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上午,民盟福建省委会召开纪念福建民盟组织成立75周年座谈会。会上林瑞武、钟建林、林涛三位盟员分别代表老中青盟员在座谈会上发言。现将发言原文转发,供我省盟员学习。
我是2014年3月7日加入民盟的,在民盟省委会领导的关心帮助下,今年9月18日,民盟福建省直属经济总支下属文教支部成立,我被推选为第一届文教支部主委,成为一名民盟基层组织的带头人,非常感谢民盟组织的培养和信任,让我今后有一个更好的平台参与盟务工作和服务盟员。加入民盟后,通过盟史学习,我认识到,我们民盟有四大特色:
第一,是参政议政
新中国成立以后,福建民盟各级组织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参加人民政权的建设和国家事务的管理。进入新时代,民盟福建省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精神,在中共福建省委和民盟中央的领导下,突出思想引领、把牢政治方向,认真履行参政党职能。
在去年底,我被增补为省政协第十二届委员后,更深刻认识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参政党,参政议政是我们的首要工作。对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我们拥护并主动建言献策,通过集体的智慧,集体的力量,凝聚形成统一的意见建议。通过有秩序的方式,有头脑的表达,成为党和政府了解社情民意的重要通道。
第二,是文化教育科技特色
知识分子,文化、教育、科技界人士,一直是民盟的骨干构成。
我们的参政议政工作,一直有着鲜明的智库特色。今年3月10日,省委统战部召开党外知识分子和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同心向党,共谋发展”座谈会,围绕“四大经济”,深入研讨交流;今年6月17日举行的十二届省政协“加快培育我省文旅经济产业”议政专题会,以及9月15日中共省委统战部第9期“同心·半月谈”的“福文化”主题座谈会,这些活动,我都亲身参与,也感受到我们民盟在文化科技领域,有我们独有的专业经验优势,我们应坚持在文化教育科技领域,持续打造有影响力、有辨识度的参政议政品牌。
第三,是社会责任感
福建民盟走过了75年的发展历程,在每一个阶段,都能始终以国家和民族的发展为己任。这样的精神赓续到今天,又转化为服务社会的公益行动,如保护“非遗文化”,实施“闽盟守护天使工程”“闽盟烛光助学行动”,汇智聚力助推德化、霞浦、政和与贵州毕节等地脱贫攻坚等等。
以上的公益工作,都是一种民盟精神彰显的方式,是一种回报社会的高尚形式。受盟省委的感召,我所负责的企业也在近期承接了福建省红十字会“红博云”智慧平台运营工作,将运用数字技术,传递慈善公益正能量。
第四,是学习性
加入民盟以后,认识了不少新朋友,大家职业背景不同,可取长补短之处甚多。盟组织通过调研走访、座谈等各种学习形式,让大家经常能够获取产业资讯、政策信息,通过学有所得,逐渐让大家彼此了解、互助友爱、成长提高,形成真正发自内心的共同活动的氛围。
值此大会之际,关于盟务工作向盟省委建言两点:
第一,应大力发展年轻盟员
目前,全省盟员平均年龄已超过54岁。这既代表我们民盟以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为主干主体,也意味着年轻盟员的吸纳不足。年轻人,代表着社会生产力的最新方向,代表着社会舆论的最新走向,代表着文化经济的最新需求。加大年轻盟员的比例,有利于吸收更鲜活的思想,有利于影响更具活力的群体。
第二,应更为充分发挥网络力量
从盟务的组织,到参政议政工作,网络工具都可以发挥更有力的作用。通过网络工具,分布在全省的一万多盟员,可以实现更有效地通联和日常管理。在参政议政中,发挥网络工具,可以更有效地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更为客观实用的建议结论。
我所在的福建腾蓝信息产业有限公司,于今年10月11日,获省委统战部授牌,成为“福建省互联网行业统战工作实践创新基地”。我将立足本职,建功立业,服务好新福建建设。同时,我将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带领所负责的民盟基层组织,履职尽责,团结向上,集中力量做好一两件实事,为福建的多党合作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和智慧。
我以民盟为荣,也希望将来能让民盟以我为荣。
谢谢大家。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