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同心70周年征文|我与提案有个“约会”
日期:2019-08-23 16:34 来源:林志娟
  这两天,当得知自己关于“龙岩老字号”的提案,有了长足的进展:不仅要在龙岩城区,建立一个老字号企业的一个长期的展示馆,走出龙岩,并到福州、厦门参展,正一步步推向全国,同时,今年5月份,还将出台龙岩老字号企业发展扶持政策,加快形成老字号发展的长效机制,我心飞翔,倍感荣耀……
  这只是多年来,自己“提案人生”的一个小小缩影。每每,得知自己提案有进展、起成效时,我内心总会一阵澎湃,一股忧国忧民的大义、视天下兴衰为已任的豪情,油然而生,感染着自己,更加坚定前行的方向,也让自己更深刻体会到,民主党派机关神圣的责任和使命:它不仅仅给民主党派参与国事、关心政治、融入社会提供了一个平台,身在其中,还让我们深深体会到被政协支持、认可、肯定的荣耀。
  领导关怀与指导 结下“提案情怀”
  时光齿轮,碾过记忆的门阀,一下将我拉回到1991年。那时候,我刚大学毕业,便到了原龙岩市万安乡镇当人大秘书。学英语国际贸易专业的我,从未想过有天会和“提案”打交道。
  1993年3月,机缘巧合下,我到了原民盟龙岩市委办公室工作,承担着民盟办公室日常工作、宣传、社会服务等工作,以及提案、社情民意的收集整理报送等,与原龙岩市政协有了较为密切的联系。回头想想,我的“提案情怀”,也正是那时候结下的。
  日常工作中,每当我认真地整理、编辑凝聚着基层盟员们心声、代表着基层群众呼声的各类提案、社情民意时,感受着这些社会各个方面的信息,内心总是难以平静,还有一丝羡慕,总想着有一天,我也能提出属于自己的提案,在大会上“表现一番”,为推进龙岩发展做建言献策。
  成长,需要时间。一个好的提案,更需要生活的积淀。日常的工作,让我坚信了前行的方向。我在将各类提案、社情民意上报给原市政协提案委时,除了认真学习外,政协领导们还总会给予亲切的指导、关怀,而我也在这过程中,不断汲取能量和营养,锤炼自己。同时,我还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读书班、专题报告会、情况通报会等,不断加强学习。
  政协领导们亲切的指导,热忱的关怀让我倍受鼓舞。那时,我就深深体会到民主党派机关神圣的责任和使命,它不仅仅给民主党派参与国事、关心政治、融入社会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且让我深深体会到被政协支持、认可、肯定的荣耀。
  提案源于生活 发出政协“好声音”
  1997年,龙岩地改市,龙岩地区政协工委改为龙岩市政协,民主党派自然升级,在民盟龙岩市委工作的我,编制上划,让我感受到了组织的温暖,更加坚定了我前行的方向。1999年12月,我调到龙岩市政协经济委秘书科工作,一干就是14年,这些年对外今后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让我对“提案源自生活”的感悟,愈发深刻,提案能力不断加强。
  这14年来,我在龙岩市政协经济委主任的领导下,围绕龙岩市委、市政府工作重点,组织调研视察,开展专题协商,积极参政议政,并调动龙岩市政协经济委委员参加活动、撰写提案、为发出了政协“好声音”不断努力,并通过提案,不断反映社情民意,找了了自己的人生定位。原来,此生与提案的“约会”,才刚刚开始。
  与此同时,我还加强与市政协经济委委员之间的沟通交流,调动委员履职积极性,创新沟通联系和组织委员,认真学习龙岩市委、市政府及市政协重要会议精神、国家政策解读等,牢牢把握加强和改进市政协工作的鲜明主题。其中,在2001年至2012年期间,我多次到福建省政协全会当小组秘书,现场省政协委员们纷纷就有关报告、决议等各抒己见,那种忧国忧民的大义,那种视天下兴衰为已任的豪情与担当,深深感染了我。
  2013年6月,龙岩市政协党组推荐我到民盟龙岩市委任专职副主委。2013年10月,民盟龙岩市委七届全委会议增选我为民盟龙岩市第七届委员会常务委员、副主任委员。感恩政协,源于政协为民盟提供了很好的政治平台,以及在工作中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和无私的帮助。
  6年来,我在张琼珊主委的领导下,主办了民盟中央美术院古田分院成立、水墨丹心书香古田捐赠仪式、“明眸工程”走进闽西、“超天使工程”大型活动、民盟中央思想宣传工作会议等。这些活动,有的扶危济困,帮助贫困眼病患者重获光明,有的免费书写春联,造福不少百姓,引发了众多关注,为自己发出政协“好声音”,提高提案能力,积累了丰富实践素材。
  在这些日子里,我集中广大盟员智慧,花大时间,以社情民意信息为抓手,积极撰写提案、建议等,民盟市委参政议政取得显著成效。2014年度,我被龙岩市政协评为“优秀信息员”,其中,我撰写的《完善人民监督员制度的若干建议》、《我省交通运输投融资机制创新的建议》、《关于城乡低保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精准”核对的建议》、《关于建立市级电商培训基地培养高素质电商人才的建议》等多篇社情民意、调研报告和提案,内容优秀,获得上级部门认可好评。
  下一步,我将围绕“一市两区三组团”“五基地六产业七景区”的发展思路,多作调查研究、多建睿智之言、多献务实之策、多谋创新之举,为龙岩市委、市政府指导和推动全市工作出谋划策、献计出力,将这场“约会”进行到底。   
  一纸提案八易其稿 助推龙岩老字号发展
  我与“提案”打交道的近些年,现在回想起来最深刻的,还是要属《关于加快发展龙岩市老字号的建议》的提案。之前,自己去过龙岩沉缸酒、永定采善堂万应茶等企业参观过,与这些老品牌,结下了不解之缘,印象很深刻。2018年11月,首批“龙岩老字号”授牌仪式在龙岩会展中心举行,“龙岩老字号”企业发展,引发了我的反思。
  那时,我就在想:为什么这么好的企业,一直做不大,没有走出龙岩,这是“龙岩之痛”。在2018年5月发布的2018中国品牌价值百强榜单上,就有11家中华老字号入围,“龙岩老字号”企业,是可以有更多的附加价值。然而,截止目前,在商务部2006年开始先后认定并公布的1128家中华老字号中,厦门有12家,泉州市6家,而龙岩市没有1家。
  经过初步了解,我发现龙岩市老字号工作短板明显,数量少,规模小,发掘、培育、传承老字号,尤显迫切。于是,当时,我就想一定要为“龙岩老字号”走出龙岩,走向全国做一点事,我首先想到的就是写一篇关于龙岩市老字号发展的提案。
  我先是到龙岩市商务局了解相关情况,并与省老字号协会联系,请求其加强对龙岩老字号的支持力度,并就如何推进老字号发展,向他们“取经”,经过调研发现“龙岩老字号”工作,存在开展起步较迟、品牌创新不足、缺乏良好运作机制等问题。
  厦门老字号开发保护工作,走在全省前列。当得知,厦门老字号协会也有民盟成员时,我很是高兴,找到这位民盟成员“取经”。在厦门拥堵的人流中,我心里却像是在平坦大道一般,很是舒坦。最终,经过1个月多月努力,与众多盟员商量后,我八易其稿,将加快培育“老字号”企业的建议,作为民盟的集体提案,在龙岩市政协五届三次全会上“书面发言”。
  会上,我提出,“龙岩老字号”是龙岩的城市名片和城市记忆,是龙岩市极其重要的无形资产和极为可贵的精神财富,并提出三大建议,获得众多政协委员点赞认可:建议加快形成龙岩老字号发展的长效机制,尽早研究出台龙岩市老字号发展的长效政策措施;建议对老字号发展予以财政预算经费支持,财政资金不要求多,但要用到关键点上;加快指导推动组建龙岩老字号协会。
  对此,我还建议:要把老字号发展与城市改造、乡村振兴、发展规划、生态旅游有机结合起来,让老字号文化成为“中国梦”中“系住乡愁”的主要方面,通过老字号文化带动龙岩与国内外、海峡两岸、海内外姓氏文化、同乡文化发展,使之成为触动海内外龙岩人的故乡神经,成为团结社会各界人士和海内外龙岩同胞建设故乡的统战力量。
  如今,这些“龙岩老字号”发展,正一步步向自己预想推进,有了长足的进展,不仅要设立老字号企业长期的展示馆,还将走出龙岩,到福州、厦门参展,提高品牌影响力,并将于5月份进行立法保护,加快形成老字号发展的长效机制。
  作者:林志娟,民盟盟员,龙岩市政协常委、民盟龙岩市委会专职副主委。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