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70周年征文|艳羡的目光
日期:2019-08-23 10:53
来源:陈登平
我用艳羡的目光盯着他们远去的背影,因为知道他们出国就是为了赚大钱,仿佛那国外呀,遍地都是黄金。他们大概也是这么想的,自信满满,每个人的脸上都是带着必胜的微笑代替了和亲人告别的忧伤。他们当中好多都是我至亲的人,对他们祝福和鼓励是必不可少的,但谁能知道我内心对他们的羡慕呢?曾有一度我都想辞职,然后走上与他们相同的道路——偷渡。即便后来我知道他们出国一路上遇到不少的艰辛和痛苦,到了国外后在拿到居留证前打的是黑工,我还是羡慕他们:毕竟有钱才能改善生活。
很快,他们在国外点点滴滴的消息不断传进我的耳朵,对他们在国外打的是黑工,连身份都没有,甚至上街都要小心翼翼有些感慨,但以为这都是小事,因为身份很快就会有的;对他们在那里赚到不少钱,每个月的收入是我的好几倍颇感兴趣:国外真好,赚的钱多,东西还便宜。他们如果有谁寄回一样东西,标价多少欧元,我们不自觉地就把它换算成人民币:哇,这么贵!
那几年,我们一直羡慕他们在国外赚大钱,仿佛他们已经都成为了大富翁。后来,他们逐渐地都拿到了所在国的居留证,可以名正言顺地回故乡探望亲人。他们回国与出发时,我家经常是中转站,我自然就可以收获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不少礼品。记忆最深的礼品是巧克力和洋酒,巧克力给孩子们吃,洋酒用来招待客人。有的礼物我自己都舍不得用,反而拿来送人,最尴尬的莫过于把他们送给我的意大利面转手送给了别人,而自己还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才首次尝到意大利面。
他们大多数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回国在县城、三明、福州、厦门买房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人用的是现款,让我不能不羡慕,越发地感受到自己的收入太少,日子过得很紧张。2005年房价已经蹭蹭蹭地往上涨了很多,我也到了不得不买房的时候了,出国的这些亲戚都出手对我提供帮助。我和妻子谈起来这个话题来时,也多次说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
羡慕外国人过的好日子不是始于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没多久,羡慕外国和港澳台的生活多少已成了社会的一种风气,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偷渡了。我的少年时代处于改革开放刚开始,对这点是深有感触的。本人还经历过吃不饱肚子的不堪历史,上初中时虽然能吃饱了,但如果每个星期想向父母要五毛零花钱那绝对是一种奢望。真正知道不少人偷渡就是为了羡慕外国的纸醉金迷,那时我已经上初三了。记得那是我第一次买杂志,里边有一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位女孩偷渡到香港所遭受的屈辱经历,告诫我们不要羡慕香港的纸醉金迷。虽然香港不是外国,但港澳台都是境外,通俗一点说就是外边。外边的纸醉金迷让多少人向往,以至不惜牺牲尊严甚至生命。
一旦成为一种思潮,必然会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于是有人说外国的月亮要比中国的圆,越说还越像真的,扰乱了不少国人的思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考察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场馆时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中国的月亮和外国一样圆!我们中国人就是要有这种坚定自信的精神,不能盲目迷信外国。树立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富强、繁荣、美丽的现代化强国。道理说起来是这样,因为我们原本的基础比较薄弱,虽然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这也正是当年我那些亲戚要历经艰辛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远涉重洋的原因。
我不再那么羡慕他们在国外的生活了,时间应该是在2008年。那场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欧美发达国家也没那么好赚钱了。我的亲戚们出国到那时正好十年,十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真让我不敢想象。从那时起,我就有亲戚从国外回国不再出国打工,而是留在国内找工作,具体的理由各自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在国内赚钱有时可以和国外差不多了。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不仅不用再羡慕国外了,反而是国外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羡慕我们了。我们的亲戚以前靠偷渡到国外打黑工谋生,现在有不少国外的人到中国来打工。以前我们国家出国留学不愿意回来的人不少,如今学成归国成为热潮。
外国人艳羡我们的目光不仅仅集中在我们的经济,也集中在我们中国人的勤劳和工作效率,更集中在我们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你看,飞奔的高铁是我们的名片,上九天揽月的嫦娥也吸引世界航天爱好者的目光。古有“四大发明”给世界带来文明,今亦有新“四大发明”助推世界文明更快发展。
作者:陈登平,民盟盟员,民盟三明学院基层委组织委员,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副教授。
很快,他们在国外点点滴滴的消息不断传进我的耳朵,对他们在国外打的是黑工,连身份都没有,甚至上街都要小心翼翼有些感慨,但以为这都是小事,因为身份很快就会有的;对他们在那里赚到不少钱,每个月的收入是我的好几倍颇感兴趣:国外真好,赚的钱多,东西还便宜。他们如果有谁寄回一样东西,标价多少欧元,我们不自觉地就把它换算成人民币:哇,这么贵!
那几年,我们一直羡慕他们在国外赚大钱,仿佛他们已经都成为了大富翁。后来,他们逐渐地都拿到了所在国的居留证,可以名正言顺地回故乡探望亲人。他们回国与出发时,我家经常是中转站,我自然就可以收获他们从国外带回来的不少礼品。记忆最深的礼品是巧克力和洋酒,巧克力给孩子们吃,洋酒用来招待客人。有的礼物我自己都舍不得用,反而拿来送人,最尴尬的莫过于把他们送给我的意大利面转手送给了别人,而自己还是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才首次尝到意大利面。
他们大多数人的日子越来越好了,回国在县城、三明、福州、厦门买房的人越来越多,而且大多数人用的是现款,让我不能不羡慕,越发地感受到自己的收入太少,日子过得很紧张。2005年房价已经蹭蹭蹭地往上涨了很多,我也到了不得不买房的时候了,出国的这些亲戚都出手对我提供帮助。我和妻子谈起来这个话题来时,也多次说非常感谢他们的帮助。
羡慕外国人过的好日子不是始于那个时候,改革开放没多久,羡慕外国和港澳台的生活多少已成了社会的一种风气,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人偷渡了。我的少年时代处于改革开放刚开始,对这点是深有感触的。本人还经历过吃不饱肚子的不堪历史,上初中时虽然能吃饱了,但如果每个星期想向父母要五毛零花钱那绝对是一种奢望。真正知道不少人偷渡就是为了羡慕外国的纸醉金迷,那时我已经上初三了。记得那是我第一次买杂志,里边有一个故事讲述的就是一位女孩偷渡到香港所遭受的屈辱经历,告诫我们不要羡慕香港的纸醉金迷。虽然香港不是外国,但港澳台都是境外,通俗一点说就是外边。外边的纸醉金迷让多少人向往,以至不惜牺牲尊严甚至生命。
一旦成为一种思潮,必然会引起全社会的极大关注,于是有人说外国的月亮要比中国的圆,越说还越像真的,扰乱了不少国人的思想。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在考察1990年北京第十一届亚洲运动会场馆时的重要讲话振聋发聩:中国的月亮和外国一样圆!我们中国人就是要有这种坚定自信的精神,不能盲目迷信外国。树立了民族的自豪感和自信心,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为伟大、富强、繁荣、美丽的现代化强国。道理说起来是这样,因为我们原本的基础比较薄弱,虽然经过了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但国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少差距,这也正是当年我那些亲戚要历经艰辛甚至冒着生命的危险远涉重洋的原因。
我不再那么羡慕他们在国外的生活了,时间应该是在2008年。那场席卷欧美的金融危机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变化,欧美发达国家也没那么好赚钱了。我的亲戚们出国到那时正好十年,十年就发生了这么大的改变,真让我不敢想象。从那时起,我就有亲戚从国外回国不再出国打工,而是留在国内找工作,具体的理由各自不同,唯一相同的是在国内赚钱有时可以和国外差不多了。
党的十八大之后,我们不仅不用再羡慕国外了,反而是国外越来越多的目光开始羡慕我们了。我们的亲戚以前靠偷渡到国外打黑工谋生,现在有不少国外的人到中国来打工。以前我们国家出国留学不愿意回来的人不少,如今学成归国成为热潮。
外国人艳羡我们的目光不仅仅集中在我们的经济,也集中在我们中国人的勤劳和工作效率,更集中在我们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水平。你看,飞奔的高铁是我们的名片,上九天揽月的嫦娥也吸引世界航天爱好者的目光。古有“四大发明”给世界带来文明,今亦有新“四大发明”助推世界文明更快发展。
作者:陈登平,民盟盟员,民盟三明学院基层委组织委员,三明学院教育与音乐学院副教授。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