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凝心聚力四十载 携手进入新时代 ——记民盟福州市委会改革开放40年历程
日期:2018-11-21 09:09 来源:王翀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历史性抉择,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新纪元。习近平总书记曾评价过:“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4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断打破束缚思想的桎梏、扫除阻碍发展的藩篱,中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性成就。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复兴号”巨轮坚定改革开放伟大航线,劈波斩浪,胜利驶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40年的改革开发历史激流中,民盟福州市委会作为参政党地方组织,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不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这条正确之路、强国之路、富民之路。特别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民盟福州市委会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坚决维护中共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不断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不断提高履职尽责的能力水平,为福州的经济繁荣、社会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一、突出思想建设在自身建设中的核心地位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民盟福州市委会作为地方参政党组织,始终把政治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和民盟中央历次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断巩固多党合作共同思想政治基础,努力把全市盟员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历次全会精神上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盟市委把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精神和民盟十二大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多次召开主委会、常委会、全委会和专题讲座,组织全市盟员全面准确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本观点和精神实质,在全盟上下持续兴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学习”热潮,结合新时代对多党合作事业提出的新要求,要求全市盟员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引导全市盟员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充分挖掘盟史资源,大力开展民盟优良传统教育。以新中国成立、民盟成立、改革开放、纪念“五一口号”发布等周年纪念以及民盟领导人张澜、盟市委领导严叔夏等人诞辰举办系列纪念活动,开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学习实践活动”“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等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全市民盟组织和广大盟员深入学习民盟精神,弘扬民盟优良传统,继承民盟前辈坚定的政治信念,着力促进民盟事业的薪火相传和发扬光大,切实承担起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亲历者、实践者、维护者、捍卫者的政治责任,坚持好维护好发展好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二、夯实组织建设在自身建设中的基础地位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由于组织发展工作正常及落实统战政策盟员人数逐步上升。1987年,盟员人数从1978年回复组织活动时的222人,跃升至601人。1989年12月,中共中央下发《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明确指出“各民主党派是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和一部分拥护社会主义爱国者的政治联盟,是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同中共通力合作、共同致力于社会主义事业的亲密友党,是参政党。”1993年3月,在八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长期存在和发展”被写入宪法。在这一精神的指引下,民盟福州市委会继续稳步建立基层组织,发展盟员。至1994年底,民盟福州市委会下辖福清市委会,台江、鼓楼、仓山、郊区、马尾5个区工委,52个基层支部,908名盟员。
  进入新世纪新阶段以后,中共中央继续推进多党合作事业的发展,先后颁发2005、2006年两个5号文件,推动了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民盟中央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开始实施“人才强盟”战略,在这些政策的指导下,民盟福州市委会组织建设尤其是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实行后备干部名单动态管理,对相关人才按盟内安排、政治安排、实职安排等序列进行分类建档,统筹考虑后备干部的人才结构、年龄梯次等因素,及时调整补充;建立后备干部跟踪培养制度,每年组织新盟员、骨干盟员和盟务工作人员培训,将新盟员培训和中青年骨干盟员培训结合起来,坚持在履职中发现人才、选拔人才、培养人才;及时把优秀盟员安排到盟内领导机构、专委会和区工委领导班子中,适时推荐优秀盟员到人大、政府、政协等任职。至2011年底,民盟福州市委会下辖福清、长乐市委会,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5个区工委,2个总支,68个基层支部,1553名盟员。其中各级人大代表27人,各级政协委员90人,各级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科级以上干部40人。
  中共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的意见》的颁发,中央统战工作会议的召开,《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的制定,《关于加强政党协商的实施意见》的印发,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论述……多党合作事业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在中共福州市委的领导下,民盟福州市委会加强思想、组织、制度特别是领导班子建设,努力提升领导班子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合作共事能力、解决自身问题能力。认真贯彻民主集中制,进一步完善领导班子学习制度、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加强对领导班子届中、届末述职评议工作的组织实施。创新平台,在鼓楼、仓山、晋安、长乐区工委成立5家“盟员之家”,对内的组织凝聚力和对外的社会影响力不断加强,“盟员之家”成为广大盟员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情感联谊、共同进步的重要平台,基层盟组织履行参政党职能、发挥参政党作用、展现参政党形象的重要平台。新时代带来新活力,至2018年,民盟福州市委会下辖福清市委会、长乐区委会,鼓楼、台江、仓山、晋安、马尾5个区工委,2个总支,76个基层支部,1906名盟员。
  三、明确参政议政是参政党的第一要务和立足之本,社会服务是履行参政党职能的重要部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中国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在新的历史时期,民盟福州市委会在中共福州市委的领导下,按照“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的方针,认真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积极服务社会,为福州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在此期间,民盟福州市委会一直把有关教育问题的调查研究、为教育改革献计献策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持之以恒地举办民盟福州市委会教育研讨会。《普通教育改革的几点看法和建议》《当前普通教育存在问题的情况反映》中的部分意见建议,在国家教委召开的修订普通教学计划专业工作会议上被采纳,《关于福州市建成“教育强市”的几点建议》被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习近平批阅,成为全市教育工作会议的参考文献。民盟福州市委会还多次参加全国性普通教育改革专题研讨会议,先后提交教育调研课题和论文20多篇。此外,民盟福州市委会还就农业农村问题、文化建设问题、医疗卫生等热点问题开展调查研究,为福州经济建设“出主意、想办法”。15批120多人次教育“支边”活动,举办讲座30余长,受益教师2500多人次;11批100多人次科技盟员开展“四技”(技术咨询、技术转让、技术培训、技术服务)活动,完成“四技”项目400多个;接待“三胞”回乡观光、探亲、旅游2000多人次,牵线搭桥,侨、台胞为福州捐资兴办各类公益事业累计1000余万元,举办“榕荫夏令营”……社会服务“做好事、做实事”树立了民盟福州市委会的形象,扩大了社会影响力。
  新世纪新阶段,多党合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为我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广阔的制度空间。在中共福州市委的领导下,民盟福州市委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积极投身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参政议政和社会服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就。在此期间,民盟福州市委会紧紧围绕中共福州市委和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坚持以促进科学发展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充分发挥界别优势,集中广大盟员智慧,就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转变发展方式、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等重大问题,深入调研,建言献策。据不完全统计,2001年至2011年,民盟福州市委会在福州市“两会”上提交了217件集体提案(议案),35件提案被评为重点提案,33件提案被评为优秀提案;完成教育、文化、科技以及事关福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研62篇,《扩大文化内需,促进福建经济增长》转化为省政协提案,获得了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孙春兰的批示,《加快服务领域开放步伐,进一步营造良好投资环境》以《服务领域对外开放与再造福建优势》为题在《福建日报》上发表。400多篇(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被采用,40多篇(次)被省市领导批示,为福州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响应民盟中央号召,持续在贵州毕节、福州福清、连江等地开展10余场“农村教育烛光行动”,捐助资金30余万元;在福建省未成年人管教所、福建省未成年戒毒所开展“黄丝带帮教活动”,开展慰问活动10余场,为失足人员送上精品国学课程和劳动技术培训课程;“春风春雨光彩行动”,军门社区、琼河社区、盖洋村等挂钩社区帮扶工作,“非典”抗击,汶川地震捐款,农村书屋捐建……这些社会服务活动,也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反响。
  十八大以来,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立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民盟福州市委会围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改革发展作出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决策和部署,集中优势,切实履职,助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新福州建设。“新时代多党合作舞台极为广阔,要用好政党协商这个民主形式和制度渠道,有事多商量、有事好商量、有事会商量,通过协商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言犹在耳。在此期间,民盟福州市委不断巩固参政议政传统重点领域,整合利用盟内外资源,进一步增强全局意识、前瞻意识、问题意识,提高参政议政工作的针对性、科学性,围绕着“一带一路”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教育优先发展、生态文明建设等重大问题和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难点问题建有效之言,献精准之策。据不完全统计,2012年至2018年,民盟福州市委会在福州市“两会”上提交了106件集体提案(议案),9件提案被评为重点提案;完成教育、文化、科技以及事关福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调研82篇,《加快福州新区建设更好发挥福州中心城市作用的对策建议》获时任中共福建省委书记尤权,时任福建省省长于伟国的批示;《关于传承弘扬闽都文化 主动融入“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建议》等3篇直报件获省市领导批示。信息工作总体水平提升,584篇(次)反映社情民意信息被采用,65篇(次)被省市领导批示,彰显了民盟风采。社会服务工作立足于知民情、惠民生、增活力、扩影响的特点,持之以恒地巩固“农村教育烛光行动”“黄丝带帮教活动”等传统项目优势,开拓新的领域,吸引带动盟内资源广泛参与,精准发力,积极助推罗源县起步镇、飞竹镇、定西市等地脱贫攻坚。2017年,民盟福州市委会组织盟员及农技专家3次赴罗源县起步镇、飞竹镇开展“科技助力精准扶贫”活动,在飞竹镇马洋村举办“关于推广稻田养鱼技术”培训班,协助罗源飞竹镇马洋村“圆梦农林专业合作社”申报扶贫科技项目,获2017年市科技扶贫项目10万元。2018年,贯彻落实中共福州市委、中共定西市委关于东西协作扶贫精神,民盟福州市委会接待培训定西市陇西县教师培训团20人,向定西民盟市委会捐赠价值10万元中小学课外图书,组织福建省农科院、福州市经作站食用菌专家赴定西市开展科技脱贫攻坚活动,赢得了社会的广泛赞誉。
  四十年改革开放,风雨兼程;四十年肝胆相照,荣辱与共。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共同走过了不平凡的光辉历程,不断发展和完善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多党合作事业发展的春天里,民盟福州市委会将一如既往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巩固多党合作思想政治基础,不断加强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参政党地方组织自身建设,不断提高履职尽责能力水平,努力在新时代有福之州建设中担当新使命、展现新作为,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作出积极的贡献。
  (王翀,民盟福州市委会办公室科员)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