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同心中国70年征文|岁月如歌忆民盟
日期:2019-08-26 11:06 来源:苏景盛
  难忘的入盟引路人
  1948年,我从永安中学转到福州光复中学求学后,常与赖根培同学去找他初中时的语文老师朱柽。他于1940年在浙江丽水参加中共外围通讯站,慰问新四军。1941年,他在长汀、宁化、明溪任教,团结进步师生,宣传民主抗日。1947年,他加入福州地下盟组织。他公开的身份是《中央日报》社资料室主任,实则是福建民盟组织委员会成员之一。1949年2月,他曾代表福建民盟去香港民盟总部汇报盟务工作。他的住所有许多书籍,而青年时期我就很爱看书,特别爱他撰写出版的《木炭车》等诗歌。我们这些明溪旅外同学都称他为“木炭车”,形容他整天不知疲倦地忙个不停。他最爱讲民盟先烈李、闻事件和国民党腐败统治,启蒙了我的革命意识,由此,我毅然接受老师的介绍,于1948年6月参加了福州地下盟组织。
  朱柽为筹建和发展福州民盟组织做了大量工作。解放前夕,他积极组织收集有价值的情报,提供给中共组织,为福州的解放费尽心力。解放后,他历任政协、民盟各级领导职务,为党的统战工作,付出了毕生的精力。三明、永安成立盟市委会时,他都有来作盟史专题报告。他同时也是位坚强的共产党员,在自1975年起患直肠癌的十余年里,他忍受了常人难以忍受的手术后遗症的痛苦,仍然以顽强的意志、乐观的精神,不知疲倦地一心扑在民盟工作上。
  朱柽,我敬爱的良师益友,于1993年5月去世。他永远为福建广大老盟员所怀念!他的精神美德将有如日月经天,永留人间。他的教诲我永生难忘!
  艰难开展地下民盟活动
  1948年,国民党贴出通告三申五令:所有民盟成员要向当局登记自首,违者一律与“共匪”同罪,以“奸匪”论处。这时,民盟的一切活动都极为困难。为了防止盟员受迫害,大都采用单线发展组织的方式。我只知道发展我的朱柽是盟员,其他人他一律对我保密,也不许我随意过问组织情况。
  在“反内战、反迫害、反饥饿”的学生运动中,福州协和大学、英华、格致等中学的师生,为民主为真理为祖国,站在反对国民党黑暗统治最前沿,几次罢课,列队游行在伪省政府大厦广场。学生们义正辞严、从容不迫的革命精神,令我至今记忆犹新、其情其景历历在目。其中,协大的颜汉春等优秀盟员,代表了我盟的主流和方向。他们为人正直诚实,是祖国的有用之材,他们用宝贵的血汗和生命为新中国大厦增添了一砖一瓦。
  当时,在福州南台三元商行有我家的木、纸、笋土产货底和股份。我和苏树清小叔在福州读高中时,住在光禄坊一家皮鞋作坊的木楼上。我带有一部自行车,联系面较广,常和三元商行在英华、格致的同乡吕谦、苏树清及闽清的李雁云等四位同学凑在一起读书。我们志趣相投,相识相知,因此这小楼就被我们称为“别墅书屋”。门有横幅:世外桃源,上联:别具一格新天地,下联:墅立污泥而不染。据永安三中张志华回忆:我到过你的“木楼”,看见你写的诗和联,它们都很有正义感。当时,我常学习鲁迅的“匕首”精神,以“横眉冷对千夫指”的精神对待国民党的腐败政权,以“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对待革命、民主等新事物。我们关门读书,看《新民主主义论》《目前的形势和我们的任务》等小册子及民盟的《华商报》,讨论、座谈、评述时事。这时,民族灾难深重,广大民众处于战争的危险和困难时期。我们在“别墅书屋”通过读书,坚定信念,相信黑暗就要过去,黎明即将到来。于是,我们在各自周围宣传解放军爱百姓的事迹,直到福州解放。
  当时,读书会还刊出“别墅墙刊”。墙刊设在光复中学的右侧通道墙边的布告牌上。我们将1948年下半年的习作,集中几篇于1949年春刊出,有刊头(一所美丽的小楼彩画),也有前言(《赞别墅》诗),有小说等。这些作品表达了我们对光明的追求,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憎恨和反抗。三明师专的邓平是刊物的主要缮写者,他对“别墅墙刊”的刊出记忆犹新,是40年后健在的史实见证人之一。
  福州解放前夕,“别墅读书会”四位成员积极参加护校活动。成员李雁云和我还利用星期天头顶烈日,骑自行车到各处交通要道记下国民党的防卫工事分布和建筑情况,交给盟组织,为解放福州尽绵薄之力。
  解放后,我们“别墅读书会”的四个人都参加了革命工作,有的还考上了革大,开始了新的长征。我也考入省革大,参加了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民盟福建省委第一任主委林植夫亲自主持召开盟员大会欢送我们。在欢送会上,我激动地表示:决不辜负“母亲”盟组织的希望,继续为革命作出新贡献。
  1950年春夏间,福建省首届青年代表大会召开,我被永安地区青年推选为代表,光荣出席大会。我在小组讨论会上介绍的“别墅读书会”,被作为大会总结内容之一,受到省党政有关领导的肯定和赞扬。这都归功于民盟组织的教导和培养。
  盟省委首任主委林植夫印象
  林植夫,福建闽候人,中共新四军对敌工作部部长,“皖南事变”后被国民党逮捕,关押在江西上饶集中营的个人囚笼里。在那罪恶的单笼里,前胸特别装置一根长钉,如果“囚犯”睡了而低下头,那支长钉便会毫不留情地穿入下巴,足以使人撕心裂肺、痛不欲生,其情景令人心惊肉跳。因此,林主委的头不论坐、立,都是昂扬僵直。
  这位倍受折磨的革命领袖,对敌人是千仇万恨,宁死不屈;对同志却是亲如手足,平易近人。他很爱讲革命故事和作战经历。他说是华东陈毅派来福建组建民盟的,他特别强调要依靠党的领导,他认为各基层组织的交叉党员都在执行党的政策,体现了党的意图,这就是党领导帮助民盟工作的主要形式。他总结民盟地下工作时说:“福建民盟的工作,自始至终都是置于党的绝对领导之下进行的”。因此,盟员的任何成就都是民盟的光荣,也是党的统一战线政策胜利的组成部分。
  组织的关怀暖人心
  解放后,省革大分配我到永安地区小教轮训班工作。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开始为落实政策而奔波,事隔两年毫无眉目。后来,我写信给盟省委会。经核查我的入盟登记表、申请书等资料,盟省委会很快就恢复了我的盟籍,我成为省盟个别联系的直属盟员。我的地下老盟友、盟中央副主席吴修平同志对我说:“我们承认了你是老盟员,就对你负责到底。”
  由于我在单位的档案资料被丢失,落实政策遇到许多困难,盟省委会组织部便开始在福州为我四处收集、整理有关我的个人档案资料。尤其是盟省委会组织部的邵大姐,她年老体弱,却几乎天天去省文联找李光(建国初期永安专署的文教科长),为我索写证明材料。盟省委会组织部部长郑寿安更是不辞劳苦,跟许多单位联系,通过发函、电话、电报等方式进行催办落实。三明盟市委主委叶元赞也曾多次向我曾经工作过的三元区文教科落实我的档案事宜。永安盟小组的廖仰文,则奔波于统战部、县总工会等部门具体予以落实。可以说,为了落实我的政策,省地县各级盟组织上下协作,费尽心神,最终才令我得以平反。那真诚、那挚爱、那关怀,无一不令我感激不尽,永难忘怀!三明统战部长则把我的事,提高到党盟合作关系的高度上来认识对待,要求相关部门认真办理。在各方合力帮助下,1983年底,我悬而未决的问题终于得到了落实。组织上为我作出了“入盟后,积极为党工作”的公正结论,并让我按地下盟员入伍享受离休待遇,这在永安尚属首例。1987年,我在永安市总工会办理离休,安度晚年。
  作者简介:苏景盛,男,1928年10月出生于福建永安,于1948年6月在福州光复中学求学时经其老师朱柽介绍加入了福州地下民盟组织,并在福州艰难开展地下民盟活动。建国后,几经波折,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民盟福建省委核查而恢复盟籍,成为民盟福建省委个别联系的直属盟员。之后在民盟省委及时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吴修平同志的关心帮助下,终于得到平反并在1983年底落实政策,按解放前入盟的地下盟员享受离休待遇,并于1987年在永安市总工会办理离休手续至今,现系民盟永安市委会辖下唯一的解放前入盟的地下盟员。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