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中国70周年征文|携手走在合作初心的大道上
日期:2019-08-23 16:11
来源:陈清芳、范子凤
岁月辽阔,江山纵横。七十年光景、七十年奋斗、七十年砥砺……在时光的放映机里,一一被贮存,一一被铭记!
我们刚刚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八周年,又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七十年,是一段峥嵘岁月,丈量着亿万中国人朝着梦想奔跑的脚步。七十年,我们在一穷二白的纸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画图。七十年,我们从经济凋敝的困境中奋发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七十年,我们筚路蓝缕,我们一往无前。
您看见了吗?那上天入地,通江达海的奇迹。
“复兴号”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驰骋出追赶梦想的速度。“青蒿素”让更多的患者逃脱死亡的魔掌,重获生命的春天。“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默默探索,几代人探月的指尖终于触摸到月宫的奥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七十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七十年,是一段我们在艰辛中探索,不断寻找正确方向的岁月。七十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被称为“中国模式”的道路,它正是我们今天昂首阔步坚定踏上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更是人民的选择。
这条路上,有气壮山河的豪情满怀,有波澜壮阔的改革探索,有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在这条路上,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很多国家几百年也没能走完的发展历程。环顾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把扶贫做得像我们这么投入,没有哪个国家把高铁建在了穷乡僻壤,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实现全民网络化的快捷支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七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七十年。当一些国家的政党忙着为吸引选票而编造竞选口号时,中国共产党却坚信:兼容并包,多党合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才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七十年来,各党派积极参政议政,献言献策,团结之花硕果累累。
您听到了吗?我们的脚步蓬勃有力,踩出铿锵的旋律。八闽大地上留下了多少民盟盟员坚实的脚印。
“不忘初心,筑梦民盟”的江志平,以一颗“想贫老之所想,急贫老之所急”之心,多年来,为老年慈善事业多方奔走,慷慨解囊,给多少困境中的老人送去温暖。他更以用一颗朴素纯真的初心,关注教育、爱心助学,以民盟企业家的责任感,为八闽大地书写着春天的故事。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这句话正是对多年沉下心来搞科研,常下基层做实事的福建民盟盟员陈昌生的最好诠释。作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教师,他兢兢业业的何止是培养海洋建设的人才,更是积极下基层,认真搞科研,切实解决渔民的实际困难,为八闽大地的海洋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们八闽大地的民盟盟员,正在新的起跑线上,用最滚烫的热血,最团结的力量,为民族复兴注入新的动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我想,这自信,正是来源于大国领袖的家国情怀,来源于各党派团结协作、共担风雨的携手共进。
七十年,是民族文化走向昌盛的七十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您发现了吗?文化艺术流光溢彩,生机勃发。《战狼》《芳华》《无问西东》好评如潮,《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共鸣声声,《中国诗词大会》更是唤起了多少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文化品牌、文化需求、文化服务……七十年,物换新移。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俯身拾起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它们,是凝聚我们民族精神的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回首七十年,在风雨兼程的征途中,一代代中国人共同吮吸精神血脉、传承价值基因、接受文化滋养,让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
这七十年,也是我们闽北人民上下一心,携手前进,共同建设我们美丽家乡的七十年。
您相信吗?我们的脚步不仅早已跨越武夷山脉,更跨越了高山大海,与世界相联。
如今,无论您漫步在哪一个角落,哪一处市场,你都有可能会品尝到家乡味道:嘉禾水稻、小湖水仙、漳墩白茶、建阳桔柚、小湖杨梅、里外曹笋……我们的家乡已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小山城,成长为物产丰富的沃土。
这块土地上,文明之光更是熠熠生辉。楠木厅、多宝塔等古建筑的陈砖旧瓦,透露着精湛的建筑技艺和深厚的儒学遗存。蒙尘多年,几乎被人遗忘的建本建盏,更是在新时代匠人的手中焕发出醉人的光彩。
彪炳史册的“建本”已定格成永恒的活化石,不但在国内,甚至在英、法、日等国的国家级图书馆里,都是珍藏的宝物。它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之功,永铭于世。
而作为宋代八大名瓷之一的建盏,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享誉世界,如今更是重新进入百姓视野,并逐步走向世界市场,成为了潭阳大地重要的产业之一。千秋岁月、薪火相传。现在的建盏艺人们重新燃起千年窑火,用他们几十年的坚守,让沉寂千年的建盏如涅槃后重生。
“忽惊千盏兔毫斑”“鹧鸪斑中吸春露”,如果您到我们“建盏一条街”走一走,那些釉面光亮而不刺眼,给人以宁静庄重之感的乌金釉、免毫釉、油滴釉、鹧鸪斑、曜变……一定会让您惊叹,让您流连!
那些从遥远的古代走来的文字和艺术,正在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七十年,疾如旋踵。中华文化的自信,让我们骄傲地站在时代的前沿,自豪地发出中国声音。
是的,前进的途中有时会有不和谐的音响。水灾、雪灾、地震……在天灾面前人那么渺小。暴力犯罪、疫苗风波、桥梁坍塌……人为祸患更让人气愤。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白衣天使舍身忘我的工作、武警战士奋不顾身的涉险、人民公仆鞠躬尽瘁的奉献……正是磨难,炼就了中国的意志。正是灾难,凝聚了民族精神。
是的,船到中流、人到半山,尤需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七十年来,我们曾遭遇封锁与遏制,曾有过急躁与冒进,也曾面对金融危机、贸易摩擦的挑战。然而,“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我们“中国号”巨轮始终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七十年,沧海桑田须臾改;七十年,我心仍似金钿坚。让我们携起手来,挺直脊梁、以梦为马,始终行走在合作初心的大道上。
我们相信,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一百年……我们的祖国,将会一路向阳,傲立东方!
作者:陈清芳,民盟盟员,民盟建阳区委一中支部主委、建阳第一中学中级职称;范子凤,民盟盟员,民盟建阳区委副主委、区政协委员、水吉镇正科级副镇长。
我们刚刚庆祝了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八周年,又将迎来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
七十年,是一段峥嵘岁月,丈量着亿万中国人朝着梦想奔跑的脚步。七十年,我们在一穷二白的纸上描绘出最新最美的画图。七十年,我们从经济凋敝的困境中奋发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七十年,我们筚路蓝缕,我们一往无前。
您看见了吗?那上天入地,通江达海的奇迹。
“复兴号”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驰骋出追赶梦想的速度。“青蒿素”让更多的患者逃脱死亡的魔掌,重获生命的春天。“玉兔二号”在月球背面默默探索,几代人探月的指尖终于触摸到月宫的奥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无论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还是在世界历史上,这七十年,都是一部感天动地的奋斗史诗。”
七十年,是一段我们在艰辛中探索,不断寻找正确方向的岁月。七十年来,我们走出了一条被称为“中国模式”的道路,它正是我们今天昂首阔步坚定踏上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历史的结论,更是人民的选择。
这条路上,有气壮山河的豪情满怀,有波澜壮阔的改革探索,有拥抱世界的开放胸怀。在这条路上,我们用几十年的时间走完了很多国家几百年也没能走完的发展历程。环顾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把扶贫做得像我们这么投入,没有哪个国家把高铁建在了穷乡僻壤,没有哪个国家像我们这样实现全民网络化的快捷支付……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人民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上”。
七十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团结奋斗的七十年。当一些国家的政党忙着为吸引选票而编造竞选口号时,中国共产党却坚信:兼容并包,多党合作,与人民群众心连心,才是决定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七十年来,各党派积极参政议政,献言献策,团结之花硕果累累。
您听到了吗?我们的脚步蓬勃有力,踩出铿锵的旋律。八闽大地上留下了多少民盟盟员坚实的脚印。
“不忘初心,筑梦民盟”的江志平,以一颗“想贫老之所想,急贫老之所急”之心,多年来,为老年慈善事业多方奔走,慷慨解囊,给多少困境中的老人送去温暖。他更以用一颗朴素纯真的初心,关注教育、爱心助学,以民盟企业家的责任感,为八闽大地书写着春天的故事。
“士虽有学,而行为本焉。”这句话正是对多年沉下心来搞科研,常下基层做实事的福建民盟盟员陈昌生的最好诠释。作为集美大学水产学院的教师,他兢兢业业的何止是培养海洋建设的人才,更是积极下基层,认真搞科研,切实解决渔民的实际困难,为八闽大地的海洋建设贡献着自己的青春力量。
我们八闽大地的民盟盟员,正在新的起跑线上,用最滚烫的热血,最团结的力量,为民族复兴注入新的动力。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当今世界,要说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够自信的话,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
我想,这自信,正是来源于大国领袖的家国情怀,来源于各党派团结协作、共担风雨的携手共进。
七十年,是民族文化走向昌盛的七十年。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
您发现了吗?文化艺术流光溢彩,生机勃发。《战狼》《芳华》《无问西东》好评如潮,《朗读者》《国家宝藏》《经典咏流传》共鸣声声,《中国诗词大会》更是唤起了多少人对古典文化的热爱。文化品牌、文化需求、文化服务……七十年,物换新移。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俯身拾起老祖宗留下的宝贝。它们,是凝聚我们民族精神的力量。
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回首七十年,在风雨兼程的征途中,一代代中国人共同吮吸精神血脉、传承价值基因、接受文化滋养,让中华民族前所未有地接近民族复兴的目标。
这七十年,也是我们闽北人民上下一心,携手前进,共同建设我们美丽家乡的七十年。
您相信吗?我们的脚步不仅早已跨越武夷山脉,更跨越了高山大海,与世界相联。
如今,无论您漫步在哪一个角落,哪一处市场,你都有可能会品尝到家乡味道:嘉禾水稻、小湖水仙、漳墩白茶、建阳桔柚、小湖杨梅、里外曹笋……我们的家乡已从一个无人知晓的小山城,成长为物产丰富的沃土。
这块土地上,文明之光更是熠熠生辉。楠木厅、多宝塔等古建筑的陈砖旧瓦,透露着精湛的建筑技艺和深厚的儒学遗存。蒙尘多年,几乎被人遗忘的建本建盏,更是在新时代匠人的手中焕发出醉人的光彩。
彪炳史册的“建本”已定格成永恒的活化石,不但在国内,甚至在英、法、日等国的国家级图书馆里,都是珍藏的宝物。它对中华文化的传播之功,永铭于世。
而作为宋代八大名瓷之一的建盏,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精湛的工艺享誉世界,如今更是重新进入百姓视野,并逐步走向世界市场,成为了潭阳大地重要的产业之一。千秋岁月、薪火相传。现在的建盏艺人们重新燃起千年窑火,用他们几十年的坚守,让沉寂千年的建盏如涅槃后重生。
“忽惊千盏兔毫斑”“鹧鸪斑中吸春露”,如果您到我们“建盏一条街”走一走,那些釉面光亮而不刺眼,给人以宁静庄重之感的乌金釉、免毫釉、油滴釉、鹧鸪斑、曜变……一定会让您惊叹,让您流连!
那些从遥远的古代走来的文字和艺术,正在成为中国走向世界的闪亮名片。七十年,疾如旋踵。中华文化的自信,让我们骄傲地站在时代的前沿,自豪地发出中国声音。
是的,前进的途中有时会有不和谐的音响。水灾、雪灾、地震……在天灾面前人那么渺小。暴力犯罪、疫苗风波、桥梁坍塌……人为祸患更让人气愤。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白衣天使舍身忘我的工作、武警战士奋不顾身的涉险、人民公仆鞠躬尽瘁的奉献……正是磨难,炼就了中国的意志。正是灾难,凝聚了民族精神。
是的,船到中流、人到半山,尤需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七十年来,我们曾遭遇封锁与遏制,曾有过急躁与冒进,也曾面对金融危机、贸易摩擦的挑战。然而,“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我们“中国号”巨轮始终劈波斩浪、一往无前。
七十年,沧海桑田须臾改;七十年,我心仍似金钿坚。让我们携起手来,挺直脊梁、以梦为马,始终行走在合作初心的大道上。
我们相信,下一个十年、二十年、一百年……我们的祖国,将会一路向阳,傲立东方!
作者:陈清芳,民盟盟员,民盟建阳区委一中支部主委、建阳第一中学中级职称;范子凤,民盟盟员,民盟建阳区委副主委、区政协委员、水吉镇正科级副镇长。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