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运用中国特色的辩证法科学认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等相关理论
日期:2005-12-22 13:37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福建委员会
  作者:连子和 王明通 庄开今
  统一战线、多党合作理论上是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创立,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中发展、巩固,在构建和谐社会、执政为民、执政兴国中加强、完善,并不断创新发展的两个政治学概念。这两个概念实践中与时俱进,思想内容越来越充实,范围越来越广大,形式越来越健全,实践中越来越深入民心。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越来越显示出它们强盛的政治生命力,胡锦涛同志指出:“统一战线不仅是中国共产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胜利的法宝,也是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
  哲学是人们认识、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科学工具,本文拟运用中国特色的辩证法对统一战线、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以及我们民盟自身建设等相关理论课题作一番思考和探讨,以求有益于加深人们对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等相关思想理论的认识,增强人们实践统一战线和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自觉性。
  一、中国特色辩证法理论概要
  “中国特色的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华文明思想思维认识方法结合,经过中国共产党四代杰出领导人创新并领导中国人民在实践中检验而逐步形成的一个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系。理论上,我们把这个思想方法体系概定为“中国特色辩证法”。(详见连子和撰写的《认识中国特色的辩证法,迎接新世纪的挑战》、《学习中国特色的辩证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运用中国特色的辩证法,深远认识科学发展观》等文章,刊于《中国当代思想宝库》等丛书),因这是一个崭新的哲学概念,本文再作必要的阐述。
  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理论上人们通常把它归纳为“三大基本规律”与“六对基本范畴”,“对立统一”是它最基本的规律。纵观我们中华文明思想、思维认识事物的方法,直观事物的新陈代谢、周而复始、兴旺衰微;并且对待消灭旧事物,建设新事物,促进事物稳定、巩固、发展采用各种不同方略(办法)。“一个民族要是没有自己的理论思维,就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恩格斯语),中华文明中蕴藏着无比珍贵的思维认识方法的宝藏,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华文明思维方法相互辉映,在当代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中共同哺育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等重要思想的崭新辩证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执政兴国的伟大实践相结合,在方法论上体现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与中华文明思维方法的结合。如何在理论上把马克思主义辩证法、中华文明思维认识方法、中国共产党四代杰出领导人杰出的思想理论的思维认识方法科学整合为统一的、完善的、整体的、全方位的思想方法的科学体系。笔者根据事物生长、衰退、稳定具有不同规律性,人类实践对它们采用不同方略,提出了对立统一规律是由“稳定形态的对立统一体”、“生长发展形态的对立统一体”、“衰退消亡形态的对立统一体”的不同对立统一体的不同规律联合构成的总规律。同时,研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推翻旧政权,消灭旧事物的“斗争哲学观”;研究分析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建设哲学观”;研究分析了以胡锦涛为核心的新一代党中央执政兴国、执政为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发展观”;深感:这不同的哲学观都是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对待不同事物的不同规律性的不同方法论,正好构成了应对生长、衰退、稳定的不同事物的整体的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系。这个科学的思想方法体系产生于中国,吸纳了中华文明思维方法的精华,是中国共产党把中华文明思维认识方法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结合的理论创新,因此把它概定为“中国特色的辩证法”。
  中国特色的辩证法是人类无价的思想魂宝,它不但对具体事物具体分析,对不同事物不同认识,而且根据事物普遍存在的生长、衰退、稳定的不同规律性采用实施不同的实践方略。
  其一,稳定形态的对立统一体。表现为事物内部不同成份互相和谐,不同形态互相联系,不同组织互相协调,处于平衡、固定、定型,相对稳定合适的状态。人类实践中对于那些关系到人类生存的事物,有历史保护价值的事物,生产、生活中定型产品,例如:保护人类共同的自然资源,环境、生态平衡,维护世界和平、国家的统一,反对战争、禁止核武器、生化武器,保护世界遗产、历史文物等,人类实践中对此理应实行顺其自然而不为的方略。这个“不为”或“无为”指的是不人为地改变事物面貌和状态,而应维护、保证事物的相对稳定。当然,树欲静而风不止,遇到侵略战争和分裂国家的活动,也只能、只好用正义战争制止战争。
  其二,生长发展形态的对立统一体。既表现为对立体内部不同成份互相和谐,不同形态互相联系,不同组织互相协调;而且还表现出不同结构的互需,不同功能的互补,有序共生及在外因的影响下无穷的生长发展性。人类实践对于生产、制造、建设、创立新事物,例如农民种庄稼、工人制造机器、科学家研制新产品等实践,必须抓全局、全生育期、全过程、全套完整科学方案。这类的对立统一体好比人体器官的五脏六腑,一旦某一器官出现问题,就牵动全部器官的衰变。
  其三,衰退消亡形态的对立统一体。表现为对立体内部失衡、失序或失控、失和,或失去互补互需性,在外因的作用下,存在着二种可能性:一种是由衰退走向康复,另一种是从衰退走向消亡。人类实践对于改造、破坏、消灭旧事物,比如战争、革命、收割、推毁、消除等实践,犹如“打蛇击七寸”,必须抓其重点,要害、薄弱环节,运用斗争的革命的哲学谋略促进其消亡。
  由于自然界、社会事物错综复杂的存在,实践中处处面临着生长、稳定、衰退的不同事物,灵活运用中国特色的辩证法,就可以根据不同客观事物,进行不同的科学认识,适时采用不同的实践方略。
  本文是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课题,我们却先用了不少的笔墨探讨了一个哲学的议题,下面,让我们一起用这个哲学工具来认识统一战线,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构建和谐社会与参政党建设的具体课题。
  二、辩证思考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等理论课题
  (一)统一战线
  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创立的为了中华民族的存亡,为了社会主义中国的主权、领土完整,为了国家的建设、繁荣、富强,人民安康的不同时期的不同历史任务的同一政治学概念。这个概念的思想、任务、内容与实践结果,都充分证明了它是生长、发展、稳定的事物,必须运用中国特色辩证法中生长发展和稳定形态的规律性来认识。统一战线是不同政党、不同宗教信仰、不同民族、不同社会团体、不同地区,在不同系统、不同层面上共同为着中华民族最根本利益的同一目标的统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并构建的一大重要政治法宝。中国共产党基于对事物生长、发展、稳定规律性的深刻认识,以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把各民主党派,各民族、各阶层、各种信仰的人们用统一战线联合起来,实现各政党、各民族等方面优势互补、互相联系、和谐共处、有序共生。这不仅对于维护国家、民族的根本利益意义重大,而且对于社会安定稳定,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同样是意义非凡。假如用对待旧事物的方法认识统一战线,就会误认为统一战线是不纯洁的“大杂炉”,实践中就会产生用对待敌人的方法对待朋友,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新世纪新阶段,中国人民共同面临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建设小康社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任何单一力量都无法完成这一伟大的事业,而在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同心同德、优势互补、和谐共处、群策合力,就能克服任何艰难挫折,顺利完成这一伟大的历史使命。
  (二)中国共产党的统一领导
  高级事物的生长、发展、稳定离不开它们的核心作用,其精华部位就是事物中起引导、指导、领导、控制的核心部位,这是事物有序发展的必要条件。中国共产党是世界上最大的党,是建立在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与科学发展观的重要思想上,即建立在当代最杰出的思想理论体系上的政党,是一个以谋求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以人为本、执政兴国的政党。中国共产党有光荣的革命经历和领导十三亿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的丰富经验,有优良的革命传统并与广大人民群众建立了深厚的鱼水关系,在中国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拥有一大批优秀的战士,不断涌现出杰出的革命家、思想家、政治家等领袖人物,富有应对世界风云的能力和胆略,还有善于团结、联合、统一各党派、各民族、各种信仰的人们的博大胸怀,这些政治、思想、理论、威望、民心、人才等各方面的综合优势,决定了中国共产党理当担负起十三亿人口的国家的领导重任。
  (三)多党合作,各民主党派参政
  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党这同一政治层面上构建了多党政治的整体合力,这是社会主义共同事业的优越性在政治上的反映。处于生长发展形态的社会,各政党的目标可以统一,利益可以调和,多党合作可以实现。而西方的政党制度,由于它们的政党不能代表其国家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由于它们的社会矛盾尖锐,无法调和,政党间只好通过竞争,通过所谓民主选举来直选总统,然后由总统组阁;一旦一些野心家、阴谋家、分裂家通过选举爬上宝座,就会给国家、民族和地区带来深重的灾难。运用中国特色的辩证法认识这两种不同的政党制度,就会清楚看到中国的政党制度对社会发展、稳定的重要意义。这是因为,社会事物生长、发展、稳定并非只有在斗争、竞争中才能实现,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的多党合作,更符合社会安定、和谐、有序,可持续发展的规律性。
  事物的统一性、整体合力不仅存在于它们相互之间的同一性、一致性之中,而且也存在于它们相互之间的差异性、互补性、制约性之中,这好比:植物生长需要氮、磷、钾和其它微量元素的肥料一样,这不同元素的肥料在植物体内起各种不同的功能作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在政党这同一层面上构成了多党政治的整体合力,这个整体合力也是同一性与差异性共同构成的。其同一性表现在共同的目标和历史任务上,共同的宪法、法律、法规与保障上。这种同一性合力容易被人们所共识。各民主党派与共产党政党间的差别、思想上的差别、职能上的差别、认识上不同意见的存在、决策上的不同见解、组织上的独立性等等是客观存在的。如何使这些差别形成为相辅相成,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另一种作用力?这种差别性的作用力如果发挥得好,将可以帮助共产党减少决策失误、减少党内腐败现象的发生,保持民主党派相对的独立性是这种作用力有效发挥的前提条件。什么是共产党的领导,谁代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中央还是各级党委,各单位支部?对这个问题应加以科学认识,如果各级地方党委、单位党支部都与党中央保持一致,那地方民主党派接受当地党委的领导,其实也是接受了党中央的领导,但如果地方党委对党中央存在着阳奉阴违,如果出现地方党的领导人被腐败,变质分子所把持,地方民主党派是否也要附和着阳奉阴违呢?!可见,民主党派相对的独立性政党间的差异性是加强和改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题中之义。
  (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参政党的建设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省部级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提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和谐社会是全国人民最殷切的期望,也是中国共产党的战略任务,它符合了社会发展客观辩证规律。社会发展、进步不仅是经济上的发展进步,还应同时是社会政治、思想、文化、民主与法制、道德、教育、艺术和人与自然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整体进步与和谐统一。构建和谐社会,是建设新事物的实践,运用建设新事物的科学发展观指导实践,具有十分关键性的意义。
  事物和谐是事物生长、发展、稳定的最佳状态,运用中国特色的辩证法,深刻认识事物这一生长、发展状态,这对于提高构建和谐社会的能力,顺应社会发展客观规律,提高人们建设和谐社会的科学性、自觉性都具有显著的意义。
  作为参政党,其成员大多是社会各方面、各行业、各领域的行家和有识、有德之士,由于地位超脱,不仅能在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理顺情绪方面作出自己的贡献,并且还能在各行各业的实践中,独立思考,发现存在问题,提出许多有益于构建和谐社会与建设法治中国的建议和意见。同时,在秉承人类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秉承中华民族优秀美德方面甘当表率。作为参政党,为了国家、社会、民族的大义,应该当好中国共产党的政治配角的角色。主角与配角是合乎事物发展规律的社会必要分工,是相对而言的。戏台上,如果配角不进入角色,单演主角戏,就会成为独角戏。政治舞台上,民主党派的参政责任同样重于泰山!
  学习、运用中国特色的辩证法,以事物生长、发展、稳定的客观规律性来认识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等相关课题。合乎辨证、胸怀坦荡,顺应历史、深明大义,顺应时代、无私无畏才能在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的光辉旗帜下,尽各党派、各民主人士报效祖国的聪明才智与赤胆忠心。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