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媒体连连看 | 发挥新优势 开辟新赛道
日期:2023-05-24 09:49 来源:《政协天地》

编者按:在近日出版的《政协天地》杂志(2023年第2—3合期)刊发了全国政协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阮诗玮文章《发挥新优势 开辟新赛道——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有感》,全面阐述了作者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等方面的思考,给人以深刻启迪。后被中国人文社科核心期刊《教育评论》(2023年第2期)转载。教育是民盟的主界别,也是民盟参政议政的重点领域。藉此转发原文以资学习,共同为推进教育改革发展身体力行、建言献策。

发挥新优势 开辟新赛道

——学习中共二十大报告有感

阮诗玮

中共二十大报告对过去十年我国教育领域工作所取得的成就作了充分的肯定,对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进行了深刻完整的论述,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对教育在新时期国家建设特别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实践中所能发挥作用的充分认识。

报告中有关教育、科技、人才的内容独立成章,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些内容可以总结为“两个支撑”“三个第一”“三个战略”和“四新要求”:“两个支撑”,即“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三个第一”,即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三个战略”,即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四新要求”,即“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些重要论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也为我们下一阶段深化教育改革、进一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

本文标题“发挥新优势 开辟新赛道”脱胎于二十大报告中的“四新要求”,亦与民盟早期杰出领导人和优秀代表、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息息相关。细考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线贯穿始终。创新首先表现在他崇尚与时俱进的教育改革理念中——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表现在他追求全面发展的育人目标中——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情况,提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他还强调培养出来的合格人才应具备三项品质: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陶行知先生这种勇于追赶时代潮流、敢于创新求变的教育理念,在21世纪的今天仍有极强的指导意义。

如何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关于教育的重要精神,做到发挥新优势、开辟新赛道?核心问题还在深入推进教育改革。

教育改革是一项无比庞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教育系统内部牵一发而动全身,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教育领域的些许改革都可能产生极大的震动。因此,推动教育改革绝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必须以系统思维全局考量、统筹布局、协同推进。

我是一名在医卫领域工作了四十余载的“老中医”,但对教育问题的思考和研究早于我的从医生涯。考入福建医科大学之前,我在老家周宁当老师,从那时起我就经常琢磨与教育有关的问题。在省卫生厅工作时,我有机会公派赴美留学。其间,中美两国教育体制的巨大差异着实给我带来了强烈冲击,促使我认真、深入地思考如何在教育领域采他山之石、集世界所长而为我所用。2005年,我把这些思考写进一篇题为《激活与造就人的创造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文章里。后来,在民盟福建省委会政研室的支持下,文章转化成了信息和提案,并刊登在民盟福建省委会网站上。开通新浪博客后,我又以“龙岗山人”的名义把文章发表在个人博客上。在此,我将关于推进教育体制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符合时代要求的教育等方面的思考,系统地和大家分享交流一下。

我把教育改革分为三大块:一是学前教育改革,核心是补齐0~3岁的早期教育短板;二是基础教育改革,核心是缩短学制、取消中考普职分流;三是高等教育改革,核心是学科交叉、培养创新人才,推动全民学习和终身学习。

先谈早期教育。2016年在省卫计委和计生协工作时,我就多次提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0~3岁婴幼儿托管难、教育难的问题会更加突出,这将给年轻家庭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压力,大大降低适龄夫妇生育二孩的意愿。2017年底,针对当时0~3岁早期教育存在的普遍问题,我先后以省政协提案、全国政协提案的形式,提交了关于构建儿童早期发展教育普惠服务体系的建议。主要内容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强化政府主导,建立统筹协调推进机制;二是完善法规制度,加强早教幼托机构管理;三是加大财政投入,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四是发挥各方作用,构建多元早教服务体系。

2018年后,我国在0~3岁早期教育服务体系发展建设方面确实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是依然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现实需求。特别是三孩生育政策推出后,婴幼儿的托管和教育瓶颈愈发凸显。因此,李克强总理在2022年初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完善三孩生育政策配套措施,将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纳入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减轻家庭养育负担”,这些政策和举措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点赞。

近几年,普惠托育服务在全国各地稳步发展,但供需不匹配、管理不完善、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依然存在。为此,建议系统性地加强0~3岁早期教育体系建设力度,其抓手有五个:一是抓政策落地,对托育机构提出更高要求;二是抓示范引领,建设一批公办示范托育园;三是抓信息管理,统一研发婴幼儿照护信息系统;四是抓人才建设,在院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五是抓岗位职责,使教育部门主管的公办幼儿园成为兴办托育机构主力,有力推动托育事业发展。

再谈基础教育。对于基础教育学制改革,我的研究比早期教育还要早,主要动因还是人口问题。

还在省卫生厅工作时,我就非常关注人口问题。从2012年起,我国适龄劳动人口就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我们国家也意识到这个问题的严峻性,先后于2013年底(十八届三中全会)、2015年底(十八届五中全会)和2021年5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别作出决定出台单独二孩、全面二孩和三孩政策,希望借此提高人口出生率,缓解包括劳动力供给不足在内的人口问题,但事实上政策收效较为有限。比如2017年全国出生人口仅1723万人,相比2016年下降明显,这几年更是明显下降。在人口出生率不足、适龄劳动力供给速度持续下降的大背景下,我国仍沿用人口高速增长期的学制,很大一部分年轻人要经过12年的初等教育和4年高等教育才能参加社会劳动,就业时一般年龄在23周岁以上。随着研究生教育的进一步普及,初次就业年龄还要进一步延后。过长的学制已显著影响了我国劳动力供给速度。

基于上述原因,我开始思考如何优化基础教育学制,适当缩短受教育时长,以降低初次就业年龄,加快劳动力供给。2004年、2006年、2007年福建省两会期间,我将基于初步思考和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成果以不同的方式提出,2007年有关媒体作了报道。我还在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的民盟界别联组会上作了发言,并向中央统战部报送了题为《深化学制改革顺应“收缩型社会”发展要求》的信息,被供国家领导人参阅的信息刊物单篇采用。在这篇信息里,我提出将初等教育由“633”制改为“523”制,即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3年,使全体公民18岁之前(一般在16、17周岁)就能完成初等教育课程。相应地,将义务教育从9年延长至10年,实现高中阶段教育的全民覆盖。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我再次就基础教育学制改革建言,重点在于解决基础教育学制改革所面临的两个“卡脖子”问题:一是中考该如何改革,是否仍保留基础教育阶段“五五开”的普职分流结构;二是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该何去何从。与之相关的建议主要有三个:一是建立“长贯通、缓分流”的基础教育学制。实行“523”十年制全民义务教育,同时取消中考普职分流,多数初中生毕业后直接进入普通高中。二是形成“纵衔接、横畅通”的普职融通机制。取消中考普职分流后,仅保留少数历史悠久、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中职学校,其余具备条件的升格为高职,不具备条件的并入现有普高,或改办为以技职性课程为特色的综合高中。同时,建立中职教育与普高教育学生互转机制,推动普职教育深度融合发展。三是构建“强基础、重创新”的课程内容体系。调整基础教育阶段课程结构,将数理化等学科的部分艰深内容上移至高等教育阶段,同时适当压缩外语等学科课时,并将通识性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融入义务教育各学段之中。

2022年全国两会前后,我就基础教育学制改革问题接受了多家媒体专访,引起了民众的广泛关注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教育部后来专门就缩短中小学学制组建专家课题组进行研究,得出的结论有:一是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学时还有整合优化和压缩的空间,缩短基础教育学制客观上可行;二是合理优化并缩短中小学学制利大于弊,有助于培养创新人才、减轻课业负担、减轻家庭教育支出、缓解生育率下降和就业人口压力增大等矛盾。当然,他们也指出,推行基础教育学制改革将会遭遇统一思想难、整体推进难等现实问题。还特别提到,教育界的广大干部和教师都适应了现有的学制节奏,不太愿意走出当前的“舒适区”,这将使改革面临自下而上的巨大阻力。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2021年征求省教育部门对基础教育学制改革的意见时,部分厅局同志持不同意见,主要理由是现有教育体制由来已久,整体运作良好,没有必要冒险调整,这种想法难免有点“祖宗家法不可变”的味道。怎么解决?还是要运用陶行知先生倡导的创新理念——要摆脱甚至是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的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时代、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这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编者注:《政协天地》等杂志刊发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2023年3月5日,阮诗玮“建议六三三学制改为五二三”话题登顶微博热搜。详情点击:热搜第一!"建议六三三学制改为五二三")

最后谈高等教育。高校应是社会所需人才的培养、孵化、蓄积和调剂库。

第一项是高等职业教育。随着中考普职“五五开”分流的取消,高等职业教育将成为我国职业教育的绝对主力。为此,我建议进一步探索“广开展、高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进一步淡化高等教育阶段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差别,鼓励各类高校广泛开设面向社会需求、对接就业的职业技能型专业。如以工科见长的清华大学,可开设电工、机床等传统职业技术专业,并设立相关的硕士、博士点。通过高等职业教育的普及化,有效解决当下缺少顶尖职业院校、高层次人才缺少接受高水平职业技能教育的途径、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彻底消除轻视职业教育、看不起职校学生的社会偏见。

这里我还要强调一点,以往的中职院校毕业生接受教育的总时长为6年小学加3年初中加3年中职等于12年。改革后,大多数高等职业院校学生毕业时接受教育的总时长变为10年基础教育加3年高职教育等于13年,事实上总受教育时长并无明显延长,但受教育的层次明显提升。

第二项是本专科阶段的高等教育。一方面,随着基础教育学制的缩短和中学阶段部分艰深教学内容的上移,本专科阶段的学习任务势必更加繁重,严进严出、紧张有序将取代严进宽出、简单轻松,成为大学本专科教育的主旋律。为更好地完成从基础教育到高等教育的过渡,一学年的“大公共课”通识教育将成为每一所本专科院校的标配。在这个阶段,学生不分文理、不分专业,继续在接近高中阶段学习强度的环境中完成公共课程、掌握基础知识,为自己在大学高年级阶段进行分专业学习打牢基础,也为将来进行跨学科交叉学习提供更好的条件。另一方面,要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机制,在保证专业知识必修课程内容学习的前提下,提升选修课程数量、质量、比重,并将其分为不同难度的多个档次,供不同专业、不同水平的学生灵活选择。本科阶段是专业的基础,可以延续学年制。支持学生根据自身情况灵活调整学习选修课进度,鼓励优秀学生集中精力、在较短时间内完成课程并获取相应学位,并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开展跨专业学习,以拓宽自己的知识和视野。

第三项是研究生教育。研究生阶段应实行更加彻底的学分制,这一阶段我想重点强调两项内容:

一是推广授课型研究生教育——只要学生完成相关课程、获得相应学分、考核分数达标即可获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学位。至于用多长时间完成,全由学生自主决定。学生可以选择在较短时间内一气呵成地修完所有课程,亦可选择半工半读、利用课余时间学习,甚至可以根据自己工作需要灵活地调整课程方向,带着实际问题学,没有年龄限制,适应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的要求。

二是大力开展跨学科交叉学习。当代实践已反复证明,创新的火花往往来自于跨界的碰撞,比如机械工程、信息技术与医学一经结合,就在人工皮肤、人造器官等方面取得了新的突破。因此,要培养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创新型人才,必须在学科交叉方面多下功夫。研究生阶段教育可以较好地承载起此项重任。为此,我建议研究生教育广泛采用“1+N”多学科培养模式,通过学科交叉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推动跨界创新人才培养。例如,培养“医学+法律”人才,以更好地应对医疗纠纷需求;培养“医学+计算机”人才,使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能更好地服务医卫领域,等等。

第四项是向社会开放的高等教育。一方面,改革后的高等教育本专科、研究生阶段学习机制更加灵活,半工半读、按需学习将更趋普及。民众完全可以根据工作需要,随时到大学寻找合适的学科或专业,自主安排时间来完成相关课程学习、攻读相关学位。另一方面,高校教师与政界、企业界的“旋转门”也可以进一步打开。各高校不妨借鉴美国斯坦福大学等名校做法,常态化聘请业界权威、一线员工到学校教授前沿知识。各高校也可以考虑聘请在职的省市领导,请他们结合自己丰富的行政经验教授公共管理、政治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课程,同时参与相关教材的编修,使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政治实践最终转化为彰显中国风格、充满中国智慧的专业教材。

我坚信,如果我们秉承创新理念,勇于开拓、敢于突破,那未来的中国教育必将是世界上最有效率、最具活力的教育。我们将能借助极具中国特色的全新教育体制,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劳动者,将人口的优势转化为人才的优势、智力的优势、效率的优势,最终在大国竞争中开辟出独领风骚的全新赛道,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前所未有的强大动力!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