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口号征文——一个基层组织的党盟关系
日期:2018-04-26 09:18
来源:林连峰
去年10月30日,我被任命为民盟龙文支部主委,时光如梭,转眼快半年了。龙文支部规模很小,总共才16人,但在当地党委的眼中,却不小。中共龙文区委书记欧龙光,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百荣多次直接关心指导民盟龙文支部工作。今年恰逢“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我想借此机会,总结近半年来民盟龙文支部与中共地方党组织的一些人和事,以此作为纪念“五一口号”发布70周年征文。我认为,自觉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践行多党合作,就是对“五一口号”最好的纪念。
支部在盟组织系列中处于最基层,没任何行政级别。但我的任命,中共龙文区委却非常重视。记得任命前,我在民盟漳州市委会主委吴芳华、专职副主委郭加丰以及中共龙文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百荣的引荐下,专程面见中共龙文区委书记欧龙光。欧书记工作繁忙,我们大约坐了半个小时。交谈中,我能感受到欧书记对党派工作的重视,他了解很多民盟龙文支部上一届工作情况。此次见面尽管短暂,但书记开门见山、开诚布公,信息量很大。书记说,希望党派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发挥界别特色,在参政议政上下功夫,多为地方作贡献。他举例提到龙文区在解决教师编制问题上所遇到的困难,希望民盟开展调研。于是,教师编制问题便成为我上任后第一个支部调研课题。调研报告被转化为盟市委组织提案,获得市委书记、市长批示;被区委统战部采用,转化为参政议政信息,得到省委办公厅《八闽快讯》采用,并获得分管副省长批示。
另一件事就是龙文盟员之家的创建。盟员之家创建本是盟内的事,但区委统战部知道此事后,在人力物力上大加支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百荣嘱咐副部长陈维忠专门给予协助。林部长还表态,成立之时,他要亲自来揭牌。陈维忠副部长多次造访盟员之家,在布置过程中,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盟员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龙文盟员之家很快建立起来。成立当日,林百荣部长也践行诺言,专程前来揭牌、并看望慰问盟员。目前,龙文盟员之家不仅是支部办公场所,又有家的温馨,获得盟员的喜爱和上级的好评。
还有一件事是支部开展“贯彻十九大文化下乡”活动。支部当时考虑到人少、力量薄弱,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选择了一个规模较小且相对偏僻的村庄作为服务点。不曾想到,我向区委统战部汇报后,统战部对文化下乡计划给予充分肯定,并拿出实际行动加以支持。副部长陈维忠亲自出马,帮忙遴选地点。他熟悉全区各个村庄的情况,从交通、人流量、活动场所、可调动的资源等多因素考虑,推荐了登科、恒坑两个村庄。在与支部协商后,又帮忙与所在乡镇领导、村委会联系,牵线搭桥,为支部打了前站。听闻开展活动面临书法人手不足问题时,又主动帮忙联系龙文书法家协会给予支援,派来四位干将。于是,龙文支部尽管人少,却能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举办两场活动,而且开展得红红火火、井井有条,完全得益于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林百荣部长、陈维忠副部长还到现场看望慰问了书法家。
以上是近半年来民盟龙文支部与当地党委之间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件事。民盟龙文支部与区委统战部保持着密切的日常联系,每当支部研究重要事项,我们一般都邀请区统战部领导参加。区委、区政府、区委统战部有重大的会议、决策也会邀请党派主委参加,互动性很强。他们不仅提要求,还经常帮助支部出点子、拿方案、协调与外界的关系,使民盟龙文支部在当地如鱼得水,顺畅自如。如春节前东溪农场扶贫济困活动,统战部副部长陈维忠、郭坑镇党委委员杨跃明不仅帮忙物色筛选扶贫对象,还不辞辛苦,陪同一一走访慰问贫困户。
作为一个基层支部的主委,站位低、接触少,对多党合作了解也比较肤浅,以上是一些零零碎碎家常式记录。我总体的感觉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很有生命力。只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本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舞台极为广阔。
(林连峰,民盟盟员,民盟漳州市委会办公室主任,民盟漳州市委常委,民盟漳州龙文支部主委)
支部在盟组织系列中处于最基层,没任何行政级别。但我的任命,中共龙文区委却非常重视。记得任命前,我在民盟漳州市委会主委吴芳华、专职副主委郭加丰以及中共龙文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百荣的引荐下,专程面见中共龙文区委书记欧龙光。欧书记工作繁忙,我们大约坐了半个小时。交谈中,我能感受到欧书记对党派工作的重视,他了解很多民盟龙文支部上一届工作情况。此次见面尽管短暂,但书记开门见山、开诚布公,信息量很大。书记说,希望党派在做好自身建设的基础上,发挥界别特色,在参政议政上下功夫,多为地方作贡献。他举例提到龙文区在解决教师编制问题上所遇到的困难,希望民盟开展调研。于是,教师编制问题便成为我上任后第一个支部调研课题。调研报告被转化为盟市委组织提案,获得市委书记、市长批示;被区委统战部采用,转化为参政议政信息,得到省委办公厅《八闽快讯》采用,并获得分管副省长批示。
另一件事就是龙文盟员之家的创建。盟员之家创建本是盟内的事,但区委统战部知道此事后,在人力物力上大加支持。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林百荣嘱咐副部长陈维忠专门给予协助。林部长还表态,成立之时,他要亲自来揭牌。陈维忠副部长多次造访盟员之家,在布置过程中,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盟员们自己设计、自己动手,龙文盟员之家很快建立起来。成立当日,林百荣部长也践行诺言,专程前来揭牌、并看望慰问盟员。目前,龙文盟员之家不仅是支部办公场所,又有家的温馨,获得盟员的喜爱和上级的好评。
还有一件事是支部开展“贯彻十九大文化下乡”活动。支部当时考虑到人少、力量薄弱,本着量力而行的原则,选择了一个规模较小且相对偏僻的村庄作为服务点。不曾想到,我向区委统战部汇报后,统战部对文化下乡计划给予充分肯定,并拿出实际行动加以支持。副部长陈维忠亲自出马,帮忙遴选地点。他熟悉全区各个村庄的情况,从交通、人流量、活动场所、可调动的资源等多因素考虑,推荐了登科、恒坑两个村庄。在与支部协商后,又帮忙与所在乡镇领导、村委会联系,牵线搭桥,为支部打了前站。听闻开展活动面临书法人手不足问题时,又主动帮忙联系龙文书法家协会给予支援,派来四位干将。于是,龙文支部尽管人少,却能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举办两场活动,而且开展得红红火火、井井有条,完全得益于区委统战部的大力支持。林百荣部长、陈维忠副部长还到现场看望慰问了书法家。
以上是近半年来民盟龙文支部与当地党委之间比较有代表性的三件事。民盟龙文支部与区委统战部保持着密切的日常联系,每当支部研究重要事项,我们一般都邀请区统战部领导参加。区委、区政府、区委统战部有重大的会议、决策也会邀请党派主委参加,互动性很强。他们不仅提要求,还经常帮助支部出点子、拿方案、协调与外界的关系,使民盟龙文支部在当地如鱼得水,顺畅自如。如春节前东溪农场扶贫济困活动,统战部副部长陈维忠、郭坑镇党委委员杨跃明不仅帮忙物色筛选扶贫对象,还不辞辛苦,陪同一一走访慰问贫困户。
作为一个基层支部的主委,站位低、接触少,对多党合作了解也比较肤浅,以上是一些零零碎碎家常式记录。我总体的感觉是,“从中国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新型政党制度”很有生命力。只要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本领,“不忘合作初心、继续携手前进”,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的舞台极为广阔。
(林连峰,民盟盟员,民盟漳州市委会办公室主任,民盟漳州市委常委,民盟漳州龙文支部主委)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