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两会声音 | 全国人大代表、民盟盟员、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创新多元化表达 让戏曲艺术薪火相传
日期:2022-03-09 17:59 来源:中国旅游新闻客户端

2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全国人大代表、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团长曾静萍仍然在办公室忙碌着。“我正在写一份请示报告,提请泉州市政府同意,希望在今年泉州海丝国际艺术节期间,邀请国内多个宋元南戏剧种,到泉州举办中国(泉州)南戏展演活动。”曾静萍说。 

曾静萍在优秀传统剧目《朱弁》饰演“雪花公主” 受访者供图

 

“早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泉州就先后承办中国南戏学术讨论会,为传承推广南戏搭建了交流平台。”曾静萍介绍,海丝国际艺术节是泉州向全世界展示城市文化魅力与形象的大舞台,创新开展南戏展演,不仅有利于促进南戏文化交流,也有利于梨园戏的展示和推广,提升泉州文化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梨园戏发源于宋元时期的泉州,保存着古南戏的诸多文化形态,距今已有800多年的历史,是我国珍稀濒危的古老剧种,被誉为“古南戏活化石”,是泉州海丝历史文化名城与世界文化遗产城市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在推进传统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要坚持创新多元化表达,注重活态传承,才能让梨园戏这一古老剧种焕发新的生命力。”曾静萍说。 

近年来,曾静萍认真履职,坚守梨园戏阵地,以抢救、传承、发展、传播梨园戏艺术为己任,不断推出高质量的表演剧目。1988年《节妇吟》在首届中国戏剧节上一唱而红,《董生与李氏》荣膺2003至2004年度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十大精品剧目,新编梨园戏《皂隶与女贼》荣获“文华新剧目奖”,《蔡文姬》斩获福建省第22届戏剧会演所有奖项。 

2021年12月,由曾静萍导演的新编梨园戏《英雄虎胆》在第八届福建艺术节暨第二十八届全省戏剧会演亮相,备受梨园戏铁杆戏迷青睐。“该剧的主创团队由四代梨园戏传承人组成,秉承‘返本开新’的理念,首次尝试将红色题材与梨园戏艺术融合,用戏曲的手法外化不同人物的心理动态,巧妙设置悬疑,使全剧具有戏剧张力和观赏性。该剧进行了近一年的创排,力求为观众呈现良好的演出状态。”曾静萍说。 

此外,曾静萍注重活态传承,推动非遗走出舞台、走进民间,在泉州西街、清源山等地举行梨园戏沉浸式演出,和观众零距离接触;开展“梨园文化进校园”活动,通过技艺表演、技艺教学等方式,在孩子心中播下梨园文化的种子;剧团定期对学生开放,开展“梨园戏High体验”活动,邀请中小学生观看动画视频,了解梨园戏历史;搭建小勾栏,邀请孩子们穿上戏服,登台体验梨园戏特有的“十八步科母”表演程式等,身临其境感受梨园戏艺术的魅力。 

“活动去年元旦推出,截至去年底,共吸引两万多中小学生打卡体验。”曾静萍说,下一步,剧团将在泉州22个世界遗产点开展梨园戏“古戏新演”沉浸式演出,用宋元古南戏的艺术形式,向世界推介“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 

近年来,“濒危稀有”的传统剧种人才培养出现断层现象。去年全国两会期间,曾静萍提交了《关于提高体制内非遗传承人待遇,加强非遗传承人的管理的建议》,建议完善评定非遗传承人的考核机制和标准,提高体制内非遗传承人定向性的传承经费、工资待遇等,鼓励非遗工作者培养匠心情怀;对体制内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工作要有实效性的监督措施,推动非遗传承落到实处,让文化的传承代代延续下去。该建议得到了积极响应,政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进一步加强非遗保护传承,提高体制内非遗传承人的待遇,加强非遗传承人管理。 

“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属于差额拨款事业单位,演职员工资待遇不高,无固定的传承经费。泉州市政府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加大对梨园戏的传承与推广力度。但是,建议项目经费管理更科学一些,可以将传承经费真正用在抢救传承保护梨园戏的传承人身上,让经济压力较大的中青年演职员安稳地从事梨园戏的传承事业。”曾静萍说。 

泉州是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越来越多游客对此产生兴趣。借此契机,曾静萍今年将提交《关于建设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文化公园的建议》,建议把海上丝绸之路列入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规划,把泉州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国家文化公园重点建设区,整合海丝沿线城市文物和文化资源,规划建设海丝沿线文化遗产联合保护廊道,系统推进保护传承、研究发掘、环境配套、文旅融合、数字再现5个重点基础工程建设,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推动文旅休闲体验,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互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延续历史文化根脉。 

曾静萍从2003年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以来,至今已履职20年。“能够多年担任全国人大代表,是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对我的支持与信任,我深感责任重大。”曾静萍说,今后,将继续关注传统文化,推动戏曲艺术创新多元化表达,创作更多精品佳作,为戏曲艺术高质量发展鼓与呼,不断满足大众的文化需求。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