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征文|福建铁路突飞猛进前程似锦
日期:2018-11-21 09:14
来源:方琪
40年来,改革的春风吹遍祖国大地,各行各业生机勃勃、花团锦簇,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福建铁路进入快速发展时期,一日千里、旧貌换新颜。我在铁路工作30余年,是福建铁路发展的亲历者、见证人,同时也是记录人和宣传者。2002年,我担任主编的《福州铁路分局志》由中国铁道出版社正式出版。2003年,我主编的《福建省铁路志》由国家方志出版社正式出版。2005年起,我担任福建电视台新闻频道嘉宾,是每一条新建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解说人和评论员,同时也是每一条新建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通车典礼现场直播嘉宾。2007年,我参与编写的《长龙奔大海—鹰厦铁路通车50周年》(共6集)在福建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我为福建铁路的高速发展感到骄傲,我也为作为福建铁路人感到自豪。
众所周知,清朝末年,福建曾经有过一条昙花一现的铁路,那是由末代帝师陈宝琛主持修建的全长仅28公里的漳厦铁路。1907年动工,1909年建成,1911年通车营运,因不堪亏损于1930年停运。抗日战争爆发后,嵩屿火车站被日军炸毁,漳厦铁路残存的铁轨被国民党军队拆除盗卖一空,生不逢时的漳厦铁路最终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里销声匿迹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整个福建在铁路交通上一片空白。福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1957年建成通车的鹰厦铁路。鹰厦铁路北起江西鹰潭,南达福建厦门,全长705公里(含漳州支线11公里)。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施工,1955年2正式开工,1956年12月9日提前1年零22天铺轨到厦门,仅仅只用1年10个月时间就建成,实现了提前一年通车的目标。
与此同时,外福铁路开工建设,外福铁路西自鹰厦铁路外洋站引出,东至福州站,全长194公里。1956年3月开工。1958年11月26日铺轨至福州站,1959年4月铺轨至福州东站。1959年元旦在福州站举行了通车典礼。外福铁路是福建第二条铁路干线,结束了省会福州不通铁路的历史。
除此之外,还修建了福马支线、漳州支线、永嘉支线、漳龙支线、龙坎支线、天湖山支线。
1957年建成通车的鹰厦铁路及随后的外福铁路结束了福建不通铁路的历史,但崎岖的地形、改革开放前国家技术财力的匮乏以及台海长期处于战备紧张状态,使得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福建铁路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20世纪80年代,福建经济开始腾飞,但落后的交通基础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全省只有鹰厦铁路一条出省通道,标准低、运能小,装车满足率常常不到40%。大批工农业生产与民生物资堵在鹰潭编组站进不来、出不去,严重制约了福建省改革开放步伐。
为尽快打通进出省铁路第二通道,1989年7、8月,福州铁路分局及南平地区行署分别向省政府提报关于修建武夷山旅游铁路并与出省二通道相结合的报告,请求兴建横南铁路。横南铁路北起江西横峰,南至福建南平。1992年3月4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复横南线立项。1993年11月1日横南铁路正式开工,1997年12月30日横南铁路铺轨全线贯通,1998年年底全线投入运营。横南铁路于2008年实施电气化改造,电气化改造于2009年建成。(2006年12月31日18时起横南线与外福线福州-南平南段合并为峰福铁路)。横南铁路是福建铁路出省第二通道,建成后福建省内外及沿海地区长期存在的运输不畅现象得到缓解,铁路运输由限制型走向适应型,也为江西省和内地提供了连接福建沿海贸易口岸的新通道,同时有利于促进对台“三通”,加速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该线经过武夷山风景区,对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闽北和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老区扶贫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漳泉肖铁路原为鹰厦线通往天湖山的支线,自漳平境内的梅水坑站出岔,后延伸至泉州,全长263.8公里。其中梅水坑至大深段于1958年10月全面施工,1959年11月建成通车;大深至福德段于1958年11月开工,经两次停工、两次复工,1970年8月1日铺轨至福德车站;福德至感德段于1971年11月动工,1979年底铺轨到达剑斗站;剑斗至湖头段于1979年开工,1994年底工程竣工。漳平到安溪剑斗40余公里的路段施工前后历时32年,平均每年推进一公里左右。1992年,计划投资15个亿的漳泉铁路湖(头)泉(州)肖(厝)段得到国务院批准,这是福建第一条由地方筹资建设的铁路 。1996年7月湖泉肖段干线铺通,1998年12月开通运营。漳泉肖铁路全线贯通,泉州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从此结束。漳泉肖铁路自开通以来致力于铁路货运营销工作,充分利用闽南地区经济优势挖掘潜力,货运量逐年稳步增加,为闽南经济社会发展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随着2014年12月9日泉州东站最后一班旅客列车停运,漳泉肖铁路已全部停止客运 。未来,漳泉肖铁路泉州境内的部分区间有望改建为泉州轨道交通的一部分。
梅坎铁路东起广东梅州市,南至福建永定县梅坎镇。梅坎铁路为国家Ⅱ级铁路,全长147.78公里, 由铁道部及广东、福建两省合资修建,1998年4月8日开工,1999年12月28日全线铺通,2000年7月1日竣工通车。梅坎铁路是沟通闽粤两省的捷径,是福建省第三条出省铁路,也是广东省第四条出省通道。梅坎铁路西经广梅汕铁路与京九线、京广线、三茂线相通,东经漳龙坎铁路与鹰厦、横南铁路相连,沟通中南、西南、华东地区,使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连成一体,将厦门、汕头、深圳、珠海、海南五个经济特区与梅州、龙岩等革命老区连接起来,对加快闽西、粤东地区的矿产、森林、水电、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沿海和中南地区物资流通,促进经济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梅坎铁路与漳龙坎铁路以及广梅汕铁路龙川-梅州段合称为漳龙铁路(漳平-龙川),全长374公里。
赣龙铁路自江西赣州至福建龙岩,全长290.1公里,起于赣州站,途经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县、于都、会昌、瑞金,福建省长汀、连城、上杭至龙岩新罗区与漳龙线上的龙岩西站接轨。赣龙铁路的规划最早出现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称为赣闽线。1994年1月龙岩、赣州两地委托铁道部第四设计院编制《赣州至龙岩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计委和铁道部。2000年7月19日国务院通过《关于审批新建赣州至龙岩铁路项目建议书的请示》完成立项。赣龙铁路于2001年12月8日开工,2004年12月30日全线铺通,2005年4月1日通车。赣龙铁路是福建省第四条出省铁路通道,为国家Ⅰ 级单线铁路。赣龙铁路的开通使南昌至龙岩、厦门的铁路运输时间缩短5小时以上, 形成东南沿海经中南至西南地区的东西大通道,对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赣南闽西革命老区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除了新建普速铁路外,掀起了修建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热潮,先后修建了温福铁路、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向莆铁路、厦深铁路、合福高速铁路和赣瑞龙铁路。
温福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中东南沿海客运专线(杭深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温福铁路自浙江省温州市的温州南站,经浙江省的瑞安、平阳、苍南,福建省的福鼎、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至福州市的福州南站,全长298.4公里,由铁道部和福建省、浙江省合资建设,2005年动工,2009年3月8日福建段铺轨贯通, 6月30日开通货车试运营,比原计划提前8个月。2009年9月28日温福铁路开通动车组运营 。温福铁路为国家Ⅰ 级双线电气化铁路, 是福建第一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结束了浙闽两省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温福铁路与杭甬高铁、甬台温铁路、福厦铁路、厦深铁路共同组成东南沿海客运专线,并通过金丽温铁路连接沪昆高铁,形成长三角通往珠三角的快速通道,福建省5个经济中心城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融入沿海交通网络,福州到上海铁路用时缩短近9小时,不仅拉近了海西和长三角的距离,也为福建开辟了新的快速出省通道。
福厦铁路作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中东南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继温福铁路后建成通车的第二条高速铁路。福厦铁路北起福州,经福清、莆田、泉州、晋江到达厦门。全长274.9公里,2005年9月30日动工建设,2009年7月20日全线贯通,2010年4月26日正式通车运营 。福厦铁路属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福厦铁路作为福建第一条城际快速客运通道,有效改善了沿线地区交通和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港口优势和开放优势,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龙厦铁路(龙漳线)全长约171公里,由龙岩站向南经南靖县东南越九龙江,经漳州市与鹰厦铁路交于龙海站,再由龙海站建复线经角美站引入厦门。龙厦铁路定位为城际客运兼货运铁路功能,按一次复线电气化铁路设计建设,与福厦铁路和厦深铁路相匹配。2006年12月25日正式动工,2011年11月3日双线铺轨贯通,2012年6月29日11时全线通车。龙厦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完善路网布局,通过龙厦、赣龙铁路,厦门可联通京九线,从而拓展厦门等东南沿海港口的经济腹地,进一步辐射西北、西南、中原地区,从根本上解除制约厦门港口群发展的运输瓶颈。龙厦铁路与赣龙铁路、赣韶铁路相连,形成昆明-厦门铁路通道,中远期形成泛亚铁路南线国内段,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长远战略意义。无论从完善路网规划,缓解浙赣、鹰厦线运输压力,提高京九铁路的运输效益,还是从对台“三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来说都具有深远意义 。
温福、福厦、龙厦等快速铁路建成后,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将直接融入沿海交通网络,福州至厦门铁路用时由原先绕行鹰厦线的近15小时缩短到2小时以内,省内各大城市及省际之间的交通联系更为快捷,彻底化解困扰福建铁路多年的技术与速度瓶颈,对缓解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完善路网结构、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对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推动祖国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向莆铁路(昌福-永莆铁路)是连接江西省南昌市和福建省莆田市、福州市的铁路,于2007年11月23日开工建设,2012年11月29日全线贯通。2013年9月26日客运正式开通运营,2014年3月1日货运开通运营 。向莆铁路正线全长635.9公里,是一条客货共线的快速铁路,也是福建省连接内陆腹地的第一条快速铁路。向莆铁路穿越武夷山、金铙山、大金湖、玉华洞、青云山等七大名胜景区,西接浙赣、京九线与沪昆高铁,中连鹰厦、峰福、南三龙铁路,东接沿海铁路,构成中西部至东南沿海港口运输大通道的骨干铁路线,形成“武汉/南昌-福州/湄洲湾”的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对进一步推进山海协作、构建对外连接的战略通道、拓展湄洲湾港口腹地、实现港口资源共享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厦深铁路是东南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厦门,经漳州、潮州、揭阳、汕头、汕尾、惠州引入深圳,全长502.4公里。厦深铁路于2007年11月23日开工,2013年5月20日全线铺轨贯通, 2013年12月28日全线正式运营,厦深铁路通车标志着杭深线的全线贯通。厦深铁路属国家Ⅰ 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东与鹰厦、福厦、向莆、龙厦铁路相连;西接广深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并通过广州枢纽与京广铁路通道同京九、广茂等铁路干线连通,将成为长三角、珠三角、闽粤、港澳、西南等地区间客货交流的重要纽带。被喻为"特区之虹"的厦深铁路,联接厦门、汕头、深圳三个经济特区,把珠江三角洲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起来,形成东南沿海3小时经济圈,将对区域经济的整合和优化产生深远影响 。
合福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点项目,是京福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 通华中华南地区的重要客运通道。合福客运专线北接合肥枢纽,南抵福州枢纽,连接东南沿海客运专线。线路全长813公里,由铁道部与安徽、江西、福建三省合资建设。2009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至2014年7月28日闽赣段全线铺通,2015年6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初期运营速度为300km/h。合福高铁连接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和颇具潜力的众多地区,运输需求旺盛、经济互补性强。合福高铁与合蚌客运专线、京沪高铁形成京福高速铁路通道,将实现环渤海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快速对接;同时还将进一步形成京台高速铁路通道,实现两岸的快速沟通。线路建成后将有利于黄山、武夷山等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促进闽北与省会福州的同城化 。
赣瑞龙铁路(赣龙铁路复线、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西起江西省赣州市,东至福建省龙岩市,线路西于赣州站与京九线衔接,东于龙岩站与漳龙、龙厦线相连。赣瑞龙铁路正线全长272.8公里。2010年9月开工,2015年6月30日全线铺轨贯通,2015年12月26年正式开通 。赣瑞龙铁路设计为国家Ⅰ级铁路,赣瑞龙铁路的开通将促进沿线国土资源开发,加快赣南闽西革复线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也将助益海峡两岸“三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赣瑞龙铁路将为江西、福建两省开辟新的对外通道,对加强东、中、西部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中西部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复线开通后,沿线的赣州、于都、瑞金、长汀、上杭等地首度迎来动车组列车,往厦门、福州方向出行更加便捷。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大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的春风,福建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逐渐形成了"两纵两横"铁路网(峰福、鹰厦、赣龙-龙厦、温福-福厦-厦深),除既有的鹰厦、峰福、漳龙、赣龙等铁路线外,相继建成温福、福厦、向莆、厦深、合福、赣瑞龙等快速、高速铁路,并将继续推进闽西闽北铁路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三纵六横"铁路网主框架,进出省通道增至10个以上,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682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302公里 。
目前在建的铁路有:
南三龙铁路,南三龙铁路北起合福高铁南平北站经沙县、三明、永安、漳平,南至龙厦-赣龙铁路龙岩站,新建正线长度246.55公里,于2013年12月10日全线开工建设,总工期4年,预计于2018年建成通车。
福平铁路,福平铁路起自福州站经福州南站、长乐站、长乐东站、松下站,以跨海大桥越海坛海峡人屿岛、小练岛、大练岛至平潭岛平潭站。 线路全长88.433公里,其中新建85.133公里,于2013年10月31日开工,建设工期5年半,预计于2019年通车。
衢宁铁路,衢宁铁路北起浙江衢州,经浙江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福建松溪、政和、建瓯、屏南、周宁终至福建宁德。正线全长382.5公里,其中宁德市境内94公里,建设工期5年半。项目于2014年9月30日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年12月动工兴建,力争于2018年完成施工。
浦梅铁路,浦梅铁路(浦建龙梅铁路)由浦城站引出,经武夷山、邵武、建宁、泰宁、宁化、清流、连城至冠豸山站与赣瑞龙铁路连接,再由上杭、武平至广东梅州后与广梅汕铁路交汇于梅州西站。全长约561公里,2016年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
回顾历史,百感交集;展望未来,心潮澎湃。福建铁路的高速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福建铁路将有更大的发展,福建铁路前程似锦。
(方琪,民盟盟员,原福州铁路分局史志办公室主任,福建省铁路志主编,主任编辑,民盟鼓楼区工委原主委)
众所周知,清朝末年,福建曾经有过一条昙花一现的铁路,那是由末代帝师陈宝琛主持修建的全长仅28公里的漳厦铁路。1907年动工,1909年建成,1911年通车营运,因不堪亏损于1930年停运。抗日战争爆发后,嵩屿火车站被日军炸毁,漳厦铁路残存的铁轨被国民党军队拆除盗卖一空,生不逢时的漳厦铁路最终在风雨飘摇的动荡年代里销声匿迹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整个福建在铁路交通上一片空白。福建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铁路,是1957年建成通车的鹰厦铁路。鹰厦铁路北起江西鹰潭,南达福建厦门,全长705公里(含漳州支线11公里)。由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施工,1955年2正式开工,1956年12月9日提前1年零22天铺轨到厦门,仅仅只用1年10个月时间就建成,实现了提前一年通车的目标。
与此同时,外福铁路开工建设,外福铁路西自鹰厦铁路外洋站引出,东至福州站,全长194公里。1956年3月开工。1958年11月26日铺轨至福州站,1959年4月铺轨至福州东站。1959年元旦在福州站举行了通车典礼。外福铁路是福建第二条铁路干线,结束了省会福州不通铁路的历史。
除此之外,还修建了福马支线、漳州支线、永嘉支线、漳龙支线、龙坎支线、天湖山支线。
1957年建成通车的鹰厦铁路及随后的外福铁路结束了福建不通铁路的历史,但崎岖的地形、改革开放前国家技术财力的匮乏以及台海长期处于战备紧张状态,使得直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福建铁路的发展仍然举步维艰。
20世纪80年代,福建经济开始腾飞,但落后的交通基础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全省只有鹰厦铁路一条出省通道,标准低、运能小,装车满足率常常不到40%。大批工农业生产与民生物资堵在鹰潭编组站进不来、出不去,严重制约了福建省改革开放步伐。
为尽快打通进出省铁路第二通道,1989年7、8月,福州铁路分局及南平地区行署分别向省政府提报关于修建武夷山旅游铁路并与出省二通道相结合的报告,请求兴建横南铁路。横南铁路北起江西横峰,南至福建南平。1992年3月4日,国家计委正式批复横南线立项。1993年11月1日横南铁路正式开工,1997年12月30日横南铁路铺轨全线贯通,1998年年底全线投入运营。横南铁路于2008年实施电气化改造,电气化改造于2009年建成。(2006年12月31日18时起横南线与外福线福州-南平南段合并为峰福铁路)。横南铁路是福建铁路出省第二通道,建成后福建省内外及沿海地区长期存在的运输不畅现象得到缓解,铁路运输由限制型走向适应型,也为江西省和内地提供了连接福建沿海贸易口岸的新通道,同时有利于促进对台“三通”,加速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该线经过武夷山风景区,对开发利用旅游资源、促进闽北和赣东北地区经济发展、加快老区扶贫建设具有积极意义。
漳泉肖铁路原为鹰厦线通往天湖山的支线,自漳平境内的梅水坑站出岔,后延伸至泉州,全长263.8公里。其中梅水坑至大深段于1958年10月全面施工,1959年11月建成通车;大深至福德段于1958年11月开工,经两次停工、两次复工,1970年8月1日铺轨至福德车站;福德至感德段于1971年11月动工,1979年底铺轨到达剑斗站;剑斗至湖头段于1979年开工,1994年底工程竣工。漳平到安溪剑斗40余公里的路段施工前后历时32年,平均每年推进一公里左右。1992年,计划投资15个亿的漳泉铁路湖(头)泉(州)肖(厝)段得到国务院批准,这是福建第一条由地方筹资建设的铁路 。1996年7月湖泉肖段干线铺通,1998年12月开通运营。漳泉肖铁路全线贯通,泉州地区不通铁路的历史从此结束。漳泉肖铁路自开通以来致力于铁路货运营销工作,充分利用闽南地区经济优势挖掘潜力,货运量逐年稳步增加,为闽南经济社会发展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随着2014年12月9日泉州东站最后一班旅客列车停运,漳泉肖铁路已全部停止客运 。未来,漳泉肖铁路泉州境内的部分区间有望改建为泉州轨道交通的一部分。
梅坎铁路东起广东梅州市,南至福建永定县梅坎镇。梅坎铁路为国家Ⅱ级铁路,全长147.78公里, 由铁道部及广东、福建两省合资修建,1998年4月8日开工,1999年12月28日全线铺通,2000年7月1日竣工通车。梅坎铁路是沟通闽粤两省的捷径,是福建省第三条出省铁路,也是广东省第四条出省通道。梅坎铁路西经广梅汕铁路与京九线、京广线、三茂线相通,东经漳龙坎铁路与鹰厦、横南铁路相连,沟通中南、西南、华东地区,使东南沿海地区的铁路连成一体,将厦门、汕头、深圳、珠海、海南五个经济特区与梅州、龙岩等革命老区连接起来,对加快闽西、粤东地区的矿产、森林、水电、旅游资源开发,加快沿海和中南地区物资流通,促进经济共同发展有重要意义。梅坎铁路与漳龙坎铁路以及广梅汕铁路龙川-梅州段合称为漳龙铁路(漳平-龙川),全长374公里。
赣龙铁路自江西赣州至福建龙岩,全长290.1公里,起于赣州站,途经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赣县、于都、会昌、瑞金,福建省长汀、连城、上杭至龙岩新罗区与漳龙线上的龙岩西站接轨。赣龙铁路的规划最早出现于孙中山的《建国方略》中,称为赣闽线。1994年1月龙岩、赣州两地委托铁道部第四设计院编制《赣州至龙岩线可行性研究报告》并上报国家计委和铁道部。2000年7月19日国务院通过《关于审批新建赣州至龙岩铁路项目建议书的请示》完成立项。赣龙铁路于2001年12月8日开工,2004年12月30日全线铺通,2005年4月1日通车。赣龙铁路是福建省第四条出省铁路通道,为国家Ⅰ 级单线铁路。赣龙铁路的开通使南昌至龙岩、厦门的铁路运输时间缩短5小时以上, 形成东南沿海经中南至西南地区的东西大通道,对促进沿线资源开发、加快地区经济发展、促进赣南闽西革命老区脱贫具有重要意义。
福建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除了新建普速铁路外,掀起了修建快速铁路和高速铁路的热潮,先后修建了温福铁路、福厦铁路、龙厦铁路、向莆铁路、厦深铁路、合福高速铁路和赣瑞龙铁路。
温福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四纵四横"高速铁路客运专线中东南沿海客运专线(杭深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温福铁路自浙江省温州市的温州南站,经浙江省的瑞安、平阳、苍南,福建省的福鼎、霞浦、福安、宁德、罗源、连江至福州市的福州南站,全长298.4公里,由铁道部和福建省、浙江省合资建设,2005年动工,2009年3月8日福建段铺轨贯通, 6月30日开通货车试运营,比原计划提前8个月。2009年9月28日温福铁路开通动车组运营 。温福铁路为国家Ⅰ 级双线电气化铁路, 是福建第一条时速200公里以上的高速铁路,结束了浙闽两省没有铁路直通的历史。温福铁路与杭甬高铁、甬台温铁路、福厦铁路、厦深铁路共同组成东南沿海客运专线,并通过金丽温铁路连接沪昆高铁,形成长三角通往珠三角的快速通道,福建省5个经济中心城市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融入沿海交通网络,福州到上海铁路用时缩短近9小时,不仅拉近了海西和长三角的距离,也为福建开辟了新的快速出省通道。
福厦铁路作为《中长期铁路网规划》的重点建设项目,是"四纵四横"快速客运通道中东南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福建省继温福铁路后建成通车的第二条高速铁路。福厦铁路北起福州,经福清、莆田、泉州、晋江到达厦门。全长274.9公里,2005年9月30日动工建设,2009年7月20日全线贯通,2010年4月26日正式通车运营 。福厦铁路属国家Ⅰ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福厦铁路作为福建第一条城际快速客运通道,有效改善了沿线地区交通和投资环境,充分发挥区域优势、港口优势和开放优势,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
龙厦铁路(龙漳线)全长约171公里,由龙岩站向南经南靖县东南越九龙江,经漳州市与鹰厦铁路交于龙海站,再由龙海站建复线经角美站引入厦门。龙厦铁路定位为城际客运兼货运铁路功能,按一次复线电气化铁路设计建设,与福厦铁路和厦深铁路相匹配。2006年12月25日正式动工,2011年11月3日双线铺轨贯通,2012年6月29日11时全线通车。龙厦铁路的修建有利于完善路网布局,通过龙厦、赣龙铁路,厦门可联通京九线,从而拓展厦门等东南沿海港口的经济腹地,进一步辐射西北、西南、中原地区,从根本上解除制约厦门港口群发展的运输瓶颈。龙厦铁路与赣龙铁路、赣韶铁路相连,形成昆明-厦门铁路通道,中远期形成泛亚铁路南线国内段,对促进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具有长远战略意义。无论从完善路网规划,缓解浙赣、鹰厦线运输压力,提高京九铁路的运输效益,还是从对台“三通”、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来说都具有深远意义 。
温福、福厦、龙厦等快速铁路建成后,福州、莆田、泉州、厦门、漳州将直接融入沿海交通网络,福州至厦门铁路用时由原先绕行鹰厦线的近15小时缩短到2小时以内,省内各大城市及省际之间的交通联系更为快捷,彻底化解困扰福建铁路多年的技术与速度瓶颈,对缓解东南沿海地区铁路瓶颈、完善路网结构、提高综合运输能力,对于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发展、推动祖国统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向莆铁路(昌福-永莆铁路)是连接江西省南昌市和福建省莆田市、福州市的铁路,于2007年11月23日开工建设,2012年11月29日全线贯通。2013年9月26日客运正式开通运营,2014年3月1日货运开通运营 。向莆铁路正线全长635.9公里,是一条客货共线的快速铁路,也是福建省连接内陆腹地的第一条快速铁路。向莆铁路穿越武夷山、金铙山、大金湖、玉华洞、青云山等七大名胜景区,西接浙赣、京九线与沪昆高铁,中连鹰厦、峰福、南三龙铁路,东接沿海铁路,构成中西部至东南沿海港口运输大通道的骨干铁路线,形成“武汉/南昌-福州/湄洲湾”的国家综合运输大通道,对进一步推进山海协作、构建对外连接的战略通道、拓展湄洲湾港口腹地、实现港口资源共享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厦深铁路是东南沿海客运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厦门,经漳州、潮州、揭阳、汕头、汕尾、惠州引入深圳,全长502.4公里。厦深铁路于2007年11月23日开工,2013年5月20日全线铺轨贯通, 2013年12月28日全线正式运营,厦深铁路通车标志着杭深线的全线贯通。厦深铁路属国家Ⅰ 级双线电气化铁路干线,东与鹰厦、福厦、向莆、龙厦铁路相连;西接广深铁路、广深港客运专线,并通过广州枢纽与京广铁路通道同京九、广茂等铁路干线连通,将成为长三角、珠三角、闽粤、港澳、西南等地区间客货交流的重要纽带。被喻为"特区之虹"的厦深铁路,联接厦门、汕头、深圳三个经济特区,把珠江三角洲与海峡西岸经济区连接起来,形成东南沿海3小时经济圈,将对区域经济的整合和优化产生深远影响 。
合福高速铁路是《中长期铁路网规划》重点项目,是京福高铁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 通华中华南地区的重要客运通道。合福客运专线北接合肥枢纽,南抵福州枢纽,连接东南沿海客运专线。线路全长813公里,由铁道部与安徽、江西、福建三省合资建设。2009年12月31日开工建设,至2014年7月28日闽赣段全线铺通,2015年6月28日正式通车运营,初期运营速度为300km/h。合福高铁连接我国经济发展活跃和颇具潜力的众多地区,运输需求旺盛、经济互补性强。合福高铁与合蚌客运专线、京沪高铁形成京福高速铁路通道,将实现环渤海城市群和海峡西岸城市群的快速对接;同时还将进一步形成京台高速铁路通道,实现两岸的快速沟通。线路建成后将有利于黄山、武夷山等风景区的旅游资源开发,促进闽北与省会福州的同城化 。
赣瑞龙铁路(赣龙铁路复线、赣龙铁路扩能改造工程)西起江西省赣州市,东至福建省龙岩市,线路西于赣州站与京九线衔接,东于龙岩站与漳龙、龙厦线相连。赣瑞龙铁路正线全长272.8公里。2010年9月开工,2015年6月30日全线铺轨贯通,2015年12月26年正式开通 。赣瑞龙铁路设计为国家Ⅰ级铁路,赣瑞龙铁路的开通将促进沿线国土资源开发,加快赣南闽西革复线命老区的经济发展;也将助益海峡两岸“三通”,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赣瑞龙铁路将为江西、福建两省开辟新的对外通道,对加强东、中、西部间的经济联系,促进中西部开发具有重要作用 。复线开通后,沿线的赣州、于都、瑞金、长汀、上杭等地首度迎来动车组列车,往厦门、福州方向出行更加便捷。
综上所述,改革开放后特别是二十一世纪以来,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大力推进高速铁路建设的春风,福建铁路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逐渐形成了"两纵两横"铁路网(峰福、鹰厦、赣龙-龙厦、温福-福厦-厦深),除既有的鹰厦、峰福、漳龙、赣龙等铁路线外,相继建成温福、福厦、向莆、厦深、合福、赣瑞龙等快速、高速铁路,并将继续推进闽西闽北铁路建设,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三纵六横"铁路网主框架,进出省通道增至10个以上,铁路运营总里程达到6828公里,其中高速铁路2302公里 。
目前在建的铁路有:
南三龙铁路,南三龙铁路北起合福高铁南平北站经沙县、三明、永安、漳平,南至龙厦-赣龙铁路龙岩站,新建正线长度246.55公里,于2013年12月10日全线开工建设,总工期4年,预计于2018年建成通车。
福平铁路,福平铁路起自福州站经福州南站、长乐站、长乐东站、松下站,以跨海大桥越海坛海峡人屿岛、小练岛、大练岛至平潭岛平潭站。 线路全长88.433公里,其中新建85.133公里,于2013年10月31日开工,建设工期5年半,预计于2019年通车。
衢宁铁路,衢宁铁路北起浙江衢州,经浙江遂昌、松阳、龙泉、庆元,福建松溪、政和、建瓯、屏南、周宁终至福建宁德。正线全长382.5公里,其中宁德市境内94公里,建设工期5年半。项目于2014年9月30日得到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同年12月动工兴建,力争于2018年完成施工。
浦梅铁路,浦梅铁路(浦建龙梅铁路)由浦城站引出,经武夷山、邵武、建宁、泰宁、宁化、清流、连城至冠豸山站与赣瑞龙铁路连接,再由上杭、武平至广东梅州后与广梅汕铁路交汇于梅州西站。全长约561公里,2016年开工建设,预计2019年建成通车。
回顾历史,百感交集;展望未来,心潮澎湃。福建铁路的高速发展是我国改革开放成果的一个缩影。我们坚信,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福建铁路将有更大的发展,福建铁路前程似锦。
(方琪,民盟盟员,原福州铁路分局史志办公室主任,福建省铁路志主编,主任编辑,民盟鼓楼区工委原主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