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国民主同盟福建省委员会网站!

同心70周年征文|党盟协力共促厦门城市管理精细化
日期:2019-08-23 10:31 来源:林涛
  哒哒哒,清脆的键盘敲击声,伴随着头戴耳麦的接线员边接听边记录市民投诉,不多时一份城市投诉的案件就完成了接警,在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综合信息指挥中心的屏幕大厅上可见这份投诉件直接转给了哪个区的哪个中队办理。短短数十分钟的接警处理,将以往至少需要7天时间才能完成的工作办好了。这是2007年11月2日下午时任民盟中央副主席、厦门市政协副主席郑兰荪带队督办重点提案《关于尽快推行“数字城管”新模式的建议》时,在厦门市12319执法热线现场观看到的画面。
  缘起:厦门民盟三万六千字的调研报告
  《关于尽快推行“数字城管”新模式的建议》重点提案督办视察主要缘起于民盟厦门市委在2006年撰写的一份3万6千字的调研报告。
  2006年初民盟中央参政议政部的马宝琛处长来到民盟厦门市委,与民盟厦门市委领导沟通撰写课题参与民盟中央城市灾害与社会管理论坛,时任民盟厦门市委专职副主委叶必勇将时任民盟市委常委、民盟思明区总支主委的朱奖怀请到办公室一同商议,我当时在民盟厦门市委调研部工作,叶副主委请我参与旁听。朱奖怀说,城市灾害日益频发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城市管理的粗放,不够精细化,我们可以从这个方面切入,做个调研,争取使厦门的城市管理上一个台阶。于是数字化城市管理调研课题组就诞生了,课题组组长由叶必勇和朱奖怀共同担任,成员有曾任民盟市委常委的林地球、厦门大学建筑系的王明非、知圆律师事务所的林涛主任、李凤梅律师、市容环卫处的刘春,我则被赋予执笔之责。
  课题组成立之后,我们多方走访调研。在厦门市内,我们深入走访了市城市执法局、市建设局、市容考评委、市容环卫处等单位,通过座谈沟通,掌握了我市城市管理方面的运行管理体制及机制。与此同时,调研组一行还先后调研考察了北京、上海、哈尔滨、扬州、南京等地市,了解北京东城区的万米单元网格化管理、哈尔滨三位一体的城市管理、上海12319+数字城管模式、扬州的一级监督、二级管理等众多城市管理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撰写出《推进数字化建设 实现厦门城市管理新跨越》的调研报告,报告明确点出了当前厦门城市管理存在多头管理,管理信息获取滞后,管理被动低效,管理方式粗放,城市管理缺乏有效的监督等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转变观念,摸清城管家底,划分社区网格,完善城市管理立法,搭建数字化城市管理平台,创新城市管理体制,重塑城市管理流程,强化城市管理监督,增加城市管理投入,适度市场化运作等具体建议。并以呈阅件的形式上报给厦门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
  经过:多方共同推动“数字城管”进入政府工作报告
  时任厦门市常务副市长丁国炎和副市长的潘世建等高度重视民盟厦门市委的调研报告,分别对此报告做了批示。潘世建副市长当时分管城建这块工作,看到民盟市委的调研报告呈阅件后,高度肯定了民盟调研课题的价值,并与市政协协商尽快召开专题协商座谈会。2007年1月25日,潘世建副市长与时任市政协副主席庄威一同在市城管办联合召开了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工作专题座谈会,听取民盟厦门市委数字城管课题组对推进我市数字城管工作的意见。市规划局、建设局、城市行政执法局、市政园林局等10多个政府部门分管领导参加了会议。潘副市长在听取了民盟课题组的报告后,要求市政府办公厅、城管办,尽快就数字城管成立综合协调小组,根据民盟数字城管调研报告,理出政府工作思路大纲,争取使推进数字城管工作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去。庄威副主席则建议民盟市委在2007年市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做一个大会发言,以进一步形成共识,推进这项工作。
  于是当年的市政协大会发言期间,已升任为市政协常委、民盟厦门市委专职副主委的朱奖怀在会上做“推进数字城管建设 实现厦门城市管理新跨越”主题发言,提出了转变观念,树立“建管并举、重在管理”理念;摸清城管家底,合理划分社区网格单元;创新城管体制,着力构建“一心、二轴、二队伍”;搭建城市管理信息平台,重塑城市管理流程;引入市场化运作机制,推动数字城管服务外包等五条建议。引起了与会领导的共鸣,市政府领导决定将数字城管建设作为当年度重要工作予以推进,市政协也决定将《关于尽快推行“数字城管”新模式的建议》提案作为当年度重点提案予以督办。
  接力:市长牵头,政府多部门共同推进“数字城管”工作
  2007年2月26日,厦门市政府正式向建设部发函,申报厦门作为第三批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4月27日,建设部办公厅发出《关于公布数字化城市管理第三批试点城市(城区)名单的通知》(建办城函【2007】267号),批准厦门市成为第三批24个试点城市(城区)之一。
  8月21日,时任厦门市委副书记、厦门市市长刘赐贵主持了第10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其中一项重要议题就是启动厦门数字化城市管理试点城市工作。会议决定成立“厦门市数字城管协调办”,在以刘赐贵市长为组长的市“数字厦门”建设领导小组领导下,由时任厦门副市长裴金佳任主任,信息产业局、财政局、公安局等10个职能部门和6个区的分管领导为成员;会上确定该项工作牵头部门,细化了工作方案,提出近期任务、远期目标;要求数字化城市管理要结合我市城市管理实际需求,找好汇集点、着力点,立足实用性、有效果;数字化城市管理要着重于资源共享,充分发挥规划、建设、土地、交通、市政园林、城市执法等部门现有资源。市政园林局要加强力量,提出有效措施,切实做好地下管线数据更新工作。
  根据此次政府常务会议精神,厦门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还发出厦府办【2007】209号文,明确近期工作目标为搭建市级数字城管信息平台,指导建立区级数字城管信息平台。协调办内设综合协调部、系统技术部、数据采集部和督查管理部等具体工作细则。由此,厦门市拉开了城市管理提升的三年实施工程。
  2009年4月,在厦门市通过中科院专家组对厦门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方案的评审后不久,时任厦门市副市长裴金佳召开了关于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系统建设的专题会议,要求厦门的数字城管系统由市级向区级延伸,并实现互联互通。
  结语:“数字城管”是党盟一心,协力共建美好家园的典范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城市发展驶入了快车道,厦门作为我国东南沿海的一颗明珠,天生丽质又兼经济特区的光环,吸引着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入安家置业。人口的骤增给城市管理带来了诸多的难题与挑战,考验着政府的治理能力与水平。虽然厦门荣获了“联合国人居奖”等众多荣誉称号,但厦门城市管理的方法、水平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相比,还显得不够规范化和精细化。
  2006年民盟市委抓住了老百姓关心、政府关注的“数字城管”进行深入调研,写出了具有前瞻性、战略性的调研报告,提出了一系列具体可行的意见建议,并及时将其转化为政协大会发言和提案。在市政协的大力推动和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虚心纳谏并持续深入的努力下,民主党派一份调研报告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厦门的城市管理模式也因此发生了方向性的转变,从以往被动式、粗放式、运动式的管理转变为数字化、科学化、精准化的管理,这是厦门城市管理数字化、信息化、智慧化的开端,是厦门市坚持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一件成功案例,是厦门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积极落实政治协商议题结出的一个硕果。我有幸成为厦门城市管理提升的亲历者、见证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之际,作文以记之。
  作者:林涛,民盟盟员,民盟厦门市委会宣传部部长。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链接
  • 没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