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聚焦两会|陆銮眉:通过提高待遇与减负增效并举发展乡村人才队伍
日期:2019-03-07 14:43 来源:省盟宣
  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人大代表、民盟漳州市委会副主委、闽南师范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陆銮眉在接受人民网记者采访时表示,身为一名扎根农村、服务基层的代表,她一直致力于为农业农村发声,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此次参会,她把目光投向了乡村振兴中“人”的问题。
  陆銮眉代表指出,村级组织人才队伍作为党和政府最基层的工作人员,涵盖驻村蹲点干部、村“两委”成员、大学生村官、村民小组长、村“六大员”(包含种植业技术员、林业技术员、水利技术员、渔业技术员、动物防疫员、农机技术员)等,他们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肩负着乡村振兴和带领广大群众脱贫致富的神圣使命。
  

  陆銮眉准备向大会提交多份关于推动乡村振兴的建议,其中有一份是《关于推动我国村级组织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以福建为例》。她在调研中发现,近几年来,村级组织人才队伍工作生活的软硬环境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但一些仍然存在的问题不可忽视。
  陆銮眉注意到,近年来,农村基层的工作量与日俱增,可谓“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大部分村干部认为工作压力比较大,普遍反映较多的是在精准扶贫工作中,村干部都要到村、到户、到人,成为扶贫户的“保姆式”管家,但面对各类登记表、调查表、明细表、记录表等难以招架,有的表格非常复杂,不知道如何准确填写,所以难免会影响数据准确性和调查结果的真实性。
  调研中,陆銮眉还了解到,福建省、市选派的驻村干部在工作时,都能做到与原单位完全脱钩,可以全身心投入到驻村工作中,但县级选派的驻村干部,常常仍需兼顾两边工作。还有,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指大学生在毕业后到农村基层从事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工作)被借调在乡镇机关上班现象也普通存在,而难以把工作重心放在农村。
  在一些村里,存在人才待遇较低、晋升渠道偏窄的现象,还有,后备干部人选不足、头雁领航成效也比较有限。陆銮眉指出,以福建为例,村干部工资与2015年福建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出台《关于加强村干部队伍规范化管理的意见》中规定的“村主干基本报酬应按照不低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倍标准予以落实”规定相比,大部分地区的落实情况仍有差距。
  陆銮眉在向大会提交的《关于推动我国村级组织人才振兴的对策建议——以福建为例》指出,首先要进一步加大村级组织人才队伍管理的相关制度、政策、法规的创新力度,为村干部干事创业构建一个良性的环境。一是积极探索村干部职业化管理路子,研究解决他们的身份编制转变问题;二是破解体制束缚,畅通村级组织人才晋升渠道;三是结合村情实际,进一步完善村级组织人才队伍工作绩效考核办法,避免简单的一刀切;四是完善监督管理机制,建立健全乡镇党委对村“两委”班子民主评议制度,对年度考核不称职成员实行惩戒制度,并接受群众监督。
  “开门纳贤,拓宽乡村干部人才来源渠道。”在陆銮眉看来,要充分发挥党委政府在乡村人才队伍建设中的主导作用,打破户籍、地域、身份等限制,因地制宜和不拘一格用人才,“要重点做好产业发展能人、带头人,新乡贤,高校毕业生,驻村干部、大学生村官和‘三支一扶’人员四类人才的引进、使用和培养工作,鼓励和支持各地结合实际,申报招聘急需岗位人员和储备人才。”
  陆銮眉指出,认真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精神,要对标“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要求,强化专题培训和分类培训,这就要做到培训经费有保障、培训对象有收获、培训方式多样化。再者是要通过媒体宣传、典型示范、巡回宣讲、举办论坛等方式,大力弘扬他们扎根农村、无私奉献的创业精神,宣传他们在促进农业开发、农村经济发展、带动农民致富奔小康中的巨大作用,并对他们加大表彰激励力度。
  她还建议,要提高待遇与减负增效并举,提升村干部职业吸引力。具体来说,就是要根据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健全和完善工资增长机制、社会保险和医疗保险配套机制、退岗后生活补贴保障机制及家庭生活困难(包括父母赡养、孩子就学、夫妻异地等)救济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加大投入力度,通过提升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和技术装备水平,应用科技手段为基层干部开展工作减负减压;村干部操作起来有难度的专业性、技术性、复杂性的工作,通过政府部门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形式转移任务,减轻村干负担,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
  (来源:人民网福建频道)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