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党同心、主动作为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中展现民盟风采
福建省政协副主席
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 阮诗玮
中共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为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开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纪元吹响了冲锋号角。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站在全局高度、历史高度、理论高度,洞悉中国之变、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全面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卓越成就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深刻阐释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科学分析了当前所面对的新挑战、新机遇、新任务、新要求,提出了今后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基本方略,擘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是一篇闪耀着马克思主义真理光辉和实践精神的经典文献,是中国共产党引领十四亿中国人民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团结奋斗、实干兴邦,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
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核心是要牢牢把握过去五年工作和新时代十年伟大变革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牢牢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任务,牢牢把握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的重要要求,牢牢把握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特别是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强调的中国式现代化,彰显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内涵,拓展了人类迈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提出了新时代、新征程的新要求,是我们深入领会中共二十大报告精神的关键着眼点和贯彻落实的重要着力点。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我国国情的鲜明特色。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结合自身工作实际,我就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精神谈四方面想法。
一是牢记初心使命,为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行稳致远、永续发展助力。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事业扎实推进、走向成熟。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加强同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团结合作”,这对民主党派广大成员而言是极大的鼓舞和有力的鞭策。站在新征程新起点上,我们要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更长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继续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周围,赓续与党同心、团结奋斗的合作初心,传承奔走国是、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着力研究真正解决问题的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通过踔厉奋发、勇毅前行的实践和自信自强、守正创新的探索,与中国共产党一起奋力谱写新时代多党合作事业的新篇章,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做出福建民盟的应有贡献,并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伟业中展现福建民盟风采。
二是投身民主实践,为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完善、深化发展助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之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区别于其他国家现代化之路的最显著特征之一。中共二十大报告中多处提及“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该表述首次写入中共党代会报告。以党代会报告的形式强调全过程人民民主,既在中国式民主这条康庄大道上标定了新的路标、彰显了愈加坚定的道路自信,也为未来进一步发挥中国式现代化效能指明了方向。从中共十八大以来的履职实践来看,民主党派走在了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一线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沿。作为民盟盟员,我深感这是一个可以大有作为的时代。我们要谨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做到“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更加积极履职、主动作为,紧紧围绕各级中共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一起来想、一起来干,持续推动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不断探索把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制度优势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的好方法、好载体,为彰显中国式民主的独特优势、丰富和发展人类政治文明贡献一份力量。
三是坚定文化自信,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助力。文化是民盟的主界别,也是我这些年关注最多、投入最深的领域之一。文化自信是最深刻的自信,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关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相关要求的重要根基。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文化”一词提到30次,足见习近平总书记和中共中央对文化事业的高度重视。报告中提出的“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更为繁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共鸣。我认为,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关键在于弘扬传承中华优秀文化,这其中既包括孔孟儒学、朱子闽学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包括近代以来无数革命先烈用热血和生命缔造的革命文化,以及百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开拓创造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些都是我们坚定文化自信、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的根基。在此基础上,我们还要进一步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四是探索教育改革,为强化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助力。教育和科技也是我们民盟的主界别,是民盟服务各级中共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的重要着力点。中共二十大报告中提出,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可以说抓住了未来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要害”。教育优质公平,人才拔尖创新,科技自立自强,创新自主原创,这些要素聚合融通、相互促进,将有力支撑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美好愿景。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质量显著提升,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这些成就振奋人心,确保了我们国家有能力有底气打赢大国竞争背景下的贸易战、科技战。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当前教育体制仍存在不少问题,比如中学阶段职教普教五五分流等,已难以适应新时代培育创新型人才的新需求,仍需与时俱进地进行改革和创新。在这方面,福建民盟过去长期关注、多次建言,未来还要深入调研、持续发声,从为党和国家事业负责的高度,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态度,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强化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人才支撑献计出力。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