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我与人民政协|情结
日期:2019-08-15 09:00 来源:周运隆
  时光荏苒,岁月倏忽。今年是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我是昔日的一个政协委员,随着时光流逝,已是耄耋老者了。许多往事都难记清了,但回想起20年前在政协活动的那段岁月,政协对自己的影响和熏陶,却是难以忘怀。今逢人民政协成立70周年喜庆的日子,且将记忆与感触记录于此,权作纪念。
  我曾担任过鼓楼区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和福州市政协第八、九届委员会常委。细算来,我这一生与政协联系在一起的时间有16年之久。1987年,我当选鼓楼区政协第二届委员会副主席,这是我初识政协的开始。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当时的我刚从教师岗位调动到民盟工作,对于政协的相关情况都需要从头学起。记得第一次参加鼓楼区教育局对口座谈会。我根据几年来工作中对教育问题的调研,向区教育局提出了加强一般校建设的建议。这个建议当时就没有被采纳。但是会后我反复思考,觉得自己的建议方向是对的。之后,我一方面继续深入学校做相关调研,一方面和委员们一起探讨如何完善这个建议。第二年的区政协大会上,区教育局采纳了我的建议,决心用三年时间让一般校教育质量上一个新台阶。教育局局长对于能够收到好的建议再三表示感谢。当时,作为政协委员的我因为自己的建议能被接受而感到欣慰。从此,我坚信只要我们的意见、建议是能反映民意的,是富有建设性的,就一定不会“白说”的:
  在鼓楼区旧城改造中,曾出现某些工地“野蛮”施工造成周边道路严重损坏,影响群众出行的现象。《福州晚报》当时先后两次刊登群众来信反映这个问题,终未能得到妥善解决。了解了这一情况后,我写了《为我区马路呼吁》的意见,登在鼓楼区政协的《协商与监督》专刊上。这一“呼吁”受到鼓楼区委、区政府的重视,把维护道路和修复被损坏的道路列为政府为民办实事的项目,并举一反三,加强了旧城改造施工的管理。此后,我在区政协的《协商与监督》专刊上,写了多篇反映社情民意的意见与建议,都收到很好的效果。
  2000年,根据盟员反映,我撰写了《禁止用“福尔马林”浸泡水产品上市,毒害消费者》的社情民意信息,登在《福州政协信息》上,引起有关领导和新闻媒体的高度重视。《福州晚报》以大幅标题作了专题报道,有关部门立即组织对水产品市场进行了排查,有效地遏制了水产市场违法行为。
  “奔走国是,关注民生”是民盟的优良传统。我作为民盟的一员,就要重视和积极反映社情民意。在担任市区政协委员期间,我写了许多涉及深化教育改革、文化保护、城市规划、绿化环保、耕地保护、国企政策、社会保障以及社会治安等诸方面提案和“社情民意”。这些提案和“社情民意”虽然达不到专家的水平,但都起到了反映情况,为有关部门提供建议的作用。
  政协犹如一个温馨的大家庭,在这里既有纪律,又有民主。既有统一意志,又有个人心情舒畅。在这里民主政治气氛活跃而热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一种体现。政协又是一个大学校,十多年来,我每一步的成长和进步都与政协的关怀、教育和帮助紧密相连。可以这样说,我与政协结下了深厚的情谊。
  退休后,我一直继续订阅《人民政协报》。知情人很奇怪,问我离开政协这么多年,为什么还要订这报?我说,我看政协报更有感情。我想,这就是忘不了的政协“情结”吧!
  (作者系鼓楼区政协第二、三届委员会副主席和福州市政协第八、九届委员会常委 周运隆)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