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两会|阮诗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日期:2019-03-11 08:28
来源:省盟宣
一周以来,4位来自福建的盟员委员们,在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上履职尽责,围绕各类热点、难点问题建言献策。全国政协委员、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省委会主委阮诗玮此次参会,仍然继续围绕教育建言。近日,他在接受有关媒体采访时,就学科交叉、基础研究等问题再次发声:
学科交叉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伟做客中国双创。

记者向阮诗玮委员提出了关于学制改革和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问题,阮诗玮委员一一作了解答。
他说,通过教育,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才资源强国的道路上前进。但是我们的教育还有许多需要提升、改进、改革的空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还要不断地努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之计。首先通过教育去塑造学生正确思维、创新思维;其次是把教育资源改活,办活,盘活,引领国际的科技;第三是真正做到产、学、研融合。

他说,我这次又提学制改革,就是让把小学学制改为五年,中学也从六年变为五年。这样省出的时间,可以换到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学科交叉。比如说读生物学的,他如果以学得物理学,可能他的思维的空间就不一样,有很多创新点就出来了;读医学的,他又有物理学的基础,可能我们的很多仪器设备就发明出来,所以学科交叉非常重要。
最后,阮诗玮委员表示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的来安排好我们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中国双创网)
基础研究要放长线钓大鱼
“目前,论文水分多,科研成果鱼目混珠,因此,唯论文和科研成果论的评价机制就不合理了。”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表达出对以论文作为人才评价机制的担忧。他认为,这个评价机制不进行创新的话,对辛辛苦苦做学术研究和真正搞科研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治理这个问题要从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来解决。”阮诗玮说,自律就是科研人员要具有科研道德和伦理,不要拿水分太多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去忽悠他,靠做假得来的东西长久不了,也赢不了尊重。
当然,于科研人才评价机制而言,他律显然更为重要。
首先,应该是专家评审和同行评议。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阮诗玮以福建省名中医评审为例,全省有100多名中医医生参加评审,最后有33名医生被评上了名中医。其实,专家、同行们只要结合中医论文是否有创新点及其临床实践的成效,医生水平高低马上就能见个高下。阮诗玮说,至于论文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还是普通期刊上是次要的,关键是看论文质量、创新之处和临床效果。不过,同行评议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评委信息不可泄露,避免掺杂人情因素。
另一方面,基础研究要放长线钓大鱼,不能急于求成。阮诗玮表示,基础研究不同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一定是要静下心来,长期心无旁骛地做研究才行。基础研究要像经济一样,得放水养鱼。或许几千人几万人很长时间都研究不出什么成果来,但只要踏踏实地做,多少年能出几个成果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不然,我们永远也出不了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掌握不了核心技术,我国国际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
此外,要建立诺贝尔式评选机制和方法。阮诗玮称,诺贝尔的评奖不是申请式,是有一支专门发现人才、评价人才的团队,科研人员无须填报任何奖项,而我们国家科研人员每年光填报资料就会浪费掉很多时间。
最后,阮诗玮说,科研成果不能评得太多太滥,这样就有滥竽充数的,其结果一定是含金量大打折扣。
(来源:人民政协网)
学科交叉 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民盟中央常委、福建省政协副主席、民盟福建省委会主委阮诗伟做客中国双创。

记者向阮诗玮委员提出了关于学制改革和如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问题,阮诗玮委员一一作了解答。
他说,通过教育,我国正从人力资源大国迈向人才资源强国的道路上前进。但是我们的教育还有许多需要提升、改进、改革的空间,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我们还要不断地努力。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百年之计。首先通过教育去塑造学生正确思维、创新思维;其次是把教育资源改活,办活,盘活,引领国际的科技;第三是真正做到产、学、研融合。

他说,我这次又提学制改革,就是让把小学学制改为五年,中学也从六年变为五年。这样省出的时间,可以换到大学和研究生阶段,让孩子们有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去学科交叉。比如说读生物学的,他如果以学得物理学,可能他的思维的空间就不一样,有很多创新点就出来了;读医学的,他又有物理学的基础,可能我们的很多仪器设备就发明出来,所以学科交叉非常重要。
最后,阮诗玮委员表示一定要全方位、多角度、多维度、全生命周期的来安排好我们的教育,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来源:中国双创网)
基础研究要放长线钓大鱼
“目前,论文水分多,科研成果鱼目混珠,因此,唯论文和科研成果论的评价机制就不合理了。”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副主席阮诗玮表达出对以论文作为人才评价机制的担忧。他认为,这个评价机制不进行创新的话,对辛辛苦苦做学术研究和真正搞科研的人来说是非常不公平的。
“治理这个问题要从自律和他律相结合来解决。”阮诗玮说,自律就是科研人员要具有科研道德和伦理,不要拿水分太多的论文和科研成果去忽悠他,靠做假得来的东西长久不了,也赢不了尊重。
当然,于科研人才评价机制而言,他律显然更为重要。
首先,应该是专家评审和同行评议。俗话说,“内行看门道,外行看热闹”,阮诗玮以福建省名中医评审为例,全省有100多名中医医生参加评审,最后有33名医生被评上了名中医。其实,专家、同行们只要结合中医论文是否有创新点及其临床实践的成效,医生水平高低马上就能见个高下。阮诗玮说,至于论文是发表在核心期刊上,还是普通期刊上是次要的,关键是看论文质量、创新之处和临床效果。不过,同行评议一定要做好保密工作,评委信息不可泄露,避免掺杂人情因素。
另一方面,基础研究要放长线钓大鱼,不能急于求成。阮诗玮表示,基础研究不同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一定是要静下心来,长期心无旁骛地做研究才行。基础研究要像经济一样,得放水养鱼。或许几千人几万人很长时间都研究不出什么成果来,但只要踏踏实地做,多少年能出几个成果也是非常了不起的。不然,我们永远也出不了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成果,掌握不了核心技术,我国国际竞争力就会受到影响。
此外,要建立诺贝尔式评选机制和方法。阮诗玮称,诺贝尔的评奖不是申请式,是有一支专门发现人才、评价人才的团队,科研人员无须填报任何奖项,而我们国家科研人员每年光填报资料就会浪费掉很多时间。
最后,阮诗玮说,科研成果不能评得太多太滥,这样就有滥竽充数的,其结果一定是含金量大打折扣。
(来源:人民政协网)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