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多党合作制度建设应与提高参政党的履职能力联系起来
日期:2006-01-11 16:21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福建委员会
作者:杨婉
最近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起了国内国外,党内党外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人士政治智慧的结晶。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与新中国相伴而生的,它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产生的倾轧动荡,又克服了一党执政存在的弊端。新颁发的《意见》七个部分36条,其内容更丰富,机制更健全,程序更规范。它首次提出了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要求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这就拓展了党外人士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意见表述的渠道,为各民主党派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意见》对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赋予了更多的厚望,是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意见》,审时度势,以此为契机,顺势而动,乘势而上。在《意见》的良好平台上,把握好这个历史新机遇,立足于提高履职能力,发挥出参政党的独特优势。
民盟的老前辈张澜主席曾说过,“我们民盟第一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对人民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勇于正视现实的光明磊落的品质。第二我们居于朋友的地位,应反省我们够不够做一个好朋友,我们的思想意识和作风能不能与这位朋友相配合。换言之,我们尽了朋友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张老的经典提示是对民盟组织最好的警醒和告诫。我们必须承认民盟组织的自身建设尚有差距,提高参政能力、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应成为今后的高频词。以开展民主监督为例子,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可通过提意见、建议、批评、视察、听证、举报等方式,并通过“政协”、“人大”等渠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但是由于有的民主党派人士不能认真履职,不会监督、不敢监督、懒得监督、甚至不愿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职能的缺位和乏力,使社会上对民主党派的地位、作用产生质疑。我们的政党制度决定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有互相监督的作用责任。这种监督是建立在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上的,是善意的,建设性的监督。但问题在于,目前参政党在参政兴国、参政为民上发挥的独特作用远远不够,社会的满意度不高,评价不高。其本质是参政能力不高,政治智慧不够。正如张澜主席早年指出的,“我们尽了朋友的义务和责任没有?”
所以作为参政党,一定要把《意见》学习到位,领会到位,运用到位,受益到位。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加强党派自身建设:
一、认真履行职责,建设高素质参政党机关。
民盟机关是民盟的“首脑”,是“指挥部”需要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高效地运作,要全面提升参政党的履职能力,就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机关。我们的参政能力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对机关的职责、职能应在学习贯彻《意见》中用新标准重新审视。对盟市委的派出机构以及各工作委员会、各基层盟支部建设都要列在重点考虑之中。
民盟机关作为各种盟务活动的指挥部应从建立学习型机关起步。我们说“世界观是总开关”,因此当务之急要学习好《意见》,机关专职干部应仔细感受《意见》中体现出来的丰富的政治文明的思想内涵,仔细感受中共中央对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关心关爱。民盟机关应以《意见》统揽全局,并在学习中找到履职、发展的新机遇。在机关建设中全面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今年内应以《意见》精神为指导,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着眼于民盟事业的长远发展。为了民盟工作健康运行应突破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要善于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民主党派机关比较清贫,我们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机关风正气顺,政通人和,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面对参政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要求越来越高、履职任务越来越重,必须全面提升机关工作的效率、效能、效果。克服机关制度管理上刚性不足,约束力不强等问题。这就需要:1、建设强势领导层。新的形势与任务要求民主党派的领导运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富有成效地进行领导活动,处理好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调动好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上行、下行与平行各种关系的调适,化解内外部之间的矛盾问题。领导无能,则无所作为,所以在领导者中必须具备“五种能力”——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参政议政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2、提拔、推荐优秀机关干部,参政党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才,优秀的机关干部是民盟的宝贵财富。在建立后备干部队伍、推荐参政人才时,机关的优秀中层领导应占较大的比例。相对而言,在盟机关工作过的民主党派成员对盟的感情更深厚,对盟的活动更熟悉,对盟的性质、地位、任务更了解,对党盟关系拿捏的更准确。特别是对那些经得起政治考验,甘于清贫,耐得了艰苦、抗得住诱惑;人缘好、业务精、参政能力强、能担起重任的机关干部要“压担子”、“给台阶”、“搭跳板”、“拉长板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机关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机关的重要课题,要把推荐培养机关优秀人才贯穿于机关工作,确保民盟机关强势冲力、持久合力、旺盛活力,把机关建设成为履职的前沿阵地。
二、抓好调研,搞好“议政”是民主党派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参政党履职主要是通过调研、视察、提案、议案、大会发言、意见和建议、信息反映以及民主监督和服务社会等。这些工作的基础需要用调研与“议政”来夯实,这是谋事之基,需要用精品之作来打造,这是成事之道。《意见》为各民主党派畅通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监督环节开辟了履职的快车道。相对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参政履职能力,如何使调研的成果能兴国为民,造福一方,着力点就是把绝大多数的调研文章打造成精品。客观地说,目前各党派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调研文章、提案、建议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有影响的涉及全局性的、敏感性的、前瞻性的建议和对策尚不多。被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的比例较小。这与调研浮躁,挖掘不深,信息资料不全,用的心力不足有关,也有的是水平能力问题。写出的文章飘忽忽的,好象雾中看花,朦胧之间没把问题说透,更谈不上好的对策与办法。因此拓展调研渠道,创新调研方式,丰富调研技巧,提高调研能力已迫在眉睫。我们应当建立起从选题——立文——调研——论证——成果转化——与政府对接等一整套科学、联贯、精密的操作保障体制,并从制度运行中总结出一些带有经验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尽快完善工作机制。古人云,“文可载道,以用为贵”。调研、议政的起脚点和落脚点都要踩准党委、政府工作的中心点。也就是有的放矢,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实践证明只有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走向拿捏准确,才能使调研工作富有成效,成为政府决策的好参谋。
民盟作为以教育、文化、科技为主的知识分子政党具有社会的良知和气节精神。在经济建设中要有更多的理性思维,更多的民本思想,倡导人文经济。研究适应新经济基础的道德体系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有所作为。对执政党,领导机关难以听到的,不易看到的,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应通过信息快速反映。参政党应树立参政为民的思想。应善于观察,“一叶之秋,唯国运顿首”。应想大事,议大事,出成果。应见微知著,微而见重。关心弱势群体,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为执政党找出能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来。参政党在不断的“调研、议政”实践中立足提高履职能力,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洞察未来的本领,以真知灼见的调研成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正所谓“文当其时,一字千金”。参政党应积极地为我国的政治民主、经济强盛、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
最近出台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引起了国内国外,党内党外的广泛关注。这是一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时期产生的纲领性文件,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各民主党派人士政治智慧的结晶。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是与新中国相伴而生的,它既避免了多党竞争产生的倾轧动荡,又克服了一党执政存在的弊端。新颁发的《意见》七个部分36条,其内容更丰富,机制更健全,程序更规范。它首次提出了将政治协商纳入决策程序,要求在决策前和决策执行过程中进行协商,这就拓展了党外人士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意见表述的渠道,为各民主党派更好地发挥参政党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意见》对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赋予了更多的厚望,是中国现代政治文明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因此,我们要认真学习《意见》,审时度势,以此为契机,顺势而动,乘势而上。在《意见》的良好平台上,把握好这个历史新机遇,立足于提高履职能力,发挥出参政党的独特优势。
民盟的老前辈张澜主席曾说过,“我们民盟第一要学习中国共产党对革命对人民的严肃认真的态度,勇于正视现实的光明磊落的品质。第二我们居于朋友的地位,应反省我们够不够做一个好朋友,我们的思想意识和作风能不能与这位朋友相配合。换言之,我们尽了朋友的义务和责任没有?”张老的经典提示是对民盟组织最好的警醒和告诫。我们必须承认民盟组织的自身建设尚有差距,提高参政能力、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应成为今后的高频词。以开展民主监督为例子,民主监督是社会主义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主党派可通过提意见、建议、批评、视察、听证、举报等方式,并通过“政协”、“人大”等渠道对政府工作进行监督。但是由于有的民主党派人士不能认真履职,不会监督、不敢监督、懒得监督、甚至不愿监督。民主党派监督职能的缺位和乏力,使社会上对民主党派的地位、作用产生质疑。我们的政党制度决定了中共与各民主党派有互相监督的作用责任。这种监督是建立在共同的政治、思想基础上的,是善意的,建设性的监督。但问题在于,目前参政党在参政兴国、参政为民上发挥的独特作用远远不够,社会的满意度不高,评价不高。其本质是参政能力不高,政治智慧不够。正如张澜主席早年指出的,“我们尽了朋友的义务和责任没有?”
所以作为参政党,一定要把《意见》学习到位,领会到位,运用到位,受益到位。应从以下二个方面加强党派自身建设:
一、认真履行职责,建设高素质参政党机关。
民盟机关是民盟的“首脑”,是“指挥部”需要加强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工作效率,从而高效地运作,要全面提升参政党的履职能力,就必须建设高素质的参政党机关。我们的参政能力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对机关的职责、职能应在学习贯彻《意见》中用新标准重新审视。对盟市委的派出机构以及各工作委员会、各基层盟支部建设都要列在重点考虑之中。
民盟机关作为各种盟务活动的指挥部应从建立学习型机关起步。我们说“世界观是总开关”,因此当务之急要学习好《意见》,机关专职干部应仔细感受《意见》中体现出来的丰富的政治文明的思想内涵,仔细感受中共中央对各民主党派及无党派人士的关心关爱。民盟机关应以《意见》统揽全局,并在学习中找到履职、发展的新机遇。在机关建设中全面提升干部的政治素质。今年内应以《意见》精神为指导,以思想建设为核心,以制度建设为保障,着眼于民盟事业的长远发展。为了民盟工作健康运行应突破一些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工作理念和工作模式,要善于用新的思路,新的办法来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民主党派机关比较清贫,我们要用事业留人,感情留人。用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机关风正气顺,政通人和,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面对参政领域不断拓展、内容不断丰富、要求越来越高、履职任务越来越重,必须全面提升机关工作的效率、效能、效果。克服机关制度管理上刚性不足,约束力不强等问题。这就需要:1、建设强势领导层。新的形势与任务要求民主党派的领导运用科学的领导方法富有成效地进行领导活动,处理好在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纷繁复杂的问题,调动好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做好上行、下行与平行各种关系的调适,化解内外部之间的矛盾问题。领导无能,则无所作为,所以在领导者中必须具备“五种能力”——政治把握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参政议政能力、驾驭复杂局面能力。2、提拔、推荐优秀机关干部,参政党事业兴衰关键在人才,优秀的机关干部是民盟的宝贵财富。在建立后备干部队伍、推荐参政人才时,机关的优秀中层领导应占较大的比例。相对而言,在盟机关工作过的民主党派成员对盟的感情更深厚,对盟的活动更熟悉,对盟的性质、地位、任务更了解,对党盟关系拿捏的更准确。特别是对那些经得起政治考验,甘于清贫,耐得了艰苦、抗得住诱惑;人缘好、业务精、参政能力强、能担起重任的机关干部要“压担子”、“给台阶”、“搭跳板”、“拉长板登”,千方百计创造条件使机关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这是建设高素质参政党机关的重要课题,要把推荐培养机关优秀人才贯穿于机关工作,确保民盟机关强势冲力、持久合力、旺盛活力,把机关建设成为履职的前沿阵地。
二、抓好调研,搞好“议政”是民主党派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
参政党履职主要是通过调研、视察、提案、议案、大会发言、意见和建议、信息反映以及民主监督和服务社会等。这些工作的基础需要用调研与“议政”来夯实,这是谋事之基,需要用精品之作来打造,这是成事之道。《意见》为各民主党派畅通知情环节,沟通环节,反馈环节,监督环节开辟了履职的快车道。相对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参政履职能力,如何使调研的成果能兴国为民,造福一方,着力点就是把绝大多数的调研文章打造成精品。客观地说,目前各党派程度不同地存在着调研文章、提案、建议质量不高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有影响的涉及全局性的、敏感性的、前瞻性的建议和对策尚不多。被政府采纳并付诸实施的比例较小。这与调研浮躁,挖掘不深,信息资料不全,用的心力不足有关,也有的是水平能力问题。写出的文章飘忽忽的,好象雾中看花,朦胧之间没把问题说透,更谈不上好的对策与办法。因此拓展调研渠道,创新调研方式,丰富调研技巧,提高调研能力已迫在眉睫。我们应当建立起从选题——立文——调研——论证——成果转化——与政府对接等一整套科学、联贯、精密的操作保障体制,并从制度运行中总结出一些带有经验性和规律性的东西。尽快完善工作机制。古人云,“文可载道,以用为贵”。调研、议政的起脚点和落脚点都要踩准党委、政府工作的中心点。也就是有的放矢,忙在点子上,谋在关键处。实践证明只有对国家的大政方针,对中国社会、经济的走向拿捏准确,才能使调研工作富有成效,成为政府决策的好参谋。
民盟作为以教育、文化、科技为主的知识分子政党具有社会的良知和气节精神。在经济建设中要有更多的理性思维,更多的民本思想,倡导人文经济。研究适应新经济基础的道德体系建设,维护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有所作为。对执政党,领导机关难以听到的,不易看到的,意想不到的新情况应通过信息快速反映。参政党应树立参政为民的思想。应善于观察,“一叶之秋,唯国运顿首”。应想大事,议大事,出成果。应见微知著,微而见重。关心弱势群体,倾听他们的呼声,体察他们情绪,感受他们的疾苦,为执政党找出能决问题的对策和办法来。参政党在不断的“调研、议政”实践中立足提高履职能力,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和洞察未来的本领,以真知灼见的调研成果,赢得全社会的尊重,正所谓“文当其时,一字千金”。参政党应积极地为我国的政治民主、经济强盛、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做出应有的贡献。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