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一国两制”与祖国统一
日期:2006-01-12 09:10
来源:中国民主同盟福建委员会
——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讲话
作者:周子澄
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在经历了二十年实践证明,这一伟大的战略构想是最具艺术天才的创新,“一国两制”的构想不但具有当时开创性的意义,更具有今天划时代指导性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路线的重大创举,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国家主权、统一、独立和安全的最高原则出发,从历史和现实以及各方面的关系出发,发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内在联系,揭示出同一的现实条件,找出统一的正确方式和途径,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解决了港、澳问题,为突破长期僵化的两岸关系、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新的切实可行的途径。邓小平说:“从世界历史来看,从西方国家看,有哪一个国家这么做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也十分赞赏“一国两制”, 说它是“最有天才的创造”。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表达了中华民族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共同心愿,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海峡两岸人民,港澳同胞联合起来共同奋斗。“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回归中显示了巨大生命力,这充分证明了,在祖国统一进程中,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丰富的理论宝库,它集中地体现了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为了尽早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发掘一国两制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必要途径,保障香港、澳门的长期稳定繁荣,促进海峡两岸早日团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创新精神的结晶,是伟大的创举。它遵循实事求是的路线,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把握时机,追求各方利益的均衡,极大地丰富了和平共处思想,首创两种制度可以处于一国的理论,从而丰富了国家理论,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中包含了某些复合制的特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宪法和基本法所赋予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其中包括独立的财政权、货币发行权和外事权,这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也为推动两岸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台湾的统一与港澳的回归具有同一性自不待言,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性归因于历史、政治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诸因素。港澳问题是中国与英国、葡萄牙之间的国际问题,是由殖民统治引起的;而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部事务,是由于内战而遗留下来的,却又具有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谈两岸问题,基本的理念是,存在一个有五千年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中国,一个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壮丽山河的中国,这是中华之根,是两岸问题的核心,是判别统一还是分裂的根本标准,只有在达成这一共识的基础上,才能以良好的心态结束敌对状态,在良好的气氛中开诚布公地就和平统一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只要有利于和平统一的,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离开一个中国的目标和框架,就失去了互信、互动的基础,就走不到一起来,一切都无从谈起。为了有利于中国的和平统一,我们在台湾问题上,应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维护中国的统一和主权的本质,又要体现台湾的现实情况,把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地结合起来。
当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近日频频发表鼓吹台独言论,这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台独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所有中华儿女的义愤,促使中华儿女做好粉碎台独分裂图谋的准备。两岸最终是统一还是分裂,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包括广大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不得人心,分裂没有出路,全体中国人民是决不容许分裂国家的图谋得逞的,我们已经做好坚决粉碎台独分裂阴谋的准备,但是大陆一直都是把和平协商放在首位的,一直都没有放弃和平统一祖国的努力。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富有想象力的答案。它不仅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而且在多方面丰富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和平共处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国两制”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稳定,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完成了和平回归,从其回归后的稳定形势向世人证明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正确选择,也给台湾众多企盼和平的人带来了信心。另外,随着中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大增加,中国的科技实力也已经得到充分的证实,中国国际地位也有所上升。而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更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正是因为有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神州五号的研制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从种种因素上分析,都可以看出中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而相对于大陆的这种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台湾地区的经济却日益下滑,民生困顿。近期国台办几度公开表示不欢迎在大陆赚钱又在岛内支持台独的“绿皮”台商,台湾奇美股市连续出现严重跌停就能很好地说明形势。
现在我省提出“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区域发展目标”的建议,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在宏观层面战略性的定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在推进海峡西岸全面繁荣,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伟大事业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民盟作为参政党,要充分发挥民盟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发挥海外联系面广的优势,进一步做好海外“三胞”联谊工作,充分发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辐射作用,以文化为纽带,加强两岸交流,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贡献。
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要以创新思路,充分发掘“一国两制”的资源,既要维护中国的统一和主权的本质,又要体现台湾的高度自治。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正是全面兼顾和维护中华民族发展与尊严的体现,是近代中国治国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和理论,不但能创造性地实现祖国统一,而且还能为解决当今世界的一些难题开辟新的途径,对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发挥愈来愈突出的作用,显示出其独有的现实意义和政治功效。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心向祖国,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休戚与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作者:周子澄
邓小平同志关于“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在经历了二十年实践证明,这一伟大的战略构想是最具艺术天才的创新,“一国两制”的构想不但具有当时开创性的意义,更具有今天划时代指导性的意义。 邓小平同志“一国两制”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路线的重大创举,根据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从国家主权、统一、独立和安全的最高原则出发,从历史和现实以及各方面的关系出发,发现矛盾双方的同一性和内在联系,揭示出同一的现实条件,找出统一的正确方式和途径,提出了“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的战略构想,解决了港、澳问题,为突破长期僵化的两岸关系、解决台湾问题提供了新的切实可行的途径。邓小平说:“从世界历史来看,从西方国家看,有哪一个国家这么做过?”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也十分赞赏“一国两制”, 说它是“最有天才的创造”。
“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表达了中华民族统一祖国,振兴中华,实现现代化,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共同心愿,实现这一目标,需要海峡两岸人民,港澳同胞联合起来共同奋斗。“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回归中显示了巨大生命力,这充分证明了,在祖国统一进程中, “一国两制”的构想是丰富的理论宝库,它集中地体现了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马克思主义的灵魂和邓小平理论的精髓。为了尽早实现祖国的统一大业,我们必须进一步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发掘一国两制资源,采取有效措施,通过必要途径,保障香港、澳门的长期稳定繁荣,促进海峡两岸早日团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是创新精神的结晶,是伟大的创举。它遵循实事求是的路线,尊重历史,尊重现实,把握时机,追求各方利益的均衡,极大地丰富了和平共处思想,首创两种制度可以处于一国的理论,从而丰富了国家理论,中国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中包含了某些复合制的特征,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享有宪法和基本法所赋予的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其中包括独立的财政权、货币发行权和外事权,这不仅顺利地解决了香港和澳门的回归问题,也为推动两岸统一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台湾的统一与港澳的回归具有同一性自不待言,但是,两者之间的差异是明显的。这种差异性归因于历史、政治以及所处的国际环境诸因素。港澳问题是中国与英国、葡萄牙之间的国际问题,是由殖民统治引起的;而台湾问题纯属中国内部事务,是由于内战而遗留下来的,却又具有错综复杂的国际背景。台湾海峡两边的中国人谈两岸问题,基本的理念是,存在一个有五千年历史与文化传统的中国,一个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壮丽山河的中国,这是中华之根,是两岸问题的核心,是判别统一还是分裂的根本标准,只有在达成这一共识的基础上,才能以良好的心态结束敌对状态,在良好的气氛中开诚布公地就和平统一进行平等对话和协商。只要有利于和平统一的, 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什么问题都可以谈。离开一个中国的目标和框架,就失去了互信、互动的基础,就走不到一起来,一切都无从谈起。为了有利于中国的和平统一,我们在台湾问题上,应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一切从实际出发,既要维护中国的统一和主权的本质,又要体现台湾的现实情况,把原则性与灵活性高度地结合起来。
当前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近日频频发表鼓吹台独言论,这引起了海内外舆论的高度关注。台独的倒行逆施激起了所有中华儿女的义愤,促使中华儿女做好粉碎台独分裂图谋的准备。两岸最终是统一还是分裂,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事关包括广大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台独不得人心,分裂没有出路,全体中国人民是决不容许分裂国家的图谋得逞的,我们已经做好坚决粉碎台独分裂阴谋的准备,但是大陆一直都是把和平协商放在首位的,一直都没有放弃和平统一祖国的努力。
邓小平的“一国两制”的构想提供了全新的视野和思维,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富有想象力的答案。它不仅是中国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案,而且在多方面丰富了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和平共处的思想,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国两制”有利于保持港澳台地区稳定,现在香港、澳门已经完成了和平回归,从其回归后的稳定形势向世人证明了“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正确选择,也给台湾众多企盼和平的人带来了信心。另外,随着中国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发射成功,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大大增加,中国的科技实力也已经得到充分的证实,中国国际地位也有所上升。而神州五号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更是建立在中国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的,正是因为有了强有力的经济后盾,神州五号的研制工作才能顺利地开展。从种种因素上分析,都可以看出中国正处在一个飞速发展的时期,而相对于大陆的这种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台湾地区的经济却日益下滑,民生困顿。近期国台办几度公开表示不欢迎在大陆赚钱又在岛内支持台独的“绿皮”台商,台湾奇美股市连续出现严重跌停就能很好地说明形势。
现在我省提出“把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列入国家区域发展目标”的建议,是我省区域经济发展在宏观层面战略性的定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历史意义,在推进海峡西岸全面繁荣,促进祖国和平统一伟大事业中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民盟作为参政党,要充分发挥民盟在文化、教育、科技等方面的优势,发挥海外联系面广的优势,进一步做好海外“三胞”联谊工作,充分发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辐射作用,以文化为纽带,加强两岸交流,为促进祖国和平统一做贡献。
实现海峡两岸和平统一,要以创新思路,充分发掘“一国两制”的资源,既要维护中国的统一和主权的本质,又要体现台湾的高度自治。邓小平“一国两制”的构想,正是全面兼顾和维护中华民族发展与尊严的体现,是近代中国治国史上的一个伟大创举和理论,不但能创造性地实现祖国统一,而且还能为解决当今世界的一些难题开辟新的途径,对亚洲及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将发挥愈来愈突出的作用,显示出其独有的现实意义和政治功效。维护祖国统一的爱国主义传统是“一国两制”的出发点,各族人民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心向祖国,维护统一,反对分裂,休戚与共,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和繁荣昌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所有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