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民盟福建省委会召开纪念福建民盟组织成立75周年座谈会。会上林瑞武、钟建林、林涛三位盟员分别代表老中青盟员在座谈会上发言。现将发言原文转发,供我省盟员学习。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盟友:
今天在这里召开纪念福建民盟组织成立75周年座谈会,盟省委领导让我代表老盟员作个发言,我深感荣幸。我想向大家简要汇报一下我当初为什么要加入民盟组织,以及入盟30多年来盟组织给我的滋养和恩泽。我是1987年参加盟组织的。
当初之所以要参加盟组织,原因其实也很简单,因为我看到我工作的单位里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几乎都是民盟盟员。如著名戏剧家陈贻亮,著名作曲家郭祖荣,著名导演、舞台艺术研究学者吴迪等等,和他们在一起,是一种荣耀,也会学到更多知识,所以我就申请加入了盟组织。而加入盟组织以后,在工作和生活上确实也得到了他们的许多关怀和滋养。后来,也是他们把我培养、举荐成为盟基层组织的负责人的。
成为省直文艺总支负责人后,几届盟省委领导,包括省盟机关处室有关负责人的亲切关怀、诚挚关爱,给了我许多学习、成长和展示的机会,也给了我许多荣誉。培养举荐我当上了盟省委委员、常委、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民盟全国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优秀盟员等等,让我自己都感觉到担当不起、受之有愧。而且,当我在专业上取得一点成绩和荣誉时,盟省委领导就给予热忱表扬鼓励,还专门让记者写文章宣传;在个人待遇上遇到一些问题时,盟省委领导,还亲自帮我解决,使我真正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
回顾在盟30多年的经历,我还有以下两点深切的体会:
一、参加盟组织课题调研参政议政工作,开阔了我的社会视野,提升了我的认识高度。我们这些从事专业工作的人平时思考认识问题多是从自己专业的角度,有一定局限性。但是参加盟省委组织的调研和参政议政工作,使我能从全省文化事业发展,甚至福建社会发展全局的角度思考认识问题,因为唯有这样,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言献策方案。而跟随盟省委调研组外出调研,也大大开阔了我的社会视野。我参与做的课题调研和建言献策方案,如《福建省戏剧精品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关于福建沿海城市群文化建设的定位问题》《福建方言的保护问题》等调研课题和建言献策方案,就是基于这样的社会视野和认识高度才做出来的,并得到省里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而在此过程中,自己的认识水平和精神境界也得以提升。
二、作为盟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在工作中锻炼、提升了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也收获了众多盟友的友情和爱心。担任文艺基层委员会的负责人,我面对的是由十个支部和三百多盟员构成的庞大的基层组织。他们来自省属六个艺术表演团体,省文化和旅游厅和艺术研究院、省艺术馆、省博物馆、省艺术职业学院、福州大戏院等多个单位,文艺精英荟萃,其中还有多位院团长。如何把他们组织起来、凝聚起来,齐心协力开展一些活动和社会服务,对我的组织与协调能力就是一个考验。在盟省委领导和联络员的大力支持帮助下,在十个支部骨干的支持配合下,我们开展了生动活泼的盟组织活动,保持了盟组织的凝聚力、活力和感召力。在这个过程中,也锻炼和提升了自己的组织和协调能力。同时,和众多来自不同单位部门的盟友,尤其是骨干盟友一起工作与活动,彼此加深了认识与理解,也收获了许多珍贵的友情和爱心。
总之, 入盟30多年,我深深感觉到,盟组织是我精神归属的一个美好家园,学习与锻炼成长的一个宝贵平台,一个广交朋友、收获友情与爱心的良好港湾。因此,在纪念福建民盟组织成立75周年之际,我要对盟组织致以最诚挚的谢意,也衷心祝愿福建民盟永远兴盛,青春常在,绿叶常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