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几点建议
日期:2013-10-17 10:48
来源:李建辉
作为参政党,参政议政是参政党履行职能的第一要务,2014年各级“两会”即将召开。“两会”是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的重要舞台,是民主党派服务大局和建言献策质量与水平集中体现,更是提升民主党派形象的大舞台。2013年11月,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届时,中央将规划和推出一系列重大战略,这对民主党派来说,正是大有所为的绝佳时机,一定要把握历史机遇,参政履职做贡献,积极“出主意、想办法,做实事、做好事”。
在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参政党履行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各民主党派要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制度自觉,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抓住重点,认真履职。因此,在今后参政议政中,党派要进一步扩大参政议政参与面,不断拓展参政议政渠道;要进一步围绕参政议政若干重要领域,努力加大调研的深度和广度;要进一步整合参政议政力量,从完善工作机制着手,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建言质量,努力开拓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新局面。围绕以上内容在此提几点建议:
一、要积极动员,全面参与。作为参政党,我们参政议政的最终目的是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依据,促进社会发展。党派参政议政的平台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民主协商会、“两会”、各种征求意见和考察调研活动、对口联系座谈以及撰写调研报告、大会发言、议案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党派要进一步扩大参政议政参与面,不断拓展参政议政渠道,就要改变这样一种观念,参政议政不仅仅局限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两会”,只要你是党派成员、只要是好建议,随时随刻可以参政议政。一是可以参与课题调研、协助完成课题;二是可以提供有关方面的材料作为集体提案的素材;三是可以与代表委员共同完成议案提案;四是可以将意见、建议形成社情民意信息直接上报。如福建民盟网站就开通了全省盟员社情民意投稿专线,盟员可通过首页右上方“社情民意信息报送”按钮,将信息直接报送。
二、要科学规划,深入调研。“两会”期间提交的议案和提案,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的,“数量第一”不是目标,“质量第一”才是根本。2014年“两会”召开在即,党派在保证一定参政数量的基础上,要突出自身的界别特色和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真知灼见,这样才能多出高质量议案提标准案。参政议政中,要始终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党委政府关注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选准切入点,做好规划,深入调研,做出有创新、有质量的参政议政成果。一方面,要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要动员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要做好时间安排,确保议案、提案的前期任务如期完成;要做好选题规划,使之顺利转化为2014年“两会”建言的有效素材;尤其要做好集体提案的选题、调研和撰写的统筹工作。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能否出好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的准确度和调研的深度广度。调查研究是搞好参政议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入基层调研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实际调研,接上地气,才能看清楚、问明白,掌握第一手资料;也只有通过大量一手的调研形成的议案、提案才是切实可行、契合实际、有分量的,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三、要整合资源,完善制度。在党派的参政议政队伍中,不仅人才济济,更不乏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尤其是党派各自的主界别。因此,在参政议政中,要进一步整合党派内外资源,完善机制,发挥成员的整体智慧和专业优势,努力撰写好大会发言、提案及议案等。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参政议政工作制度、调研课题遴选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是要完善参政议政团队协作机制和领导干部的量化机制,要为参政议政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使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要完善和创新专委会的工作机制,真正发挥其参政议政工作“专业队”和“智囊团”的作用。
四、要培养挖掘,推陈出新。党派不仅要加强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参政队伍的参政议政水平,还要进一步发现、培养参政议政新生力量,继续为专门委员会和各级参政团队补充新鲜血液,壮大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参政人才队伍的结构状况,直接决定着参政议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抓住每年“两会”大规模调研和参政议政的契机,摸清各个基层家底、寻找差距、拿出对策,争取凝聚成参政议政力量,为党派推荐更多的紧缺专业人才,特别要下大力气注意吸收具有经济、金融、法律、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不断改善各级组织的参政队伍结构。
在2012年12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党外人士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作了重要讲话,对参政党履行职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希望各民主党派要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觉、理论自觉、制度自觉,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抓住重点,认真履职。因此,在今后参政议政中,党派要进一步扩大参政议政参与面,不断拓展参政议政渠道;要进一步围绕参政议政若干重要领域,努力加大调研的深度和广度;要进一步整合参政议政力量,从完善工作机制着手,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整体素质;要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全面提高建言质量,努力开拓党派参政议政工作的新局面。围绕以上内容在此提几点建议:
一、要积极动员,全面参与。作为参政党,我们参政议政的最终目的是为党委和政府提供决策参考和政策依据,促进社会发展。党派参政议政的平台和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民主协商会、“两会”、各种征求意见和考察调研活动、对口联系座谈以及撰写调研报告、大会发言、议案提案、社情民意信息等。党派要进一步扩大参政议政参与面,不断拓展参政议政渠道,就要改变这样一种观念,参政议政不仅仅局限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与“两会”,只要你是党派成员、只要是好建议,随时随刻可以参政议政。一是可以参与课题调研、协助完成课题;二是可以提供有关方面的材料作为集体提案的素材;三是可以与代表委员共同完成议案提案;四是可以将意见、建议形成社情民意信息直接上报。如福建民盟网站就开通了全省盟员社情民意投稿专线,盟员可通过首页右上方“社情民意信息报送”按钮,将信息直接报送。
二、要科学规划,深入调研。“两会”期间提交的议案和提案,不管是集体还是个人的,“数量第一”不是目标,“质量第一”才是根本。2014年“两会”召开在即,党派在保证一定参政数量的基础上,要突出自身的界别特色和优势,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具有针对性、建设性的真知灼见,这样才能多出高质量议案提标准案。参政议政中,要始终进一步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就党委政府关注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选准切入点,做好规划,深入调研,做出有创新、有质量的参政议政成果。一方面,要精心组织科学规划。要动员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要做好时间安排,确保议案、提案的前期任务如期完成;要做好选题规划,使之顺利转化为2014年“两会”建言的有效素材;尤其要做好集体提案的选题、调研和撰写的统筹工作。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参政议政能否出好成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选题的准确度和调研的深度广度。调查研究是搞好参政议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深入基层调研才能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只有通过实际调研,接上地气,才能看清楚、问明白,掌握第一手资料;也只有通过大量一手的调研形成的议案、提案才是切实可行、契合实际、有分量的,才能真正体现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切身利益问题。
三、要整合资源,完善制度。在党派的参政议政队伍中,不仅人才济济,更不乏各行各业的佼佼者,尤其是党派各自的主界别。因此,在参政议政中,要进一步整合党派内外资源,完善机制,发挥成员的整体智慧和专业优势,努力撰写好大会发言、提案及议案等。一是要进一步完善参政议政工作制度、调研课题遴选机制和激励机制,特别是要完善参政议政团队协作机制和领导干部的量化机制,要为参政议政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努力使党派的参政议政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二是要完善和创新专委会的工作机制,真正发挥其参政议政工作“专业队”和“智囊团”的作用。
四、要培养挖掘,推陈出新。党派不仅要加强成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培训工作,不断提升参政队伍的参政议政水平,还要进一步发现、培养参政议政新生力量,继续为专门委员会和各级参政团队补充新鲜血液,壮大参政议政骨干队伍。参政人才队伍的结构状况,直接决定着参政议政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要抓住每年“两会”大规模调研和参政议政的契机,摸清各个基层家底、寻找差距、拿出对策,争取凝聚成参政议政力量,为党派推荐更多的紧缺专业人才,特别要下大力气注意吸收具有经济、金融、法律、社会管理等领域的专业人才,不断改善各级组织的参政队伍结构。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