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
日期:2009-09-15 10:33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福建委员会
弹指一挥间,沧桑巨变。60年前,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在改革发展的实践中不断完善,彰显了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进程中,把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始终坚持好、完善好、发展好,这一制度就必定能够在国家政治社会生活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一.基本的政治制度 重要的民主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这一制度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泛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把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诉求纳入到政治体系之内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
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多党合作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通过多党合作制度,扩大了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拓宽了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不仅充分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也更好促进了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优越的政党制度 鲜明的中国特色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亲密合作的关系,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这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这一制度强调以协商、合作代替竞争、冲突,因此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下,有效地将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实现集中统一领导与广泛政治参与的统一、国家稳定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统一,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党派合作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中国的建设、发展和进步,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合乎时代发展潮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必定能够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
三.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中确立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近代中国社会是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在饱尝了一次次失败的苦果后,中国人民认识到,要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广泛调动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起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必须有新的政治力量以新的先进理论为指导开创新的革命道路,只有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当之无愧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正像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在经历反复的比较鉴别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郑重地选择和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和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党派、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四.紧紧围绕中心 自觉服务大局
只有坚持为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而奋斗,多党合作才能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才能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要为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而奋斗,就必须始终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基本原则。
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上来,使各方面紧紧围绕中心、自觉服务大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使命。在这一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核心地位,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确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前进方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实践表明,这一制度能够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形成统一意志,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形成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制定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必须服务的大局。多党合作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自觉服务这个大局,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各民主党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参政党,无党派人士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只有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各自成员及其所联系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上来,为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作出积极贡献,才能更好地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包括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国人民,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自觉服务这个大局,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五.完善基本制度 推进政治文明
一项好的政治制度,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马列主义统战理论和政党学说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制度创新,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这一制度有利于从根本上巩固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社会各界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确保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是封闭式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开放式的。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关键在坚持,途径在完善。我们既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也要在更大的程度上、更广的范围内,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迈出新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有更加坚实的政治保障。
一.基本的政治制度 重要的民主形式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植根于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赖以生存发展的深厚土壤,产生于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争取民主自由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光辉实践,发展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政治发展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政治智慧的结晶,这一制度显示了巨大的优越性,展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坚持和完善这一制度,符合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这一基本的政治制度,使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广泛参加国家和社会事务的管理,把人民内部不同阶层、不同社会群体的政治诉求纳入到政治体系之内得到充分表达,从而最大限度地保障了人民民主的实现。
作为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多党合作这一基本政治制度在实践中不断得到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通过多党合作制度,扩大了各界人士有序政治参与,拓宽了社会利益表达渠道,不仅充分体现了广泛的人民民主,也更好促进了党和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推动了党和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二.优越的政党制度 鲜明的中国特色
政党制度是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国家实行什么样的政党制度,由该国国情、国家性质和社会发展状况所决定。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共产党执政、多党派参政,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显著特征。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形成亲密合作的关系,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在世界政党制度中独具特色。中国共产党同各民主党派既亲密合作又互相监督,而不是互相反对。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各民主党派依法参政,而不是轮流执政,这既不同于西方国家的两党或多党竞争制,也有别于有的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相适应,实现人民当家作主,而不是少数人的民主。这一制度强调以协商、合作代替竞争、冲突,因此能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目标下,有效地将共产党领导和多党派合作有机结合,实现集中统一领导与广泛政治参与的统一、国家稳定与社会进步的统一、充满活力与富有效率的统一,体现出巨大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党派合作性是我国社会主义政党关系的生动体现,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共同致力于中国的建设、发展和进步,取得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辉煌成就。实践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符合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体现了中华民族和而不同、兼容并蓄的优秀文化传统。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合乎时代发展潮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必定能够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进程。
三.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领导地位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斗争中确立的,是中国近现代历史演进和政治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中国人民的理性选择。近代中国社会是典型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反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斗争中,在饱尝了一次次失败的苦果后,中国人民认识到,要完成救亡图存和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必须广泛调动全民族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起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必须有新的政治力量以新的先进理论为指导开创新的革命道路,只有代表历史前进方向的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当之无愧地承担起这一历史重任。正像毛泽东同志指出的那样:“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要胜利,没有一个包括全民族绝大多数人口的最广泛的统一战线,是不可能的。不但如此,这个统一战线还必须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之下。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任何革命统一战线也是不能胜利的。”
在长期的探索实践中,在经历反复的比较鉴别后,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郑重地选择和接受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国多党合作的历史和经验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是把亿万人民团结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是维护中国国家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根本保证。只有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才能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各族各界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共同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各党派、团体、社会各界人士要更加自觉地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四.紧紧围绕中心 自觉服务大局
只有坚持为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而奋斗,多党合作才能牢牢把握正确前进方向,才能始终保持旺盛生机活力,才能造福于国家和人民。要为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而奋斗,就必须始终坚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这是多党合作事业蓬勃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和基本原则。
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共同目标和共同事业上来,使各方面紧紧围绕中心、自觉服务大局,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的重要使命。在这一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处于核心地位,根据不同时期的形势任务,确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奋斗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确保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正确前进方向;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特色、发挥优势,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实践表明,这一制度能够把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凝聚起来,最大限度地形成统一意志,最大限度地集中社会资源,形成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党的十七大描绘了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制定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动纲领,这是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也是各个方面和各项工作必须服务的大局。多党合作要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自觉服务这个大局,把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大力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各民主党派作为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与共产党亲密合作的参政党,无党派人士作为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支重要力量,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负有重要的历史责任。只有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把各自成员及其所联系群众的意志和力量凝聚到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上来,为改革发展各项事业作出积极贡献,才能更好地在我国政治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当前,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局。包括各党派、各团体、各民族、各阶层、各界人士在内的全国人民,紧紧围绕这个中心、自觉服务这个大局,同舟共济、攻坚克难,我们就一定能够胜利完成今年的各项任务,以优异成绩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
五.完善基本制度 推进政治文明
一项好的政治制度,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马列主义统战理论和政党学说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各族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制度创新,是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取得的一项重要成果。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也是中国政治制度的一大特点和优点。这一制度有利于从根本上巩固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充分发扬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有利于广泛凝聚社会各界力量,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有利于社会各界利益诉求的充分表达,确保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最终实现。“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不是封闭式的,而是不断发展的、与时俱进的、开放式的。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对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推动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关键在坚持,途径在完善。我们既要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坚持走中国人民自己选择的政治发展道路,绝不照搬西方政治制度的模式,也要在更大的程度上、更广的范围内,发挥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作用。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政治制度,不断推进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才能迈出新步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有更加坚实的政治保障。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