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乡土》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福州举行
日期:2015-10-19 15:36
来源:林菲/文 王燕玲/图

10月16日上午,《福建乡土》创刊30周年纪念座谈会在福州同心楼3楼会议室举行。盟省委专职副主委刘泓;盟省委原专职副主委刘以籁、陈榕;《福建乡土》原副主编陈宗沅、程晓雁,原编委朱谷忠;《福建乡土》的前身——《闽南乡土》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卢奕醒、林敬初、王家缙;《福建乡土》盟内作者和读者代表;盟省委机关各部室负责人,民盟厦门、漳州、泉州市委会机关的有关领导和同志,《福建乡土》编辑部的全体人员共20余人参加座谈会,福建省新闻出版广电局报刊处副处长姚玲飞应邀出席。座谈会由刘泓主持。

刘泓在座谈会上发表讲话。他首先介绍了《福建乡土》的发展历程。乡土杂志于1985年创刊,迄今已出版145期。经过30年的努力,《福建乡土》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品味,得到国内外读者的好评与喜爱。他特别回顾了乡土创刊初期“民主党派办刊物,一群文人挑大梁”的艰辛岁月,并代表民盟福建省委会向老一辈同志为《福建乡土》做出的努力和贡献,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接下来他谈了对《福建乡土》的两点感想。一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即不忘乡土杂志创办的初衷,继续坚持《福建乡土》的本色和风骨,为广大读者留住一片文化的青山绿水和一份浓浓的乡愁;不忘《福建乡土》前辈们的事业心、责任心和爱国爱乡之心,不忘他们的用心、专心和恒心。二是勇于创新,方得发展。30年来世事沧桑巨变,《福建乡土》也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求新、求变、求发展,使《福建乡土》能够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大潮中找准定位,与时俱进。

姚玲飞在讲话中对《福建乡土》创刊30周年表示热烈的祝贺,并提出建议,《福建乡土》的题材可以更广阔,体裁可以更加多样,版式设计可以更加新颖。
接下来盟省委老领导、《福建乡土》老前辈和读者代表纷纷发言,对《福建乡土》30年来取得的成绩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在当今这个信息爆炸、五光十色的时代,《福建乡土》能有一份情怀,一份坚守,为广大读者留住一片文化的青山绿水和一份浓浓的乡愁,十分不容易。就乡土今后的发展,大家也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建议,比如《福建乡土》应该多下基层,“走出去写”;现有文章篇幅偏长,希望短文章能再多一些;可以做一些文化专题,如姓氏文化、地方戏、古村落等;增加《文史纵横》等栏目,进一步积极扩大作者群等。
刘泓作了会议总结。他说,从大家热情洋溢的发言中感受到了大家对《福建乡土》的深厚感情以及寄予《福建乡土》未来的殷切期望。我们编辑部的全体同志将继承《福建乡土》前辈们的优良传统,不忘初心,勇于创新,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继续坚定前行,迎接《福建乡土》下一个辉煌的30年。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