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厦门民盟与鼓浪屿成功申遗,那些不能不说的履职事儿
日期:2017-09-30 10:35 来源:王东良
  鼓浪屿申遗九载路, 厦门民盟致力在行动。2017 年 7 月 8 日,中国厦门鼓浪屿被第 41 届世界遗产大会正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让我们拨开厦门市委、市政府2008年启动鼓浪屿申遗以来的帷幔,重现九年前至今,那些厦门民盟与鼓浪屿申遗不能不说的参政事儿。
  响应市委、市政府鼓浪屿申遗决策,举办“鼓浪屿文化与发展”论坛系列活动,造势鼓劲
  早在2007年底,我市思明区经济支部一盟员报送的《关于鼓浪屿的命运走向值得关注》信息引起民盟市委领导以及众多盟员的关注和共鸣。鼓浪屿是厦门的一张烫金名片,2002 年 6月时任中共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来厦调研时,诗意地提出:鼓浪屿是“女王皇冠上的宝石”。由于种种原因,却仍存在许多令人担忧的问题,鼓浪屿应该怎样定位?未来应该如何发展?为了弄清这些问题,也为响应当时正在启动的市委、市政府鼓浪屿申遗决策提供参考,经民盟思明区总支提议,市委主委会议研究,决定利用民盟参政党优势及所联系的社会资源,举办“鼓浪屿文化与发展”论坛系列活动。
  2008年2月16日,正值市“两会”召开前夕,厦门民盟首次“鼓浪屿文化与发展”论坛在团结大厦多功能会议厅开办,包括我市盟员中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知名专家学者以及应邀的台湾文化界人士等110多人参加。多位有识之士就复兴鼓浪屿文化、再现鼓浪屿风情、恢复鼓浪屿“贵族气质”在论坛上大声疾呼。厦门电视台、《厦门日报》等新闻媒体对论坛高度关注,进行了专题报道,引起市民的普遍关注。
  是年3月 23日,第二次论坛活动即“鼓浪屿历史文化概述”专题讲座在厦门图书馆百人报告厅举行,来自社会各个方面的群众在这里聆听老盟员、著名地方文史专家洪卜仁先生的报告,室内座无虚席。洪老用详实的历史文献向听众介绍了鼓浪屿历史沿革发展和文化现象,同时呼吁更多的市民投入到鼓浪屿文化挖掘、研究、保护与传播工作中来。
  第三次论坛活动于4月26日、27日两个上午在鼓浪屿现场举办,分别由文史专家洪卜仁先生和原厦门博物馆馆长龚洁先生带队参观鼓浪屿教会教堂、学校、医院建筑和领事馆遗址,讲授近代西方文化对鼓浪屿的影响。一路上许多游客、群众被洪老、龚老生动诙谐的讲解所吸引,纷纷加入队伍,现场颇为壮观。厦门电视台专程对活动进行了拍摄和采访。
  第四次论坛活动是举办“怀旧鼓浪屿”展览。洪明章先生是第一个在大陆开办博物馆的台商,2006年创办了鼓浪屿“海峡两岸博物馆”,他应厦门民盟之邀,从鼓浪屿搬来近200件展品,于5月 16日--22日在厦门市图书馆免费展出。展览陆续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约4000余人前往参观,其中5月18日上午,由洪明章先生亲临讲解每件收藏品背后的故事,参观人士更是络绎不绝。
  第五次论坛活动于11月30日举办专题座谈会,来自盟内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法律专家以及社会各界“爱鼓”人士30余人,对市人大常委会即将出台的《厦门市经济特区鼓浪屿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
  另外还值得一提的是,在2012年底鼓浪屿被正式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之后,厦门民盟于2013年5月19日继续举办了一次有规模、有影响的“鼓浪屿文化与发展”论坛活动,市政协、市委统战部、兄弟民主党派市委有关领导、专家学者应邀出席,特别邀请鼓浪屿管委会主要领导、多位鼓浪屿原住民、活跃于岛上的文化社群相关负责人到会参加。针对鼓浪屿迫在眉睫的存留乱象,与会发言同志呼吁“让居民参与到鼓浪屿的治理和改造中来。” 厦门电视台在现场采访与会人员,制作了一期“政协视点”节目。
  发动盟内企业家同心协力,举办鼓浪屿系列主题摄影赛暨优秀作品展,彰显魅力
  2008年6月22日,厦门民盟联合鼓浪屿管委会、市图书馆、市青年摄影家协会,在鼓浪屿举行“宏旭达杯”鼓浪屿一日摄影纪实活动,15位专业摄影师,在规定的一天时间内使用胶片相机,拍摄一卷胶卷,力求真实地记录鼓浪屿独特的风土人情。活动共征集到照片700余幅,经过多轮严格的筛选,从中挑选70余幅优秀作品并结集成册,多方发行。7月26日,在市图书馆一楼大厅举办了优秀作品颁奖典礼暨摄影纪实作品展览。
  2009年8月24日,厦门民盟联合举办“福旺达杯”鼓浪屿建筑精华与建筑装饰专业摄影比赛启动仪式。本次大赛以反映鼓浪屿建筑与建筑装饰之美为主题,通过摄影师们的视角,发现鼓浪屿建筑以及建筑装饰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及艺术魅力。在收到的700多幅参赛照片中,挑选出艺术性高、建筑元素丰富的代表作品88幅并结集成册,广为宣传。
  2010年3月21日,在我市最繁华的商业中心中山路举办了摄影赛颁奖典礼暨优秀参赛作品展览。2010年11月7日,厦门民盟联合举办“好来屋杯”鼓浪屿建筑与生活摄影比赛启动仪式。以鼓浪屿岛上的风貌建筑内外部装饰和人们生活场景为主题,尽显鼓浪屿社区普通居民生活镜头。活动共征集到入展和入册的优秀作品50件。2011年7月30日,在市图书馆一楼大厅举办了摄影赛颁奖典礼暨入选优秀作品展览。
  召集盟内各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联袂登场,开展涉遗视察调研活动,建言献策
  伴随市委、市政府启动鼓浪屿申遗工作进程,厦门民盟在历年的市政协大会、常委会和主席协商会议以及市委统战部的专题座谈会上,根据会议要求,精心部署,深入调研,做好每一次会议的精准发言。每年均提交相关政协提案,据统计,自2008年市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共计提交了“阶段性解决“问题鼓浪屿”的几点建议” 、“发展家庭旅馆业应当注重鼓浪屿文化遗产保护”等10余件提案,其中“关于鼓浪屿文化定位与申遗诉求的若干建议”“关于重塑鼓浪屿人文社区的建议”2件提案被列为重点提案。
  2016年5月18日,市政协民盟界别活动小组在市政协副主席、民盟市委主委陈昌生带领下,前往鼓浪屿岛上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并召开专场座谈会,探讨净化提升鼓浪屿旅游营商环境的对策建议。鼓浪屿管委会、思明区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参加座谈。委员们积极发言,提出了加快鼓浪屿“智慧旅游”项目建设、整合鼓浪屿公有商业店铺资源,构建统一执法平台等合理化建议。
  2012年3月和7月,时任民盟市委专职副主委、市人大常委朱奖怀两度率民盟市委课题组踏上鼓浪屿,就“鼓浪屿垃圾收运体系运作情况”、“挖掘鼓浪屿历史人文,打造艺术岛形象魅力”开展实地走访、座谈调研,为高质量完成课题获取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
  组织相关基层组织及盟内广大“爱鼓”人士,以极尽推动之能事,倾力奉献民盟思明区总支是最早发起“鼓浪屿文化与发展”论坛的倡议者,为保障论坛系列活动的有效有序开展,成立了由民盟市委领导任组长、区总支、文化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等单位主要负责人组成的领导小组,负责策划筹备每一次论坛活动的相关具体工作。同时积极号召所属各支部盟员为鼓浪屿申遗献计献策,广泛唤起社会各界对鼓浪屿申遗的关注和参与。据不完全统计,申遗9年间,盟员接受各类媒体关于推动申遗工作的采访累计达300余人次。
  于1989年成立的民盟鼓浪屿支部,名正言顺是以居住或工作在岛上的盟员为主体的综合性基层组织。申遗工作启动以来,广大盟员充满使命感和责任感,以申遗为重点,以推动为己任,主动融入涉遗参政议政工作,认真围绕申遗开展组织生活,承接民盟市委课题,反映岛情民意信息,参与捡垃圾、劝导游客等公益事业,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倾注了对鼓浪屿的关注和投入。
  全市民盟组织中还有一部分从鼓浪屿走出来的盟员,他们过去或出生成长在鼓浪屿,或曾经在鼓浪屿工作过,如民盟市委原专职副主委陈维加、朱奖怀,厦门工艺美术学院教授画家郑景贤、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李靖,厦门海关作家冯鹭,鼓浪屿历史文化学者詹朝霞等等,他们虽然离开了鼓浪屿,但一江之隔割不断他们绵绵的甚至渗透到血液里的“爱鼓”初心,爱之深情之切成为他们不由自主、想方设法参与推动鼓浪屿申遗的原动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民盟市委原专职副主委朱奖怀同志,正是在他任职期间的大力推动,厦门民盟“鼓浪屿文化与发展”论坛系列活动、鼓浪屿风情摄影赛暨优秀作品展以及其他涉遗履职活动得以有效开展,也因为他年轻时期鼓浪屿一段宝贵的工作经历,赋予了他对鼓浪屿一草一木的深深情缘,鼓动了他满腔热情地投入到申遗事业。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就厦门鼓浪屿申遗成功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精心守护好,让历史文脉更好地传承下去。站在新的起点上,厦门民盟将以贯彻落实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方向,一如继往传承民盟的优良传统和作风,践行“申遗是为了更好地保护利用”的宗旨,以更宽的视野、更新的思路、更大的力度、更深的情怀,共同呵护好鼓浪屿这颗“皇冠上的宝石”。
  (作者系民盟厦门市委会秘书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