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70周年征文|继往开来庆华诞
日期:2019-08-23 16:29
来源:黄柳溪
我来到龙岩历史的源头——龙岩洞,河洛大禹化作的黄龙,曾在这里蛰伏,石壁上若隐若现的龙首,是我家乡的名字,勾起了我无限遐想。
庄严的朱子祠,点燃了龙岩的文明薪火,作为华夏正统思想的儒文化,开始在这片被称作“蛮南”的土地上广为流传,忠、孝、仁、义、礼、智、信......一个个简短有力的汉字,是历代龙岩人的精神信条。
悲壮的丞相岩、肃穆的郭公庙,铭记了当年文天祥在此驻兵抗元、郭氏二将带领龙岩男儿精忠报国的壮烈历史。“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的雄浑诗句至今缭绕耳畔。
随着思绪飘摇,我到了红色的东肖后田,聆听土地革命的先声,凝视那段激扬岁月,一幕幕先烈为国为民、忘我斗争的画面在我脑海中铺展开来——一张《岩声》报,惊醒了旧社会龙岩人民的幻梦;一把斧头,劈开了封建地主的谷仓;后田暴动,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邓子恢、郭滴人等革命先辈带领群众,打倒地主豪绅,撕碎压迫的契约,分田分地真忙。
建立红色政权,革命群众乐开了花,凯旋的采茶灯跳遍五湖四海,胜利的山歌传遍大江南北。三打龙岩城,红旗跃龙津,红八团、红九团,神出鬼没反围剿,新四军二支队,勇赴前线抗日寇,保田斗争二十年,红旗不倒建中华。革命先辈的奋斗,筑成了我们的新中国,龙岩儿女的献血,染红了鲜红的五星红旗,我们从此站起来了。
信步中山街,龙岩人最亲切的老街,取道西宫巷,开漳圣王陈元光的豪气依然留存,还有那朗朗上口的龙岩八景——虎岭松涛、龙川晓月、登高独秀、九侯叠嶂、紫金晴雪、东宝春云、奇迈岚光、双井清泉。耳边,仿佛传来了童年时的歌谣:
正月正,穿新衫;二月二,去读书;三月三,梅子肩头挑;四月四,甘草梅子当出世……
行人络绎不绝的五彩巷、花团锦簇的街心广场、繁华热闹的龙津河畔,是我童年魂牵梦萦的回忆,朴而实的小店、窄而暖的小巷,还有那活泼雅致的方言叫卖,宛若宋朝繁荣的夜市。在那个电视机、摩托车,乃至凤凰牌自行车等简单什物都是奢侈品的年代,质朴的夜市、城郊的田园、路边的草地,无不时常牵引着我童稚的心。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时代引领着我和我所依存的家乡、祖国共同成长,我已不再是那充满幻想的幼稚少年,我的家乡也不再是闽南边缘的小山城。
登上碧绿的天马山,敲响那山巅的世纪钟,激荡起历史的回声,龙岩美景尽收眼底——城依偎着山,山环抱着城,放眼四野,美丽山城如诗如画,好一幅万众创新,百业兴旺的时代画卷。城里的农田被园林景致取代,旧式的民房让位给高楼大厦,古色的栈道如藤蔓一般蔓延至小城的各个角落。七十年的新长征路上,传承着红色基因的龙岩儿女再立新功——科技四院士,奥运三冠军,全国中小百强企业在此集结,高新工业制造业在此崛起;七十年的摸索实践中,我们和我们的祖国一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沉睡的巨龙,从未像今天这般高飞在天,我们也从没像现在这般比邻伟大的梦想。
在锦绣中华七十华诞之际,我们肩负着五千年的辉煌与财富,从历史的沧桑走向未来的伟大复兴,用我们的踏实的双脚,筑成梦想的地基,用我们勤劳的双手,编制梦想的羽翼,梦想在望,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黄柳溪,民盟盟员,龙岩市新罗区计生协综合股科员。
庄严的朱子祠,点燃了龙岩的文明薪火,作为华夏正统思想的儒文化,开始在这片被称作“蛮南”的土地上广为流传,忠、孝、仁、义、礼、智、信......一个个简短有力的汉字,是历代龙岩人的精神信条。
悲壮的丞相岩、肃穆的郭公庙,铭记了当年文天祥在此驻兵抗元、郭氏二将带领龙岩男儿精忠报国的壮烈历史。“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的雄浑诗句至今缭绕耳畔。
随着思绪飘摇,我到了红色的东肖后田,聆听土地革命的先声,凝视那段激扬岁月,一幕幕先烈为国为民、忘我斗争的画面在我脑海中铺展开来——一张《岩声》报,惊醒了旧社会龙岩人民的幻梦;一把斧头,劈开了封建地主的谷仓;后田暴动,打响了福建农民武装暴动的第一枪,邓子恢、郭滴人等革命先辈带领群众,打倒地主豪绅,撕碎压迫的契约,分田分地真忙。
建立红色政权,革命群众乐开了花,凯旋的采茶灯跳遍五湖四海,胜利的山歌传遍大江南北。三打龙岩城,红旗跃龙津,红八团、红九团,神出鬼没反围剿,新四军二支队,勇赴前线抗日寇,保田斗争二十年,红旗不倒建中华。革命先辈的奋斗,筑成了我们的新中国,龙岩儿女的献血,染红了鲜红的五星红旗,我们从此站起来了。
信步中山街,龙岩人最亲切的老街,取道西宫巷,开漳圣王陈元光的豪气依然留存,还有那朗朗上口的龙岩八景——虎岭松涛、龙川晓月、登高独秀、九侯叠嶂、紫金晴雪、东宝春云、奇迈岚光、双井清泉。耳边,仿佛传来了童年时的歌谣:
正月正,穿新衫;二月二,去读书;三月三,梅子肩头挑;四月四,甘草梅子当出世……
行人络绎不绝的五彩巷、花团锦簇的街心广场、繁华热闹的龙津河畔,是我童年魂牵梦萦的回忆,朴而实的小店、窄而暖的小巷,还有那活泼雅致的方言叫卖,宛若宋朝繁荣的夜市。在那个电视机、摩托车,乃至凤凰牌自行车等简单什物都是奢侈品的年代,质朴的夜市、城郊的田园、路边的草地,无不时常牵引着我童稚的心。
沧海桑田,白云苍狗,时代引领着我和我所依存的家乡、祖国共同成长,我已不再是那充满幻想的幼稚少年,我的家乡也不再是闽南边缘的小山城。
登上碧绿的天马山,敲响那山巅的世纪钟,激荡起历史的回声,龙岩美景尽收眼底——城依偎着山,山环抱着城,放眼四野,美丽山城如诗如画,好一幅万众创新,百业兴旺的时代画卷。城里的农田被园林景致取代,旧式的民房让位给高楼大厦,古色的栈道如藤蔓一般蔓延至小城的各个角落。七十年的新长征路上,传承着红色基因的龙岩儿女再立新功——科技四院士,奥运三冠军,全国中小百强企业在此集结,高新工业制造业在此崛起;七十年的摸索实践中,我们和我们的祖国一同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沉睡的巨龙,从未像今天这般高飞在天,我们也从没像现在这般比邻伟大的梦想。
在锦绣中华七十华诞之际,我们肩负着五千年的辉煌与财富,从历史的沧桑走向未来的伟大复兴,用我们的踏实的双脚,筑成梦想的地基,用我们勤劳的双手,编制梦想的羽翼,梦想在望,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作者:黄柳溪,民盟盟员,龙岩市新罗区计生协综合股科员。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