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山海筑梦 满载而归——2025“走出大山看大海”公益游学活动纪实
日期:2025-08-21 09:23 来源:宣传部综合

“这趟旅程在我心中凿开了一扇窗,从此,我的小小胸怀,也能装得下整个世界的风浪。”“我要把看到的、听到的一切带回山里,告诉那些和我一样怀揣梦想的伙伴——山的外面,真的有海。”近日,“闽盟烛光行动”——2025年“走出大山看大海”公益游学活动在福州圆满举办。这趟4天3夜的山海之行,让来自松溪、政和、漳平、连城、周宁五地的40名师生对梦想与成长有了新的理解。

本次活动由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办,福建省恤病助困公益协会联合厦门春水爱心基金会共同承办,多家爱心单位鼎力支持,旨在为这些山里的孩子们打开一扇通向蔚蓝的窗口,引领他们放眼世界、筑梦未来。

第一站 

山海有约 踏梦启程 

7月31日,来自五地的40位师生齐聚福州同心楼。开营仪式上,大家手捧刚领取的游学装备,心中那份期待溢于言表。

第二站 

对话国宝 解码历史 

7月31日下午,队伍来到福建博物院。作为首批国家一级博物馆,这里珍藏着22万余件文物和1万余件自然标本,其中3万多件堪称国之瑰宝。在“福建古代文明之光”展厅内,孩子们以年代为经、文物为纬,全身心感受着从蛮荒到文明的八闽史诗。

在博物院前的开阔场地上,一场精心设计的破冰活动迅速点燃了气氛。孩子们围圈接龙报姓名、反向指令急转身,欢笑声中,初见的羞涩与隔阂悄然消融。

第三站 

科学寻趣 探索引航 

8月1日上午,福建省科技馆内,场馆辅导员早已为孩子们准备好一场奇幻之旅:4D科普电影震撼逼真,让大家第一次感受到“触手可及”的深海与星空;法拉第笼的“闪电护体”、雅各布天梯的“电弧攀爬”尽显神奇,引得孩子们惊叹连连;360度自行车、舞剑陀螺机器人项目妙趣横生,成为大家的热门“打卡点”。

“为什么电流会‘躲着你’?”“自行车为什么能越骑越高?”“机器人怎么模仿人类动作?”在辅导员的耐心引导和解答下,孩子们在手动实操中展开独立思考,探索的热情被充分激发,科学的种子在心中悄然萌芽。

第四站 

坊巷寻踪 文脉相传 

8月1日下午,师生们来到有着“里坊制度活化石、明清建筑博物馆”之称的三坊七巷历史文化街区。跟随两位优秀小讲解员的步伐,大家在斑驳古墙间聆听塔巷的名人轶事,在林则徐纪念馆前感受“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家国情怀,随后的非遗国潮金鱼研学、漆扇制作活动更让孩子们触摸到优秀传统文化最鲜活的生命力。 

第五站 

淬筋炼骨 以武正心 

8月1日晚,迎着湿润的海风,队伍抵达海岛平潭。乘着夜色,孩子们在经武学堂诵读名家经典、训练静定冥想,学习如何收摄心神、保持专注;翌日清晨,大家又迎着晨曦习练经武操,一招一式间尽显蓬勃生气。

第六站 

心潮逐浪 眸映世界 

8月2日,在祖国大陆离台湾岛最近的地方——平潭68海里景区,孩子们凭栏远眺。“能看到对岸的楼房吗?”“听说那里的中学生也穿和我们一样的校服?”这些好奇与遐想,在这片海峡面前显得格外真切。此刻,地理课本上“两岸同根同源”的句子,也随着浪花拍打礁石的声音,变得具体而生动。

在坛南湾的金色沙滩上,孩子们赤脚追逐浪花,咸涩的海水第一次打湿他们的衣角;他们兴奋地比量着浪花的高度,争论着谁站得离海更近;他们高举双臂合影,银铃般的欢笑声此起彼伏。这片无垠的海天,让这些来自山区的孩子们第一次真切地体会到世界的辽阔。

贝雕馆内,孩子们化身小小艺术家,那些捡来的贝壳、海石成了他们手中最特别的画笔。经过剪裁拼贴,这些寻常的材料便被赋予了新的生命,融入一个个童趣盎然的“海底世界”。

第七站 

山海铭证 万里初程 

8月3日上午,在参观了龙凤头度假村后,队伍在龙王头沙滩举行了闭营仪式,并对活动中孩子们的优秀表现进行了表彰与颁奖。依依惜别的友情、满载而归的成长感悟,以及对未来更广阔天地的向往,让这段山海之行成为这个夏天最珍贵的记忆。

回首这令人难忘的4天3夜,孩子们收获了跨越山水的友谊,拓展了认知世界的维度,更生发出拥抱天地的胸怀。从最初的羞涩拘谨到离别时的自信开朗,每一张脸庞的细微变化,都让我们更加坚信:教育的真谛,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点燃梦想,是让每个孩子都相信,山海皆可平,未来必可期。

截至目前,“走出大山看大海”公益游学活动已成功举办5期,近200位山区学子从中受益。未来,民盟福建省委会将继续携手广大公益组织,联合教育、文旅等多方力量,以更丰富的课程设计、更广阔的研学路线,助力更多孩子走出群山、看见世界,让教育公平的阳光照进每一条山间小路。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