨性。我们要把总书记关于教育、科技、人才的重要指示细化为路线图和施工图,推进教育高质量体系建设,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贡献力量。”他告诉记者。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强调必须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长期在复旦大学任教的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丁光宏表示,这些谆谆教诲为民主党派履行参政议政职能,特别是民盟、民进等以教育为界别特色的民主党派更好地为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力量指明了前进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科技自主创新和人才自主培养良性互动,教育要进一步发挥先导性、基础性支撑作用。委员们对此感受深刻。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玮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引发了委员们的广泛共鸣。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稳步推进,但与科技的飞速发展相比,其步伐仍显滞后,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出现诸多不匹配。因此,我建议从推动‘职业教育职校办’转化为‘职业教育大家办’,推动高等教育向更加灵活、务实的方向发展,推动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深度融合这三个方面入手,强化教育对科技和人才的支撑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对教育科技工作者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也为新时代民盟参政履职指明了重要方向。”曾长期从事生物科研教学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民盟江西省委会主委辜清说。
从事流体机械及工程、高压水射流等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的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江苏省委会副主委、南通大学原校长施卫东表示,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全球科技创新进入前所未有的密集活跃期。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是必由之路。“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进教育发展、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
躬耕力行育人
共绘教育蓝图
全国政协委员、民盟辽宁省委会主委、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中民所在的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有大量研究生,承担着教育培养人才的责任。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让他深受启发。关于如何育人育才,刘中民提出了自己的思考:“青年是国家的希望,研究生是国家未来建设的栋梁。结合科研院所和个人工作实际,建议全面加强研究生培养和教育,结合国家发展要求,从研究生指标、招生、培养过程、导师、培养单位等一体化形成更加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和促进青年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提高人才的培养效率。”
全国政协委员、民进江苏省委会主委、中国科学院院士马余强在高等教育教学一线深耕多年并从事基础物理理论研究实践探索。过去一年,他率队深入开展家校社协同、打造基础研究高地、“四链”深度融合发展、新型研发机构等多项专题调研,相关建言成果获得江苏省主要领导批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体推进教育、科技、人才强国建设的讲话发人深省。我将在总书记重要讲话指引下,深入调研,围绕教育领域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及教育公平问题、人才培养质量和创新能力的提升问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问题等,为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马余强表示。
“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是事关中国式现代化能否实现的关键。”李景虹表示,我国科技教育事业发展,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在提升自主培养能力上下功夫,通过校企地联合等方式,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具备创新精神、符合科技发展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加快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上下功夫,将高等学校和基础研究成果快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在推动全社会终身学习上下功夫,优化人才结构,面对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快速发展的挑战,形成各类型各层次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施卫东表示,作为一名来自高校的教育科技工作者,他将紧紧锚定教育强国建设目标,积聚力量强化基础性、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持续提升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发展的能力,在科技自立自强中展现高校科技突破策源地作用,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使高校智慧成为服务社会发展的创新引擎。
王中良表示,作为高校校长,他将认真学习领悟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根本要求,把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奋力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推进教育综合改革,建设高质量的教育体系,努力把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作为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来抓。
“我将团结带领江西民盟各级组织和广大盟员,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嘱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民盟特色优势,积极参与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以务实的作风做好调研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辜清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