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心血管病死亡占我国城乡死亡原因首位,农村为46.66%,城市为43.81。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和肥胖等慢性病是造成心血管病死亡的直接原因。全国政协委员、民盟福建省委会副主委、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谢良地表示,这些原因中高血压占首位。这些慢性疾病与不健康饮食、身体活动不足、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等危险因素的普遍化存在高度相关,并且危险因素之间有叠加的致病作用。
“目前,我国心血管患者的绝对人数还在不断攀升,≥18岁居民高血压患病粗率为27.9%。并且,发病年龄大大提前。但是,国民对高血压的知晓率为46.5%、治疗率为41.1%、控制率为13.8%,治疗控制率仅为33.6%。这与健康中国的要求相差很远。”谢良地表示,健康的生活方式,会使慢病的代表性疾病高血压发病危险减少一半。由此可见,大力宣传健康知识,提高慢病防控意识对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十分重要。
为此,他建议,大力开展传统媒体和网络微信、抖音等自媒体、新媒体的公益广告展播,宣传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公众健康知识;把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宣言“合理饮食、适当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写进小学课本,从小就给民众灌输健康知识,提高防病知识的主动性;把慢病防控的具体指标,如人群健康参数,列入考核地方政府工作的内容之一;把慢病防控的具体工作,作为基层乡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的重点,并且进行规范考核;省市县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每年要有一定时间的宣传慢病科普工作时间,并且列入晋升考核的指标;街道社区工作人员中应该有部分人员具备健康管理师资格。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