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四种意识”确保政协有为、有位
日期:2012-12-21 11:03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福建委员会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是中共中央着眼于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宏伟目标任务,对政协工作作出的重大决策和战略部署,是推进政协事业新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意见》深刻阐述了政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肯定了政协在我国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作出的重大贡献,明确提出了新时期新阶段政协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主要职能和目标任务。各级政协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全面把握《意见》精神实质,充分认识政协工作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四种意识”即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为民意识,牢固树立热爱政协、建功政协、履职为民的理念,不断创新政协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深刻把握政协工作规律,努力探索政协发展新路子,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牢固树立、精心培养和努力增强这“四种意识”是政协思想、政治和行动上与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的根本保证,是政协各项工作不断取得进步,有为、有位的根本保证。
  一、树立、培养和增强学习意识,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增强实际工作能力。理论水平是干部思想政治素质的灵魂,是提高干部业务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基础和根本保障。所以,每个部门、每个干部都要重视政治理论学习,把学习当作永恒的主题,建设学习型组织,养成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通过学习,不断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始终保持政治头脑清醒,坚定共产主义理想,明辩大是大非,永葆政治青春,时刻同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过学习,发展和创新政协理论和实践;巩固和发展大团结大联合的政治局面;保证和提高政协的参政议政水平和质量。通过学习,不断加强对新形势、新任务的深入研究,不断拓宽参政议政的新领域,不断探索和创新参政议政的新途径、民主监督的新形式,从而进一步充实、完善、丰富政协理论,把政协工作推向历史的新高度。
  二、树立、培养和增强责任意识,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政协是贯彻执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政治形式和组织形式。政协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不可替代的政治工作,其成效大小、履行职能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与社会的和谐稳定。要按照《意见》提出的“政治坚定、作风优良、学识丰富、业务熟练”的总要求,树立、培养和增强政协工作责任意识,把政协当作人生道路的大学校,团结民主的大家庭,服务社会的大舞台,以做好政协工作为己任,明确职责,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积极进取,围绕中心工作和重要部署;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些综合性、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问题,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履行政协职能的第一要务,选择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人民群众普遍关注、政协有条件做好的课题,深入调查研究,周密思考论证,积极建言献策,在政协工作中奉献自己的才智,展示自己的风采,以成绩求重视,以贡献树形象,强化质量观念,提高参政议政水平,不辜负组织的重托、人民的期望。
  三、树立、培养和增强创新意识,提升工作质量、增强工作实效。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动力,也是做好政协工作不竭的源泉。政协工作有许多好经验、老传统,但新的时代不断赋予它新的内容,新的形势不断提出新的要求。政协工作要有大的作为,就必须与时代同步,与发展同速,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着眼新的形势和新的实践,在提高履行职能的质量和实效,探索协商监督的途径和方法,拓展参政议政的内容和形式等方面不断探索创新。一是拓展政治协商领域,积极主动地开展协商;二是加大民主监督力度,把握监督形式的多样性,探索民主监督的新途径,拓宽民主监督渠道;三是提高参政议政水平,参政要参在点子上,议政要议在关键处。使政协的各项工作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进步,永葆政协工作的生机和活力。
  四、树立、培养和增强为民意识,多办实事、多办好事。《意见》提出的“七个坚持”是政协工作的行动指南,其中“坚持把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人民政协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强调了政协履职为民的宗旨。政协工作只有牢固树立履职为民的理念,坚持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才能找准政协工作的切入点,把握政协工作的正确方向,体现政协工作的真正价值,不断开创政协工作新局面。作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政协工作有上通下达、渠道畅通的优势,能够充分表达各界人士的利益需求,协助党委、政府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政协工作要增强为民意识,坚持履职为民宗旨。为民造福,是我们的崇高职责,也是我们的光荣使命,要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想党委、政府之想,急人民群众之急,凝社会各界之力,尽人民政协之能,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积极帮助党委、政府出主意、想实招,把协助党委、政府畅通社情民意作为履职为民的重要环节,体察群众情绪,反映群众意愿和诉求,有效化解社会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树立群众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围绕群众最现实、最迫切、最直接、最关心的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努力做好新时期新阶段新形势下政协履职为民的各项工作。
  五、找准位置,甘于奉献,有所为、有所位。“有为才有位,有位当有为”。这是政协与权力部门的最大区别之一。政协如何发挥好“位”的优势,使政协工作更加有“为”,这是做好新时期新阶段政协工作的关键所在。而单有“位”的优势,如果缺乏强烈的上述“四种意识”,没有主观积极性和能动性,肯定“为”不起来,自然也就没有“位”了。所以,政协惟有加强学习,掌握过硬的本领,时刻认清形势,有强烈的危机感和责任感,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主动把工作融入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选准选好服务经济社会建设的角度,多搞调查研究,多出谋划策,做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才能体现应有的价值,占据应有的位置,赢得社会的好口碑。实践证明,政协工作虽然硬指标、硬任务不多,但只要虚事实做,用心去做,紧贴中心,紧贴发展,紧贴民意,政协工作是大有作为的。首先,在构建和谐社会中,政协有着独特的作用。民主、团结是政协工作的两大主题,政协委员来自各行各业,有着相当的知名度和代表性,一言一行有着很大的示范性和带动作用。充分发挥政协委员联系广、群众基础好的优势,可以很好地疏导、化解社会各种矛盾,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其次,在促进发展中,政协有着独特的优势。政协一向就有“人才库”、“智囊团”美誉,来自各条战线的政协委员,在当地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建设中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只要做好“人才出库”、“智囊献计”这篇文章,多出点子、多献计谋,甘于奉献,就能满腔热情地协助党委、政府把牵动全局的大事办好,把群众关注的难事办好,把造福人民的实事办好。政协有为了就有位,有位了就更有为。
  社会快速发展为政协提供了建功立业的大舞台。各级政协组织和广大政协委员、政协工作者一定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审视政协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牢固树立、精心培养和努力增强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和为民意识,紧抓机遇,努力拼搏,勇于创新,以优异的成绩赢得社会赞誉,真正做到有为、有位。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