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认识井冈山——赴井冈山培训学习心得体会
日期:2017-07-26 16:51 来源:民盟翔安基层委 张金香
  一、走进圣地,认识革命精神
  七月骄阳似火,翔安区统战系统暑期培训班赴革命圣地井冈山集中学习,重温革命记忆,传承红色基因。我有幸是培训班的一员,培训时间虽然短暂,但意义深远。井冈山遍地都有当年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足迹,遗留下了数不清的革命文物和故居旧址,成为新世纪人们缅怀先烈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圣地。
  井冈山,位于罗霄山脉中段的湘赣边界,方圆五百余里。这里群山绵延、地势险要。1927年9月,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以后,毛泽东、朱德等同志先后率领秋收起义、南昌起义等余部来到井冈山,在这里开展了历时2年零4个月的斗争,创建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而揭开了中国革命史的新篇章。
  井冈山历来享有“中国革命摇篮”的盛誉,其历史地位和深远意义非同一般。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集中体现了我们民族精神的精华。井冈山精神可概括为24个字: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二、重温历史,感悟革命真谛
  通过几天的学习和教育,我对井冈山革命历史有了崭新的了解,对井冈山精神有了深刻的认识,接受了一次革命传统教育,精神思想得到洗礼升华,收获很多,受益匪浅。
  崇高理想、坚定信念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1927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失败,蒋介石、汪精卫等反动派先后背叛革命,对共产党人展开了残酷的杀戮,大批党的领导干部和优秀党员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革命处于低潮。在革命向何处去、红旗不知能打多久的生死存亡的历史抉择关头,以毛泽东、朱德为代表的共产党人坚定共产主义信念、矢志不移,不放弃对理想的追求,不怕牺牲,不畏白色恐怖,在井冈山同国民党反动派展开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4.8万名红军战士在此献出生命,其中绝大多数人甚至没有留下姓名。红军战士伟大的革命壮举和无畏的牺牲精神可歌可泣,永远让后人称颂。革命胜利来之不易,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1927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才6年,初创阶段,很不成熟,革命实践历史很短,没有成功经验,只有经典的理论、苏联及共产国际的模式,共产党怎样领导革命、走什么胜利道路、怎样领导军队等,都是未知数。在这种实际情况或者困难面前,我们党通过血雨腥风的实践,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探索形成了“武装斗争、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形成了“党指挥枪”的革命原则。这些都是成功经验和失败教训的总结,是适合中国国情的创举。最初,中国革命走的是苏联“城市中心论”的道路,南昌起义、广州起义、秋收起义等实践表明,中心城市反动派势力强大,教条僵化地照搬苏联模式,我党不能获得革命的成功。毛泽东较早认识到“城市中心论”难以获得成功,才引兵井冈,逐渐形成“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思想,探索出“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最终夺取城市”的胜利道路。
  艰苦奋斗、依靠群众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建立革命根据地,离开艰苦奋斗精神是无法实现的。毛泽东、朱德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自己动手挑粮、种菜、编草鞋、挖草药、熬硝盐、办军械厂,克服各种困难,打破重重包围,巩固和扩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朱德的扁担就是这一精神的物证。在井冈山艰苦创业的过程中,红军始终关心群众,相信和依靠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从“不拿老乡一个红薯”发展到“不拿群众一针一线”,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深入人心。正是因为我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般的联系,才赢得了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使得国民党反动派一进入根据地,就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经过60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但我国仍处于并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没有不继续艰苦奋斗的理由,即使以后发展起来、富强起来了,我们仍然不能丢掉艰苦奋斗的精神。
  三、立足当下,弘扬革命传统
  如今,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有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我们去认识和探索。今天的我们仍然必须继续坚持传承和发扬井冈山精神。
  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名干部只有坚持了实事求是,才能不脱离群众、脱离实际。作为民主党派,我们要积极学习井冈山精神的优良传统,尽可能多地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特别要深入到工厂、农村和广大工人、农民中去,认真调查研究,为党和政府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依靠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与人民群众建立血肉关系,始终依靠人民,才能始终走在历史发展的前列。我们要始终与中国共产党一道,时刻关注群众生活,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疾苦,扎扎实实地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谋福利。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必须始终坚持敢闯新路、勇于创新。创新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发展的动力,是改善民生的重要手段。作为一名普通的工作者,我们要在国家深化改革、简政放权的大背景下,充分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敢于思考、敢于创新,在技术上、管理上、理论上多提出新方法、新思路,共同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让创新带动就业,促进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弘扬井冈山精神就必须坚持 艰苦奋斗,不忘初心。我们处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黄金时期,但艰苦奋斗的品质始终不能丢。我们在面对新形势、新问题下,要一如既往地发扬吃苦耐劳、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创造更美好的生活,通过社会共同的努力,创造更幸福的家园,通过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早日实现民族复兴。
  逝去的是硝烟,不灭的是精神,在社会主义事业不断发展的今天,伟大的井冈山精神始终是我工作生活中的指南针和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作为新时代的我们,要继续传承和发扬好井冈山精神,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确道路,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