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丰富知识学养,提高政治站位——2019年民盟省、市骨干盟员培训班总结
日期:2019-10-18 08:52 来源:钟建林
  2019年10月8日至17日,“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民盟省、市骨干盟员培训班在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举行,来自,民盟福建省直和各设区市的民盟骨干49人以及来自宁夏的民盟代表4人参加了培训。培训开班仪式由民盟福建省委会秘书长刘丹艳主持,民盟省委会专职副主委刘泓和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王岩分别致辞。刘泓、林永健、刘晓楠、林建、李智、翁伯琦、耿灏、李仲才、陈强、张耀影、杨雪燕等领导和专家学者分别做了精彩讲座。本次培训的10节理论教学、2场实践教学、3场学员自学或研讨,选题科学,内容多样,视角新颖,见解深刻,讲解精彩,使学员增加了知识,开阔了视野,增强了意识,提高了站位。学员普遍认为,这是一次多层次、多方面都收获满满的高质量培训。
  一、主题性与多样性兼顾
  本次培训以提高骨干盟员对多党合作、政治协商的认同,提升学员参政议政能力为主要目标,刘泓教授的《坚持新型政党制度,提高履职能力》、杨雪燕的《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学习贯彻多党合作最新文件精神》等充分突显了这一主题。
  刘泓教授的《坚持新型政党制度,提高履职能力》注重文化寻根,从传统文化的视角分析现代政党制度的前世今生。他旁征博引,深刻而不失个性的分析,让学员找到了新型政党制度的传统文化基因,了解了多党合作的历史变迁,从而更好地把握民主党派在参政议政中的定位、角色、方式和策略,增强通过说有用的话提升参政议政影响的意识和能力。
  杨雪燕副教授的《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学习贯彻多党合作最新文件精神》对《民主党派人士队伍建设规划(2018-2027年)》《各民主党派中央关于新时代组织发展工作座谈会议纪要》《中共中央关于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建设的意见》等三份重要的多党合作文件要点逐一进行解读,让学员较系统地了解了当前各民主党派的发展现状,清晰地把握了国家层面多党合作的政策导向和主要规划,为民主党派在政策文件精神的指导下开展工作指明了方向。
  除了这些直接相关的主题,培训还安排了与统战工作紧密相关的内容。张耀影副教授的《新时代中国宗教工作形势和宗教政策》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宗教工作的重要论述,以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基督教为主,分析这些宗教的特点、当前宗教工作的复杂性和存在的问题、当前宗教政策要点。此外,传统文化、舆情处理、生态文明、建筑文化、现场实践等多方面、多种形式的研修极大丰富了培训内容和形式,学员论坛涉及的主题更加开放和多元。
  二、传统性与现代性兼顾
  传统性体现的是“守”,现代性体现的是“变”,这两者代表的是两种思维、两种倾向,两者之间体现的是一种张力。这次培训内容兼顾了传统性和现代性,体现了传承与创新的视角。
  传统优秀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食粮,是现代任何思潮、理论“中国化”的根,是实现文化自信的内容载体。传统性不仅体现在刘泓教授的《坚持新型政党制度,提高履职能力》、张耀影副教授的《新时代中国宗教工作形势和宗教政策》中,而且设置了专门研究传统文化的讲座。林建教授的《从<易经>看天人合一思维》注重考据研究,深入浅出、形象生动地阐述了《易经》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让学员深刻感受到天人同律的科学性、广泛性,在对比分析中明白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促使学员通过《易经》这个望远镜,反观自身,有所感悟。刘晓楠教授的《中华传统文化与人格修养》注重文献研究,较为系统地介绍了传统文化的各种表现形式和典型特征以及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并从学而不厌、志存高远、公道正直、自强不息、闻过则改、清正廉洁等方面分享了人格修炼的策略。
  21世纪,知识更迭加快,改变了人们传统的生活、工作甚至思维模式。其中,全媒体正以全程、全息、全员、全效的特点改变了商业形态、工作模式、思维方式,影响着生活的方方面面。陈强高级记者《全媒体时代如何与媒体打交道》以案例为载体,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全媒体对舆论传播的影响,分析了人们与媒体打交道的误区,归纳了全媒体时代与媒体打交道面临的挑战、当前网络舆情的特点,并提炼出应对舆情危机的要点,使学员对全媒体时代舆情工作传播特点和沟通方式有了更感性的认识。学员论坛中何炳蔚《人工智能与智能医学的现状和未来》、吴静弦的《5G》等专题分享也体现了强烈的时代感。
  三、理论性与实践性兼顾
  没有实践支撑的理论会成为空中楼阁,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会变成低层次的行为重复。理论与实践相互结合,相互印证,是促进人们深入认识事物发展规律、本质,有效解决实践问题的重要方式,本次培训很好地兼顾了理论与实践。多数授课专家借助案例的生动性和易接受性展开教学,并总结出一定的概念内涵、典型特点、操作策略。其中,翁伯琦研究员的《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绿色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具有典型性。翁研究员善于提炼实践经验,体现了极强的理论性。他系统地讲述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时代内涵、典型特征、工作重点、突出问题和保障措施以及乡村振兴战略要点与主要内容,让学员更全面地认识了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在乡村发展中的伟大历史意义和未来路径。
  兼顾理论与实践,不仅体现在专家的授课中,而且体现在课程的整体安排上。这次培训既有在教室里的接受性理论学习,也有理论学习后的实践。如,翁伯琦研究员讲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绿色农业发展与美丽乡村建设》后,全体学员到莆田木兰溪现场教学,了解木兰陂水利设施的生态价值、形成历史以及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在其中的端倪;耿灏副教授讲完《习近平与福州古厝》后,李仲才研究员就在海上丝绸之路、林则徐纪念馆等现场展开教学。此外,培训期间,安排学员自习、自我反思、学员论坛等,这些都有助于学员及时将所学内化并用于指导实践。
  四、国际性与地域性兼顾
  国际化体现的是向外思想,在地化体现的是向内思想。向外能开拓视野,向内能立足自身。国际化视野和在地化思维都非常重要,本次培训内容很好地兼顾了国际性与地域性。
  国际化方面,李智教授的《国际形势与中国战略选择》注重国际视野,以国际体系的形成背景和体系特点、当前国际格局变化原因和趋势、中国崛起的艰辛付出和发展态势入手,让学员以更系统、更宏观的视角思考国际热点事件,理解我国发展困境和中国方案的智慧。林建教授《从<易经>看天人合一思维》中中西方思维的对比分析、林永健研究员《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中福建产业与国际的比较等也都体现了国际视野。
  地域化方面,林永健研究员的《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和耿灏副教授的《习近平与福州古厝》特征明显。林永健研究员的《推动福建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注重实证研究,提供了福建省产业升级、创业驱动、民营经济、海洋经济、区域协调、生态建设、民生保障等方面详实而权威的数据,并与全国相关区域、企业进行对比研究,让学员对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经验、问题、政策、重点等有了较为全面的了解;耿灏副教授的《习近平与福州古厝》结合习近平总书记给《福州古厝》写的序言,分析了福州古厝建筑的特点以及其中承载的历史记忆和人文内涵,从政治、气候、地理、材料、文化风俗等方面探讨了影响古建筑的主要因素,梳理了古建筑的类型,弥补了学员古建筑的知识。
  本次培训活动班主任宁坤明全程跟班,夏礼群处长、程晓雁部长、甘辉副部长等到现场与学员互动,班委工作尽心尽责、团结协作,全体学员对整个培训活动评价很高,都认为“学有所得,学有所乐”。
  (作者系民盟福建省基础教育委员会主任,福建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评论》执行主编、副编审,福建省教育学会小学数学教育分会会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