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刘泓: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日期:2022-10-27 18:00 来源:宣传部

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民盟福建省委会专职副主委 刘泓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着眼于什么是中国式现代化、怎样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一重大时代课题,深刻揭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意义,明确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国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目标任务和重大原则,指明了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战略部署、时间表和路线图,对“中国式现代化”做了全面深入系统的阐释,形成了完整的理论体系。这是中国共产党自十八大以来在实践和理论上的又一创新突破,也是为人类对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的新贡献。 

回顾历史,西方启蒙运动以来工业革命所开辟的现代化进程,将每一个民族、每一个国家都卷入现代化命运当中。但是,究竟什么是现代化?怎样实现现代化?世上并没有标准答案。长期以来,西方现代化道路借助资本原则、理性形而上学、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及治理体系不断得到拱卫。在西方主导的现代世界秩序及其话语体系中,充斥着对西方现代化的片面推崇,甚至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现代化唯一的、永恒的发展模式。尤其是新教出现以后,资本主义的自由市场与基督教在伦理价值上实现了深度结合,西方文明的中心主义价值理念和普世主义精神传统在资本主义殖民扩张和工业全球化生产的带领之下持续扩散,进一步推动西方文明的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向着西方中心主义不断发展。 

然而,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西方现代化模式追求的是以资本为中心、贫富两极分化、物质主义膨胀、环境破坏生态危机以及对外扩张掠夺的发展模式,在现代化发展的根本价值问题上暴露出了许多的弊端,甚至使得西方文明主导下的现代世界陷入了诸多的文明困境。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卷入了世界现代化的浪潮之中。百余年来,中国人从睁开眼看世界、叩开世界大门,再到逐步融入世界,从被动卷入到主动求变,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经历了历史性变迁,中国人对现代化的漫漫求索之路也始终同步进行着。中国式现代化,是扎根于中国土壤与历史文化之中,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国式的现代化,必然要摒弃了西方现代化老路。我们要实现中国式现代化,需要付出比任何其他国家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也更加需要有伟大的坚强的带领中国人民实现这一宏伟目标的领导核心力量。百年辉煌的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为今天开启“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奠定了雄厚的理论基础、实践基础、制度基础。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牢牢掌握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决心与能力。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由之路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所开辟的现代化的新境界新格局新高度,推动了世界发展道路的多样性,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彰显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与人类文明新形态相辅相成、相伴而生。一方面,正是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不断发展,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之路的不断升华,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形态提供了牢不可破的精神基础和信仰根基。另一方面,人类文明新形态必然具有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性质,具备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发展特征,拥有其自身发展的历史源流,同时又内涵了现代文明的新要素和新表达。它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体的、历史的产物,是对以往现代化“旧”道路中呈现出来的人类文明“旧”形态的积极扬弃。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文明新形态,意味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在对人类文明的探索进程中取得了重大突破。以中国式现代化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不仅有助于推动人类文明事业向前更进一步,也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在追求现代化之路上所具有的多元融合的文明特征。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